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究竟是如何死的

时间:2015-10-28 08:0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在今河南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歌为“诗史”.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尽管宦海沉浮、颠沛一生,但却始终保持着年轻时的狂傲。他用诗歌去呐喊国运与民生,赢得了万世称颂。那么,杜甫究竟是怎么死的?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就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而且各执一词,发人深思。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着《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岳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16页)。


    二、溺死说


    据唐朝李观的《杜拾遗补遗》记载:“江水暴涨,(杜甫)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把杜甫之死归因为落水淹死。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


    三、自沉于水而死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着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在他晚年的封笔之作《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指出:杜甫嗜酒和死于牛肉白酒。【据他考证,是这一次牛(肉)(白)酒吃得太多,再加上天气有点热,才导致杜甫食物中毒而死。


    五、消化不良而死


    据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记载:杜甫“大水速至,涉旬不得食”……“令(聂县令)尝馈牛炙白酒,(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也就是说,他认为杜甫死于暴饮暴食。后来的《新唐书》和《旧唐史》等正史都持此说。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而死。


    应该说,以上关于杜甫的死因都有了明确的解释,史料也是比较翔实的,也言之成理,证之有据,不能轻易地否定。这一切谜团都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来解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杜甫很会穷开心
  • 杜甫并不穷草堂实为豪宅
  • 杜甫游江南:或导致他735年科举的失败
  • 杜甫其实并不穷草堂是豪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