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已正式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区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通州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历史上为交通要冲和漕运仓储重地,被视为“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堪称“京师屏障”,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通州”之名取自“漕运通济”之意
清代《光绪通州志》记载:相传远在颛顼、帝喾时代,这里属畿内地;尧、舜、夏、商、周时期分别为冀州、幽州、燕所辖;秦朝隶属渔阳郡,到了西汉正式设县建治,始称路县,东汉改路县为潞县。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废燕山府改置燕京路析津府。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燕京,随后在辽南京城(今北京)的基础上兴建中都城。为保证中都粮食等物资的供给,金海陵王还下旨开辟漕运,即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开凿东至今天通州一带的运粮河。遂在潞县设刺史州,因是运粮河北端的终点,故取“漕运通畅周济”之意称“通州”,意为漕运为金都粮道,千万不能堵塞。800年来,通州地区一直是漕运及仓储重地。
忽必烈定都北京后,元大都成为全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为保证大都的粮食供给,仍靠漕运将江南粮赋运入京师。但粮食从北运河运至通州后,还得再通过陆路运至京师,非常不便,所以忽必烈令郭守敬主持修建漕运河道。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历时一年多完成。
漕运河道开通后,江南的粮船可直接行驶到积水潭东北岸的码头。据传,为了察看漕运情况,忽必烈乘船自积水潭沿玉河向东巡视,但见河道越来越宽阔,碧水之上运粮船只浩浩荡荡首尾衔接,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壮观景象,他问随驾官员:“如此畅通之河渠,以何而称?”随行官员言道:“此河尚未命名,请万岁恩赐!”忽必烈站在船头,看着来来往往的漕运船只,即兴将此河赐名为“通惠河”,意为此河永远通达,惠及大都。漕运的发展使通州的地位益加重要,成为享誉全国的漕运仓储重地。
“潞县”乃通州之别称
据《北京市通县地名志》载:“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路县治于此(今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东汉改路为潞,县从水名(潞河、潞水,即今白河),渔阳郡治曾置此,曾建有土城,始称潞城。东汉建武中(公元40年前后)……成为普通聚落,因曾为潞县故城,故名。”由此可见,历史上今天的通州大部分地区曾为古代潞县所辖之域。
经考古发现,西汉于今通州区境所置路县,其治所在今通州区城东八里古城村一带。王莽篡汉后,改路县为通路亭,属通路郡。东汉建立后,废王莽新朝所改名称,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三国时,潞县归曹魏版图。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潞县为玄州治所。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玄州,潞县属幽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幽州改为范阳郡,潞县仍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范阳郡复称幽州,潞县所属亦随之而改。唐代迁县治于今通州城区。
金初,潞、漷阴二县隶析津府。至贞元年(1153年)漷阴县直属于中都路大兴府。天德三年,潞县为通州治所。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及所领潞、三河二县隶属于大都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将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同时潞县入通州,从此潞县之名变成历史地名。民国元年(1912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通州改名通县。如今通州区尚有潞城镇建治,位于城区东部,运河与潮白河之间,有通州“发源地”之称,其所辖古城村即为古代潞县故城所在地。
通州为北京的“东大门”
通州东濒北运河,西距京城咫尺之遥,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理所当然地成为出入京城的东大门。《永通桥碑记》载:“通州在京城之东,潞河之上,凡四方万国贡赋由水道以达京师者,必萃于此,实国家之要冲也。”早年间无论来往北京的官员,赴京应试的举子,还是南来北往的商客,甚至外国来华的使臣,大多自运河而来,在通州弃舟僦车(轿子)进京,所以通州历史上就被称为北京的“东大门”.
有学者考证,《红楼梦》第三回所写林黛玉“弃舟登岸”之地,便是通惠河的张家湾码头(另说大通桥码头)。据传曹家曾在张家湾开有当铺,所以曹雪芹对通州及运河沿岸较为熟悉。林黛玉北上投亲戚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终点站是通州府张家湾,再换乘车马进城,由此曹雪芹笔下便有了“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的描述。
当年清廷到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祭祖时也曾经过通州。据传有一年乾隆皇帝到东陵祭祖,令大臣刘墉随驾。当行至通州城时,乾隆皇帝想起不久前南巡时去过的江苏通州,便对刘墉说:“此地称通州,但不久前朕还去过一个通州,大清有两个通州呀?”刘墉解释道:“这是直隶之通州,也称北通州,万岁所巡视之通州,为江苏通州,也叫南通州”.乾隆皇帝想,何不以两个“通州”为题出一联?于是说道:“刘爱卿,朕有一联,你若能对得上有赏。对不上便有一罚!”刘墉知道这是有意难为他,但又不敢抗旨。乾隆皇帝言道:“我这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刘墉抬头看了看通州街头,见当铺较多,随即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见这下联对得极为工整,乾隆皇帝当即取下手上一个硕大的翡翠扳指赏给了刘墉。
一枝塔影认通州
在通州城区北部的大运河畔,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塔,这就是通州的标志性建筑燃灯舍利塔,也是大运河北段之突出标志,“古塔凌云”曾被列为明代“通州八景”.
燃灯舍利塔原为佑圣教寺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康熙十八年(1679年)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重修时又将佛牙与舍利放入塔中,故被称为燃灯舍利塔。
据《古韵通州》记载:燃灯塔原高56米,基围38.4米,直径11.6米。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须弥座,双束腰,各面均嵌有精美砖雕,花纹非常精细。塔身各角雕有佛像,各具姿态。每椽悬风锋(铜铃)一枚,共2232枚,每枚外壁刻有善男信女的姓名。在十三层正南一面斗拱间有一块砖制诗碑由修塔僧篆刻七律一首,诗曰:“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该塔距运河仅三百米,其塔影垂映河中,景色十分美丽,乾隆皇帝曾赋诗句“郡城塔景落波尖”赞叹其美。
京东胜迹“永通桥”
永通桥在通州镇西边的通惠河上,因东距通州治所八里,俗称八里桥。远望此桥如长虹卧波,月轮堕水,故有“长桥映月”之称,为“通州八景”之一。该桥是京东入城咽喉,曾有“陆运京储之通道”之称。它与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京东南马驹桥合称拱卫京师四大桥。
永通桥最初是一座木桥,因通惠河坡度较大、河水湍急,常将木桥冲毁,影响交通,因此有内宫太监李德奏于明英宗,建议于此地建石桥,英宗准奏。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十二月石桥竣工,英宗赐名“永通桥”.该桥南北走向,长50米,宽16米,其造型极为特殊。中孔特高,达8.5米,宽6.7米,两边的孔仅高3.5米,相差悬殊。这种构造是专为漕运需要设计的。通惠河运粮船多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桥,势必阻碍漕船的航行,为此工匠们将桥的中孔建造得相当高耸,漕船可直出直入,故有“八里桥不落桅”之说。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自天津向北京逼近,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自通州郭家坟分三路向八里桥一带猛扑。清朝军队在僧格林沁率领下与英法联军近两万人在永通桥上浴血奋战,用大刀长矛、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洋枪洋炮,血染通惠河,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八里桥之战”,至今在古桥护栏上尚留有当年炮弹轰击的弹痕。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