悲情姜维:跃马铁笼山,魂归天水关(2)

时间:2011-12-28 11:10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站在黄家坪山顶,旷世沧桑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所谓英雄末路应是荆轲去刺秦王时,高渐离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非古龙所说的“一个人就算已走光了所有的路,就算已无路可走时,也不会停下来的。因为他还有一条路走。绝路!没有人愿意自己走上绝路的。可是你若真的不愿意,也没有人能逼你走上绝路,唯一能使你走上绝路的人,就是你自己!”明知时世艰难、运数不济,却不得不拼头颅、洒热血,只因胸腔里一股英雄气缭绕、回旋,无处排遣无处可去啊!

  蜀汉政权在三国中一直是最弱的一环。刘备的意气用事,痛失荆州;后来诸葛亮以攻为守,不得已六出祁山,它又承受了连年征战对国力的损耗。当姜维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丞相手中接过蜀汉军事大权的时候,蜀国这棵大树已经风雨飘摇。

  邓艾攻取成都后,后主刘禅降艾,姜维佯降于钟会。策动钟会造反,然后再杀会重复汉室,事败死于乱军之中。遥想功亏一篑的姜维迎着萧瑟的秋风,站在物是人非的锦官城中拔剑自刎时,他那一声仰天长叹,除了英雄末路的绝望、壮志未酬之外,很难说没有一种碌碌无为的感伤。

  在天水关有个传说,姜维在成都身死时只有62岁,他的部下偷偷地割下姜维的头颅,潜回天水关,埋在黄家坪山顶姜维曾经屯过兵的扎营地里。 按照旧《天水县志》卷之一《地理志》记载:“平襄侯姜维墓在(天水)县城南七十里天水镇北山,大冢巍然,相传冬不积雪。姜维古墓直径约十米,在此远眺,天水关尽收眼底,乃天水镇的八景之一。可惜天水关的姜维墓在早些年修建山间公路时被彻底推平了,没有了任何痕迹。当地人至今却依然称这座山为‘姜维坟’,地为‘扎营地’。”

  “士为知己者死”,当初,诸葛亮感动于刘备的三顾茅庐,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干年后历史惊人地再现,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姜维一次次地北伐,又一次次地无功而返,却一次次地卷土重来,一次次地重复和延续着一个在胸中恢复汉室的理想。他九伐中原,具体战绩是胜三次,败二次,不克而还四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绝非“屡败不止”。有人说他只能跟钟会、邓艾打个平手,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蜀魏两国兵力上的差距。

  在蜀国积弱的后期,姜维能以一人之力,九伐中原功盖前人,连钟会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 《世语》 记载“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三国志》也“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所言:“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壮哉斯言!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三国西北人物·姜维(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