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有两类人是比较纠结的: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换到过去,情形又是如何?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道关口,正因此才有“年关”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年关”说的是农历。与今天流行“年底走人”不一样,在古代,年关并非辞职的最佳的时间。
月薪制始于哪个朝代?
现在的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体实行的都是“年薪制”.
那时的“年薪”并没有现代工资的概念,民间多叫“工钱”,官方称“年俸”.
据《群书治要》引崔寔《政论》文,一直到了东汉刘隆当皇帝的延平年(公元106年),才有“红头文件”形式的工资改革:发工资时可以发现金,但还不是全发钱,而是一半发货币工资,一半发实物工资,即所谓“半谷半钱”.这是在年薪的基础上,对工资发放方式的一种变通。
到了唐代,中国的工资改革才出现全部用货币来发放的形式,但大多时候仍习惯发实物工资,当时的说法叫“职田年米”.一直到明代中期,实物工资才渐渐退为次,货币工资成为重要的选择。后来改称“柴薪银”,现代的“薪金”、“薪水”等名词,都是由此而来,此时仍以“年薪制”为主。
中国古代的“月薪制”真正出现于何时?应始于南朝,在布衣开国皇帝刘裕的领导下,该朝做了不少有利于本国百姓的事和改革。刘裕三儿子刘义隆即位后(史称“宋文帝”),他连老百姓欠官府的税租债款什么的也不要了,一笔勾销,即免去“通租宿债”,受到老百姓衷心拥护,因其年号叫元嘉,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当年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按月分俸”,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月薪制”的雏形,对中国工薪阶层影响巨大。
古人在什么时间辞职?
别看这“年薪”与“月薪”仅一字之差,但可以解决好多因薪水发放引发的矛盾。如果辞职、升迁什么的,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跳槽了,这年薪制便是个麻烦,员工随意跳槽很可能一年的工资都要泡汤。月薪相对就好办多了,月结月清,清了走人,给劳动者的“跳槽”带来了便利。
在南朝以前,辞职者结算工资时间一般以“芒种”为标准,相当于现在每年的6月5日、6月6日前后。如果在芒种前辞职,则其一年的工资(俸禄)悉归后任和替岗者。
到了唐代,则将结算时间固定在当时每年的5月5日。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进士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九)所记:“淮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说的就是这事情,即在5月5日以前上岗的,可领全年工资(职田米),否则便不可以。据此可以看出,古人辞职最划算的时间在年中,而不是在现在流行的年底辞职。
古人工资比西方低吗?
古人不喜欢主动辞职的原因,除观念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待遇相对丰厚,并不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的工薪阶层低,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现代中国工薪阶层的薪水普遍低于发达的欧美国家,但从已故货币史研究专家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一书中所引资料看,中国古代,在清乾隆年间以前,中国工薪阶层的总体工资和生活收入与西方差距并不大,有的时代甚至高很多,即便是最底层的给地主老财打长工的“农民工”也是这样,而且所得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也远远强于那时的西方国家。
如公元前一二世纪时,罗马收入较好的打工仔所得的工资,折算成购买力的话,可以买2公石到3.5公石小麦,罗马士兵的津贴更低,可买1.2公石小麦。而据《九章算术》所记,“今有取保一岁价钱二千五百……”从此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西汉时的“取保”这类普通职员的月工资大约是二百零八钱。
依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的换算,西汉时的1石大约相当于0.3425公石,这样可以买到小麦3公石到4.2公石,粟3公石到4.7公石,或大米2公石到2公石8斗。如果再直观一点,依1石=27市斤来算,罗马打工仔当年的月工资换算成小麦,约158至276斤,中国打工仔约237至331斤,可见,中国工薪阶层的收入要高许多。
当然,这样的对比是相对的,不能用绝对的眼光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