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率第一军从朝鲜义州偷设浮桥突破鸭绿江清军防线--虎山要塞,进入辽东宽甸县境内,知县闻讯弃官逃走。
“蒋大抬杆”挺身而出
在此危难时刻,在清廷新任东边道尹张锡銮的鼓励下,宽甸各乡民众纷纷自发成立了卫国保家、抗倭御侮义军团练会。团练会编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大团,团下以村、牌为单位,设若干分团,多则两千余人,少则数百人。每团皆配大刀与红缨枪,并各有五六支“大抬杆”,即火药枪,白天张扬各色会旗,扼守要道寨口,夜晚亮起火把。如一方遇敌,速发号令,四方相助。
仁字团练长蒋天福,为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深孚众望,为乡人所拥戴。青年时,蒋天福练过武功,精骑射,懂战法。尤其擅于使用当时重要武器抬枪,外号“蒋大抬杆”.
此时,县衙捕盗营,即维持治安警队“哗变”,四处纵火,抢劫商铺,地方秩序十分混乱。蒋天福挺身而出,联络城西会首,带领民团会勇,趁捕盗营兵痞酩酊大醉之机,剿灭捕盗营,肃清了内患。蒋天福的善举,得到各会首、乡绅的热烈拥护。他们以“打倭寇、保家乡、卫社稷”为号召,积极壮大义军团练会。连吉林长白山下的猎户李越、荣和等人也率众2000赶来加入团练会抗击日军。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二十六日,团练会得报,约70余名日军由鸭绿江畔的长甸进犯宽甸,当日午夜,蒋天福率大队团练会勇进入距宽甸县城南十余里的磬岭设伏。磬岭远离村寨,林木茂密,极居地利优势。蒋天福遂令队伍就此路旁埋下伏兵,选好位置架起两尊抬炮,待击来犯倭寇。
日军三犯宽甸,团练会三战三捷
第二天上午,日军大摇大摆地行进到磬岭山腰。待倭寇进入射程后,蒋天福一声令下,民团居高临下,火枪大作,杀声震天。两尊抬炮齐发,正中敌群,日军死伤10余名。受到攻击的日军见我方杀声冲天,有备而来,调头便逃,一直退至数十里外的永甸。首战大捷,团练会士气大增。
此后,日军深知宽甸守军之威,更知道了抬炮的厉害,其炮不仅射程远,杀伤面积大,且钢珠霰弹击中就烂,日军十分恐惧。同月二十九日黄昏,日军一队人马改路从丹东九连城出动,再次进犯宽甸县城,当来到城南一撮毛山麓时,又遭到团练会楚文彦部迎头痛击,由于敌人兵力多,双方相持不下,蒋天福于城里得报,立即率人马抄近路支援。当赶到一撮毛时,正值日军第三次突击,这时,团练总会与楚部汇合,杀声震天,枪弹四射,毙敌7人。日军无法冲击,抬着尸体狼狈逃离。团练会则带着生擒的日军头目广田甚吉,载着缴获的驮马、枪支、大米等军需物资迎着拂晓的晨曦,满怀胜利的喜悦返回县城。
不久,日军又由凤凰城经安宽大道进犯宽甸,当行进到大水沟时,被出城巡逻的民团首领蒋天福率领的千余名会勇包围。民团旌旗猎猎,击鼓鸣锣,杀声震天,一阵排枪,击毙倭寇10余名。日军不明虚实,抛下枪支、军马、大米军需,且战且退,由于民团缺乏弹药,日军借天黑从葡萄架岭逃窜。
胜利收回县城,肃清全境倭寇
日军三犯宽甸,团练会三战三捷。一时团练会勇士气高涨,皆叹服蒋天福的谋略,然而,东边道尹张锡銮和民团首领蒋天福却预感日军攻破辽东三十余城池,唯有宽甸拿不下,定会恼羞成怒,疯狂报复。一边决定避开倭寇锋芒,撤出县城,保存实力,伺机歼灭日军。一边疏散城中百姓投亲乡下,免遭倭寇蹂躏。日军果然从安东、凤城两处调兵400人进入县城,抢掠县衙,洗劫店铺,无恶不作。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二十五日,日军出城骚扰,在三道沟、葡萄架岭一带接连遭到张锡銮组建的清军定边军袭击,败回县城。随即堵死城东西两门,列队城垣,但见城西黄椅山麓皆是中国军队,一时龙旗飞扬,军号齐鸣。日军慌忙抢占点将台高地……这时定边军管带林元福营与蒋天福率领的团练会勇早已驻立西城外守山黄椅山麓,城垣上的日军与点将台上的日军皆毕现目下。于是,定边军和团练会勇居高临下向日军燃放抬炮,隆隆的炮声荡漾在山麓,颗颗愤怒的炮弹在日军队伍中开花……埋伏城外的团练会勇一齐向日军发起进攻,并由东门杀入城内。刚刚败下阵来的日军无心恋战,被迫从南门向城外逃窜,在护城河畔又遭埋伏在河坎上的团练会勇伏击,日军遁向坦甸。
此战役,团练会与定边军共打死日军60多人,从草垛里活捉10余名,胜利收回县城。
不久,清军与宽甸团练会合兵一处,毙敌100余人,收复了宽南长甸城以及境内的香炉沟、红铜沟、金厂、长岗等日军据点。自此,宽甸军民肃清了全境倭寇,地方史志称之为“宽甸大捷”,这是民众英勇不屈,军民浴血斗争的结果。宽甸大捷,支援了清军围攻海城、保卫辽阳的战斗,阻止了日军北上进犯奉天的企图。
中日甲午战争中,宽甸军民卫国保家,杀敌御侮的战绩,经清军奉天将军报奏清廷,光绪皇帝特敕封蒋天福五品军功,赏戴兰翎,赐予黄马褂一件。
120年过去了,纪元更迭,古城旧貌换新颜,昔日棋布的茅草房变作了一幢幢高楼。然而,蒋天福率领的团练会勇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是不可磨灭的。今天,高高的“宽甸大捷碑”拔地而起,蒋天福的子孙幸福地生活在小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