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共话“穿在身上的艺术”:传承“活着”的历史和文化

时间:2016-06-30 08:0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玮,张雁超 点击: 载入中...

 

    “我穿的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达斡尔族最高贵的服装。达斡尔族是狩猎民族,服装多以兽皮为主,族里的女性将草原上最美的花通过刺绣缝制在服装上,以它为美。”卜托娅是参加“中俄蒙国际服装服饰艺术节”的达斡尔代表队的一员,她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着身上的民族服饰。


    “2016中俄蒙国际服装服饰艺术节”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落幕。中俄蒙三国艺术家和民众在艺术节上共话民族服饰,传承“活着”的历史和文化。


    据呼伦贝尔旅游局局长托亚介绍,呼伦贝尔有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四个原住民族在内的40多个民族,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达斡尔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达斡尔女性通过世代口传、面授、手教的古老方式将传统达斡尔服饰传承千年,一图一案、一花一草,不仅传承民族传统,也深深烙下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印记。”卜托娅说。


    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近些年,中俄蒙的文化经贸旅游交流合作面逐步拓展,区域合作越来越多。


    萨仁其其格是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她却以蒙古国代表队领队的身份出现在这次艺术节上。萨仁其其格告诉记者:“传统服装服饰是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标签,为了传承,我们要不断探索和交流。我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传统服装服饰比赛和培训展览,将蒙古族服饰带出国门,让更多人去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美。”


    “我这一次带领蒙古国服饰代表队,是希望两个山水相邻的国家能够在民族服饰上有进一步沟通和交流,更广泛地传承我们相通的文化。”萨仁其其格说。


    2014年,“蒙古族服饰”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俄罗斯代表队的卡捷琳娜身着俄罗斯传统服饰“鲁巴哈”亮相艺术节。她说:“’鲁巴哈‘是俄罗斯节庆活动中姑娘们的’盛装‘.此次来参加艺术节,希望通过展示俄罗斯民族服饰,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俄罗斯传统历史和文化,也希望与血脉相承的中国俄罗斯族共同将中俄两国友好文化发扬和传承。”


    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姜宏表示,民族服装服饰是地域文化的标识物,需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三国通过定期艺术节,进行广泛艺术交流,让世界更加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也让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制作走向国际化。”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
  •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
  • 【走进新时代文化新传承】2017年中国动画的理性回归
  • 中外专家呼吁:摩梭文化不应被贴上“原始”标签
  • 文化是与传统、现实相关的气质
  • 为留住“历史文脉”的改造鼓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