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汉服驳了谁的面子

时间:2015-07-07 10:46来源:大西北网-文汇报 作者:钱好 点击: 载入中...

汉服

 

  日前,一群年轻人在某真人秀节目上身穿汉服表演,被嘉宾席上的某位"毒舌"调侃为"哪个洗浴中心的".由此引发包括其他名嘴在内的"炮轰",认为如此调侃是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不敬。昨天,涉事名嘴发微博称希望争议到此为止,不过,是作秀还是传承,关于汉服的争议这些年却始终没有停息。"汉服"在一些地方很流行,时不时出现在成人礼、开学典礼等"正式场合",却也时常引发标新立异、商业噱头的批评。穿汉服有错吗?拿汉服打趣,是不是就意味着驳了传统文化的面子?


  汉服始于殷商,完备于汉朝,此后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程度的沿袭和发展。交领、右衽、宽袍、广袖是其基本特点。有人就此认为,真人秀节目中"毒舌"嘉宾的评价,是对汉服的无知调侃。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围绕这一事件引发的争论愈演愈烈,其背后是不少人将穿汉服与国学文化的复兴等同起来,似乎对汉服不敬,就是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那么,一件汉服能否担此重任?


  诚然,在当代社会推广汉服,有助于普及古代服饰的历史及艺术。但要给穿衣方式硬安上一个"捍卫"文化传统的立场,就未免太过牵强。如今,变装扮演在年轻人中大受欢迎,除了中国古装造型以外,动漫、影视作品中的角色也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但很难说穿上角斗士的盔甲就代表对古罗马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汉服热潮,热的是什么,潮的又是什么,或许需要冷静思考。沈从文耗时20余年编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考证、梳理了从殷商至清朝各朝代的服饰,被他的学生汪曾祺称为"抒情考古学".汪曾祺说,他搞的那些东西,陶瓷、漆器、丝绸、服饰都是"物",但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而当下一些所谓热潮,动辄集体盛装、集体跪拜,似乎少了对精神气质的追问。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所说,传统文化不应该成为商业炒作的标签,或者成为被娱乐的素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做一场"汉服秀",让"传统"沦为包装。正衣冠之后还需要知兴替、明得失,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不仅需要面子,更需要里子。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真人秀如何去除"泡菜味"
  • “中国好厨师”开创中国真人秀节目新范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