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经略海南:修炮台抵御外国军舰

时间:2014-08-25 10:20来源:大西北网-海南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张之洞

 

    张之洞人生的下半场,或经历,或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件大事——130年前的中法越南之战和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他在1884——1889年任两广总督期间,对海南的政治、治安、开发、文化等社会层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治理,在腐朽不堪、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末期,一定程度上造福了琼州的民众。


    张之洞对海南岛的海防地位关注有加,甚至于1887年岁末之际,登岛巡视,并进入府城游览,为两年后修建秀英炮台等军事设施实地考察。


    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觊觎,坚船利炮对沿海的入侵,西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这让当时有识之士认识到, “琼州情形,较台湾尤为吃重,该处孤悬海外,逼近越界,应如何未雨绸缪,扼要布置,着张之洞、倪文蔚酌度情形,会商妥筹。”时任兵部侍郎曾纪泽向光绪皇帝加以申述。于是,张之洞于光绪十年(1884年)闰5月20日就任两广总督,十五年(1889年)10月22日离任,为期5年4个月。


    由是,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担负起督饬海南海防和发展海南经济的重任。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十二月初二乘轮由虎门放洋巡视琼州海岸,周览形势,审度筑台设戍,处所测量,兵轮出入要隘,并且兼着调查采访风土民情,考核吏事营伍等事。在这个基础上,他对琼州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


 

 

多管齐下加固琼州海防    修筑炮台抵御外国军船

 


    张之洞分析当时海南情况之后,认为加强海南海防建设,首要的任务是构筑有威力的炮台。于是围绕炮台的建筑做几项实在的工作:


    一是派员测绘海南图说。因为历史上的海南岛,只是作为流放罪人的荒岛,从来没有做过地形地貌测绘。光绪十年(1884年),在海南绘制琼防图,附有铺前、青蓝港、儋州、海口、崖州等港口并勘明各口门宽狭、曲直深浅,内外暗礁明岛,口外沙滩等,均详载图说,形势了然。


    二是展设琼州电线。琼州孤悬海外,因没有电线可通信息,“琼郡音信阻绝,实为可虑。”基于上年法国船只侵犯而没有军援的痛切教训,他与直隶候补道盛宣怀,详筹定议整体工程的方案,并规定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二十九日竣工。


    三是为巩固海防建设榆林港。榆林港是海南重要港口,日、法等国的侵略者虎视眈眈。榆林港军事形势之重要性,引起张之洞密切关注。


    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初九日,海南万州道杨玉书,向张之洞建议,请开榆林港埠头。认为此港在军事上价值外,就海内贸易开通,也可以足黎族“衣食之源”,“实为富琼第一要策”.


    几天以后,张之洞有电文说:“榆林港情形已悉。”他要求李慎上报筑港计划。


    张之洞在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日向光绪皇帝上了奏折,详细报告榆林港形势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拟于榆林港建立军事基地及炮台军事宜。


    张之洞对于海南榆林港,深谋远虑,提出他的布局。榆林港建成后,直至现在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四是建置海南各处炮台,加强海防以自卫。张之洞认为,当时筹琼之要,以治军防海为归宿。琼州一岛,为海疆第一要冲,孤峙大洋,逼近越境,关键中外,地方千里。


    他征引出曾纪泽的奏折提出,海南岛情形较台湾尤为吃重。光绪皇帝对这个意见已经采纳,张之洞领旨。经过一番巡视调查之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日,他在上《建筑琼廉海口炮台折》中向光绪皇帝建议在海南修建炮台,以防列强入侵海岛。


    这件事,从光绪元年(1875年)至十二年(1886年)间,张之洞对琼州炮台的建筑,作了细致的安排。


    而且,张之洞还把肇庆及潮州两税厂新增节省防费为买炮专款,订购十五生长炮五十尊。他又于上年电致出使德国大臣洪钧,与克虏伯厂改订二十四生三十五倍口径长炮二十尊,开花钢弹一千四百颗、钢子母弹四百颗、硬铁弹一千六百颗、引火五十枚,装弹炸药二万二千启罗,又额外添配小粒药九百五十启罗,药筒一百二十六启罗,专为新式子母弹之用。


