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抢招技校毕业生是件好事

时间:2015-04-1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唐螂 点击: 载入中...

技校毕业生

 

    一则消息在网上炒得很热,广州有企业开出月薪7000元抢技校毕业生,而且,招聘会上普遍的企业开价,多在5000元上下。联想到若干年来高招会上的统计数据,大学本科生不免要悲催了,很多招聘单位给大学本科学历的学生,月薪开价多在3000来4000多元……这种现象被很多人认为是人才市场新的导向,表明社会招聘更为现实。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则消息也不过是标题党式的新闻,第一,那是在一个技校毕业生招聘会上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个招聘会对本科生是排他性的;其二,开价7000元的岗位,是计算机三维设计的专业岗位,可谓凤毛麟角,根本不存在可比性。不过,在企业招聘中,本科生好用还是技校生好用,历来是个HR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有个当技校领导的朋友曾经这样总结:在中国的企业,从学历脉络看去,不算在职代培,本科生多半会成为企业高工,而技校生,最终会成为厂长。他认为,如果不是国家硬性把本科学历和技校学历分了等级,技校的专才式培养比高校的综合式培养,更具有适用性。


    这位校长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有更为刻薄的评论说,中国制造之所以没法转型为中国创造,是因为战略家们太多,工匠太少。在这里,战略家和工匠所以成为对立的概念,说的其实是动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区别。在具有工匠传统的欧洲,其实专才学校或者叫做专科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很受社会欢迎的,在欧洲,高级学校和学院特别多,综合性的大学,反而并不多。欧洲的很多企业高管的出身,多半是一些高级商科学校,在有些国家,高级中学和学院其实是同一档次的,比如哲学家萨特就是中学教员,写书出了名便直接到大学授课了。事实上,欧美社会中动手专才的收入,比所谓脑力劳动者高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管子工、集装箱车司机的薪酬,都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对高级技工的尊重本来是有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八级钳工的工资就可能比厂长还高,工厂里的级别考试,其难度不亚于高考。事实上,曾几何时,中国的高级技工也有一个严格准入和晋级制度。当然,这套传统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分工的细化被分解了,除了厨师这类手工作业特征鲜明的行当之外,更加不讲究了。在欧洲,哪怕是作坊技工和学徒都是有严格的等级和准入制度的,企业使用没有资质的劳工,是要受到处罚的。而在我们这里,未必每个企业都这么规矩,比如包工队里的电工泥水工,又有几个是有资质的呢?


    专才技工的收入高于普通素养教育的人员,其实是社会的进步。从发展的眼光看,专才技工的资质准入和晋级体系,与学术资格准入和晋级体系,应该是并行的,学术体系不应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值得期待的是,一些新的高收入技术职业岗位正在开始形成,社会的用人观念和学习观念以及就业观念在逐步完善,就业市场将形成新的机制。什么时候我们有更多的本科毕业人才能够并愿意到专才培养学校回炉,人们不再把素质教育误会成为技能教育,我们的就业之路,就不会如此艰难。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二月河谈反腐: 高薪未必养廉 包公的工资给不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