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的出现历史久远。但从商人诞生之日起,一直就被人为地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奸商;另一种是儒商。奸商不遵从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所谓“无商不奸”,囤积居奇,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苍蝇也是肉”,“官倒”、“奸商”等词就是人们对这一类人的蔑语。儒商讲求价格公道,诚信为先,虽然在商言商,但义气为先,许多百年老店乃至千年老店为这部分人树立了榜样,中国的儒商鼻祖公认是孔夫子的弟子端木赐。
在端木赐之前,商人早就存在若干年了,但如何经商,如何做个好的商人,如何做个成功的商人,从来也没有个贤人做个总结。端木赐拜孔夫子为师,为以后如何经商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孔夫子是儒家的鼻祖,精通“六术”,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贤者中囊括各行各业,他对经商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把如何经商总结为四个字:义以求利。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端木赐遵循老师的教导,据义求利,生财有道,在儒士的明“义”和商人的求“利”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之间打开了沟通的渠道。
端木赐是商业世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仅次于“士”,远高于农民和工民。(“士农工商”排名,是到了汉代才因为重农思想而兴起的,此时商人成了最末等的公民。)那时经商都受命于官家,大概需要一个官方下发的营业执照或是红头文件,是个垄断产业,准入门槛非常高。端木赐既为名人孔夫子之弟子,又曾为鲁、卫之相,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又出生于商业世家,对经商很感兴趣,且当时经商的社会地位相对很高,端木赐可说是具备了经商的一切社会条件。他既为相,又经商,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官倒”了,只不过没听说过他腐败的传闻。
端木赐既有心经商,又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跟着孔夫子周游列国时,顺便了解各国货物的市场行情,乃是人之常情。众所周知,孔子曾周游列国十四载而不知倦,作为随行人员之一,端木赐一方面跟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一方面大量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为以后商业做大做强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端木赐能言善辩,连老师都佩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说:“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这么能说,做买卖讨价还价肯定没问题了。跑业务全靠一张嘴,端木赐做的是跨国生意,大概懂得多国方言,口才没得说,生意不做大才怪。
他在理财经商上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也就是说端木能准确地料定市场行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该出手时就出手,做事果断,子贡的天赋,就是拿到现在玩股票,估计也肯定是“大家”.
旧时的中国商人常常在自己的店铺堂内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八个大字,陶朱指的是范蠡,端木就是端木赐,他们两个是中国民间最早的两位“财神”.如果按财富的多寡计算,端木大概不如同时代富可敌国的范蠡,但端木确立自己商业领袖的地位稍早于范蠡,因为他是孔子的高徒,又是标准儒者,所以后世商人都把他当做儒商的鼻祖。更重要的是,他使货殖的概念深入了中国商人和商业的内心,打通了一条中国资本冒险的通道。货殖是中国资本冒险中第一个专有的名词,它的含义既包括商业行为,也可指代商人。当然,他能成为儒商的鼻祖,首先是因为他是孔夫子的学生,沾了老师的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端木大概那时早就这么认为了。所以他断然以自己的家财作为资本金在市场上进行经营,贱买贵卖,囤积居奇,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他内心中可能对颜回似的“圣人”是不屑一顾的,想着如果所有学生都象颜回似的穷得叮铛响,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周游列国还不得饿死?
他既为相,又经商,把孔夫子的思想与实践发挥到极致。他既信奉“学而优则仕”,又信奉“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捞其财,富致千金,且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成为儒与商的最佳结合,真正无愧于中国儒商第一人。难怪199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聚首巴黎时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而现在年营业额世界第一的巨型跨国公司沃尔玛创始人山姆威顿说:沃尔玛创业最初的灵感是来自中国的一家古老的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