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参加世博会的中国“神秘人物”

时间:2014-06-29 08:30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沈弘 点击: 载入中...

广东老爷希生

 

  这是一张收藏在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中的油画,描绘的是1851年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世博会前身)开幕式的场景,其中在显著位置分明画有一位身穿清代朝服的清朝官员,而且创作这一作品的英国画家塞鲁斯还专门为这位名叫“希生”的受邀中国嘉宾画了一张肖像画。


  1851年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邀请国家之列中,并没有大清政府,但当时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却连续多期报道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神秘人物”——广东老爷希生。


  这位“希生”是何许人也,他又是怎么出现在1851年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式现场的呢?


  第一次鸦片战争让清朝水师领教了英军“坚船利炮”的厉害,于是便在战后用经过改进的新式兵船逐步更换了在战争中被证明是操作笨拙、行驶迟缓的那些旧式兵船。


  英军方面自然千方百计想要了解这些新式兵船的秘密所在,所以有几位英国人经过了各种艰难曲折,乔装打扮,混入了广州城,买通了当地的一位四品官员,以后者的名义买下了一艘相当于最高等级新式兵船的平底帆船,并以迂回的方式将其秘密地运到了香港。因为大清律法严禁将中国船只售予外国人和擅自出公海,违者问斩。


  据《伦敦新闻画报》的报道,这位名义上作为船主的清朝四品官员,就是所谓的“广东老爷希生”。


 

 

曲折的航程

 


  1846年12月6日上午,“耆英号”在欢送的礼炮中从香港出发,《伦敦新闻画报》对它的行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经过了一段还算平静的航行之后,“耆英号”于1847年3月31日绕过了好望角,并且遇上了一场猛烈的海上飓风。在这场飓风中,就像在其他场合一样,“耆英号”证明自己是一艘出类拔萃的海船。它于4月17日到达了圣赫勒拿岛,当地的英国总督、海军司令和岛上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来参观“耆英号”中国兵船。


  在离开圣赫勒拿岛之后,“耆英号”的船长原来准备直接抵达伦敦的,但由于遇上了逆风和海流,它偏离了航线,朝美洲方向驶去;当船员们在长途航行中发现食品和饮水的供应短缺之后,开始变得牢骚满腹,几乎酿成了骚乱。于是船长凯利特决定将船驶往纽约。


  “耆英号”在纽约一大群海船编队的旗帜和礼炮声中缓缓地驶入了港口。纽约市民渴望参观这艘船的心情非常的强烈,在“耆英号”抵达纽约后的这些日子里,每天都有7000-8000人次登船参观。


  “耆英号”接着访问了波士顿;从那儿它于第二年2月17日出发前往伦敦,并于3月15日抵达了泽西岛的圣奥宾海湾,这个时间甚至比美国定期邮轮跨越大西洋的时间都更短。在跨越大西洋的途中,它遇上了暴风雨频发的天气,使得船体受到了轻微的损坏。


  最后,这艘平底帆船到达了格雷夫森特,在那儿被重新油漆,并在几天之后到达布莱克沃尔,在那儿停泊,并向喜欢看热闹的伦敦市民们公开展出。


 

 

“耆英号”

 


  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也在威尔士亲王、公主和普鲁士王子的陪同下参观了这艘帆船。女王一行受到了东印度公司职员们和“耆英号”上的中国船员们的热烈欢迎。


  在船长的陪同下,皇室成员们参观了该船的交谊厅和艉楼。女王在艉楼上接受了成千上万名围观者的雷鸣般欢呼。女王在离开之前向凯利特船长表达了她从参观中得到的极大乐趣。


  为了表达参观“耆英号”的谢意,以及出于大英帝国的实际利益,维多利亚女王邀请“耆英号”名义上的船主,字号“希生”的“广州老爷”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仪式。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相关报道均千篇一律地引用《匹茨菲尔德太阳报》上的一段描述,大肆渲染在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希生如何“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突然从贵宾的行列中走到维多利亚女王面前,“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


  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值得国人感到骄傲。固然,我们不必避讳这位流亡英伦,见证了首次世博会的中国人希生,但这毕竟是一页令中国人感到屈辱的历史,翻过去也就罢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