    但是,关于德国克虏伯厂所购订车炮,却遭到李瀚章(李鸿章之兄)的弹劾。张之洞的苦心,因朝廷官员之间的矛盾而被搁置了。


    对于海南岛炮台的建筑,张之洞的计划十分详细。海口东西炮堤分四路:海口街外旧得胜炮台故址筑三台,为首路;迤西之水英场筑三台,为中路;再迤西之西场筑三台,为尾路;大英山上筑三台,为后路。俱安二十四生大炮,共洋式台十二座,炮十二尊。


    张之洞对海南炮台的建筑,盘算极为详细周全。为了巩固海南岛海防,防备当时外国军船的侵入,他可谓殚精竭虑,实施方案也十分具体。这些炮台在当时是建成了。现在只剩下海口秀英炮台的遗迹,供后人对当时这段历史的回顾。


 

 

多项政令推动海南开发大手笔开通十字路

 


    在张之洞被派任两广总督之职前,他的前任张树声,治两广三年,对广东情况深有感触,在离任前,向光绪上奏表,陈述粤事利弊,并希望张之洞到任后,将一切应办事宜认真经理,总期有利必兴,无弊不革,以资治理而重地方。


    张之洞到任后,对两广事务可谓呕心沥血,其中对海南岛开发事业的关注和吏治的治理,在有清一代,非其他官员所能及。张之洞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前人所想做而不能做,他要做的事,果断地实施了;前人治琼未想到的事,他想到了,并付诸实践,以他的广富见识和魄力,对于清代尚处于落后状态的海南岛,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对黎族聚居地的治理方面,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治理5项任务:


    一是拟定抚黎章程十二条,刊发传布。


    二是开通十字路,并雷厉风行付之实施。


    前代有开通十字路之议,但未付诸实行。康熙二十年(1681年)琼州镇总兵吴启爵剿南劳峒黎后亦曾议及,但中作而辍。张之洞认为,综考黎峒形势,北以十万峒之牛栏坪为要,东以太平峒之什密为要,东南以宝停司为要,南以罗活峒之安司为要,西南以古振州峒为要,西以红毛峒之凡阳为要,皆出入冲要可以屯兵足食之所。他提出拟开大路十二道。


    张之洞这十二条路,全长3600里,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已完成十分之四,五月间路工可一律告成。此外,复劝督各州县团绅另开小路22条,均已与大路接合。


    张之洞建十字路的目的,当然是为朝廷着想,希望开荒凿险开道十字路之后,深入老山,抚黎工作就可顺利进行了。他这一做法,固然是为清统治者对黎族的统治,但同时对开发黎区有利。


    三是伐木垦田。张之洞认为,琼州黎山开通,山内林木茂美,田土饶沃,垦田为当务之急。


    关于垦田,张之洞认为,近来民人入山觅地,多系零星认垦,不成片段。田土之利本微,又属瘴乡,若欲广集商民,大开阡陌,必须格外鼓励,始足歆动群情。又说,文昌县人稠田少,每年出洋趁工服贾者甚多,已饬县出示晓谕,民人愿入山垦种者,听其自择地段,认垦报官,勘明给照,三年内免其升科,并令文昌团绅副将符鸿升广为劝导他县民人,愿往开垦者一律办理。这样一来,民情甚为踊跃,数年之后,琼地米谷日多,闲民日少,庶于本务不无裨益。


    在这项工作中,张之洞告诫琼地官员开垦与屯田是两码事,不准借此混淆,增加人民痛苦。张之洞开发山区林木及垦田政策,对于海南黎区的开发,大有禆益。但所开采木材,成千万株运出,已出现滥伐乱采的势态,这对于海南岛原始植被的保护,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势头。当时张之洞及琼州官吏只想官商发财,而从不考虑事态所造成的恶果,开了一百多年来破坏海南原始森林生态环境的先例。至于大片开垦荒地成为良田此举,则为后世农垦事业开创的最初模式。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人的抄袭糗事
  • 重磅“举报门”
  • 张之洞爱读书与两官员的仕途兴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