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英国人眼中的北京

时间:2015-01-13 08:01来源:大西北网-青年参考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清末北京旧影

 

清末北京旧影


    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间,北京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改造。英国《泰晤士报》对这座古城的新貌表示赞许,但对执政者在制度层面实施改革的可能性持保留态度。以下《泰晤士报》当年的报道:


    自1895年曝光在世人面前以来,清国的首都逐渐被认知和了解。在悠闲地独享了几代人的朝贡后,它的柔弱和闲散之气开始涣散开来。然而,尽管经受了1860年(英法联军)的冲击和1895年(甲午战争)几近灭亡的危局,北京在世纪之末依然什么也没学到,除了无法断绝的想要离群索居的愿望,便一无他念--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在那封“灭绝洋人”的诏书里,它还是在努力表达着这样的愿望。


    与快捷便利的通讯方式相隔绝,对卫生设施、警察系统和所有民政设施一无所知,仅仅10年前,清国的首都还在昏昏欲睡。沿着它满是污秽的街道前行,在深至脚腕的泥泞中,原始文明那笨拙的车辆缓慢地移动,一路穿过排列着枪炮眼的道道城门;一到日落,这些城门就会紧紧闭上。排成长列、徐徐行进的驼队,载着食物和供给一路而来,气味相投,古风犹存。这就是19世纪90年代的北京,一座满足于肮脏和隔离的城市,徒留空洞的自尊。


    而今,似乎是着了魔一般,旧秩序改变了,清国的首都不再因循贵族阶层塑造的传统,而是拥有了崭新的、属于清国人民的直觉和愿望。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我们不必说不出口--疯狂的义和拳乱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把铁路和外面的世界,引到了皇宫大门口。


    所以,变化不断出现。三条铁路拓展了国家的影响力,将贸易和运输一路延伸至城内。叮当作响的驼铃已然消失,被阅兵场和营地上不知疲倦的号角声取代。再也看不到远古年代的守夜人出巡在街道上,敲打着手中的竹板和响鼓;如今四下望去,满街尽是新式的警察,身穿整齐划一的制服,手持来复枪巡逻。铺设齐整、连接起各个城门的街道侧旁,有了砖砌的排水沟,电灯取代了旧日子里那些淹没在夜色中的纸灯笼。汽车与人力车排列在从前穿行着轿子的道路上,新的公共建筑展现了合宜的规模和设计,专供各级政府部门使用。


    最令人侧目的,当属社会和教育标准的改变。在动物园和植物园里,每天都簇拥着大批男女,作为一个典型的清国公共场所,所有居民都为此感到骄傲。


    对那些依然认为北京是旧政权象征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足够令其惊异并充满希望的。如果在1900年,有谁预言说:10年之内,将有一位清国政府的外国顾问驾车而行,随行者包括一名军机处要员,他们从市中心一路前往颐和园;或是宣称,由首都印发的清国报纸,可以自由地讨论成立宪政政府的必要性……说这些话的人将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脑子出了毛病。但这些事情,以及其他所有令人称奇的现象,今天都已成为了现实。


    然而,当种种改革的明证完完全全地存在,令人倍感安心之际,在熟悉清国国情的观察家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留存着一丝危机感。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急速升温的新气象,从四面八方强烈地撞击着他,但一种屡次被东方历史验证过的直觉,同时也在困扰着他。


    改革之花的确正在绽放,但花朵的根基又怎么样呢?数以百万计的银两已经消耗在,并且还将继续消耗在向西方文明国家所做的证明之上,但这种经由现代化市政管理的证明,根源上依然不能逾越清国官僚的权力。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老北京曾有哪些野生动物
  • 北京最古老的塔有哪些
  • 元代萧墙与明清皇城的兴废
  • 老北京是如何防火的
  • 老北京南城的七条斜街为何叫“龙脉”
  • 北京鼓楼西大街的轶闻旧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