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我们一家三口到江苏无锡一处全国闻名的景区游玩,景区门票210元一张,另外,景区的一场室内情景剧表演,门票50元。在景区玩了2个小时,不算其他开支,单是门票、情景剧门票就花掉780元。
问题是,当我回来喜滋滋把自己游玩的经过告诉同事,同事听后连连感叹,景区真是掉进钱眼里了,并告知我他三年前去该景区旅游的经历,听罢,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首先是门票,三年前只有180元,而且免费赠送情景剧表演门票。现在,不但门票涨了30元,而且情景剧表演单独售票。前后对比,一人多花了80元。
不仅如此,以前的情景剧表演,时间最少20多分钟,可我们看的时间只有不到12分钟。也就是说,情景剧表演压缩了一半表演环节。景区这样做,目的显而易见,将每场时间压缩,就能每天多演几场多赚钱。
作为公共景区,赚钱更应“取之有道”.最起码,不能突破公共景区公共属性这一底线。门票涨价、压缩表演环节,凡此种种,都难言取之有道。不在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如此挖空心思赚钱,表面看,景区确实财源滚滚,但长远看,这种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基础上的盘剥式发展,严重透支了景区声誉,最终,砸了景区的招牌,消费者用脚投票。
那天看完情景剧表演,全场一片嘘声,大家都说,50元什么也没有看到,上当受骗了。景区工作人员就在现场,大家的嘘声和抱怨,工作人员听得清清楚楚,只是不知道,工作人员会不会向上反映。我也写了“意见书”投到景区设置的意见箱,也不知道这个意见箱是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