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如何操弄“全民公决”的把戏侵略他国?

时间:2014-03-31 08:30来源:人民网 作者:施京吾 点击: 载入中...

希特勒

 

  以保护族裔为借口,以地区“全民公投”为手段,最后武装兼并他国领土,这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故事。以“民意”入侵他国、扩张领土,是在历史舞台上曾被反复上演的戏码。其中最恶劣的一次发生在纳粹德国时期。现在,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看看纳粹德国是怎样在国际社会的纵容和沉默下,以“民族自决”、保护日耳曼民族生存权为借口,一步步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民族自决”初试牛刀

 


  萨尔河谷地区原本是德国一个盛产煤炭的小地区,这个地区的主要人口为德国人,根据《凡尔赛和约》,一战之后,此地由法国管辖并开采煤炭。在纳粹党的鼓动下,1935年1月13日,被分离出去的萨尔人举行全民投票,以47.7万票对4.8万票的压倒性多数要求重新并入德国。希特勒将此吹嘘为伟大的纳粹党的胜利,他对德国人宣称:15年的不公正已经结束。


  当年在《凡尔赛条约》问题上,英国与法国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歧,英国不愿意对德国进行太严厉的制裁,更不愿意肢解德国,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才能对法国有所牵制--英国人不希望法国在欧洲大陆上一支独大。因此,德国在萨尔地区的鲁莽行动成功之后,当时英国的保守党骨干赫特伍德爵士、洛锡安爵士和外交大臣约翰·西蒙爵士都希望对德亲善。英国的这种绥靖政策一直持续到德国进攻波兰,为纳粹德国的扩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希特勒在萨尔地区得手之后,于1936年3月7日进军莱茵兰地区。莱茵兰地区虽然在领土上归德国所有,但作为对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惩罚,这个地区成为法德之间的军事缓冲区,《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在此驻军。希特勒采取了一次极为冒险的军事行动,派遣了一支由2.2万人组成的军队和一支警察分遣队开进莱茵兰。希特勒的军事冒险再次取得了成功。希特勒声称,进入莱茵兰是“我一生神经最为痛苦的时刻。假如法国人进军莱茵兰,我们只好在两腿间缩回我们的尾巴,因为我们能够处置的军事资源完全不足以组织一次普通的抵抗。”法国当时有90个师可以用来抗击德国的军事行动,但法国人却由于国内政治动荡,在应该行动的时候毫无作为,仅调动了13个师加强马其诺防线的驻防。


  事后,3月29日,希特勒开始玩弄“全民公决”的戏法,他将对莱茵兰的军事行动付诸表决,这一次表决和萨尔地区人的表决不一样,是由全体德国人参与的表决,在超过4500万登记选民中的99%都参加了投票,最终以98.8%绝对性的支持率同意了希特勒的行动。投票采取的公开投票而非秘密投票的方式,如果有谁投了“反对票”,就可能被秘密警察发现,从而导致不良后果。由此可见这种表决的虚伪性。


  希特勒在萨尔地区和莱茵兰地区的行动尽管违反了《凡尔赛和约》,也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但与后期的行动相比多少还有“借口”,因为萨尔地区和莱茵兰地区毕竟还算德国领土,正如洛锡安爵士所说:“他们毕竟只进入了自己的后花园”.


  希特勒的胆大妄为和国际社会毫无原则的沉默,严重助长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纳粹德国的侵略性很快扩展到周边国家。

 

贪婪成性,吞并奥地利

 


  在德国统一之前,奥地利与德国在历史上关系复杂,长期以来都属于大德意志地区,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后来的德国则是由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实现了统一,同时将已经衰落的奥地利排出在德国之外,奥地利则与匈牙利组成松散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与匈牙利也各奔东西。


  由于历史原因,奥地利的主要人口为日耳曼人,德语是奥地利主要语言,希特勒本人就是来自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在种族主义思潮影响下,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政权,兼并奥地利成为希特勒的一个重要政治目的。希特勒坚持认为自己的祖国就是德国,他的信条是“共同的血统属于共同的帝国”.而“德国政策的目的,是要巩固和保存种族社会,并且把它加以扩大。因此这是一个生存空间问题”.奥地利与德国的“血缘关系”,使之成为第一个被吞并的国家。


  1937年11月,希特勒终于没有按捺住兼并奥地利的野心,他开始对可能造成吞并麻烦的国家进行了试探,奥地利的盟友意大利明确表示不会干预,而英国则暗示,只要不使用武力,将采取中立立场,而法国也表示对两国机构的同化不持根本的反对意见。在剪除这些障碍之后,希特勒开始行动了。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鼓励奥地利的纳粹势力谋杀了奥地利总理恩戈尔伯特·陶尔菲斯,后接任该国总理位置的是陶尔菲斯派的库特·冯·许士尼格。许士尼格显然没有那么顺从,但也无力驾驭国内局势,自希特勒执政以来,纳粹党对奥地利进行了大量渗透,奥地利的纳粹党对两国合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奥地利的日耳曼族私下里也认可两国合并,许士尼格政府被迫接受了纳粹政权在奥地利的代理人塞斯·英夸特加入内阁。


  1938年2月12日,许士尼格与希特勒在上萨尔茨堡会面,对这位奥地利总理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旅程。希特勒面对这位奥地利总理,对奥地利进行了严厉的攻击,诽谤奥地利的历史就是一部背叛的历史,说:“在整个历史中,每个民族主义的思想都被奥地利破坏了,”希特勒表示:“我现在能告诉你的是,许士尼格先生,我决定结束这一切,”希特勒还给出了一个兼并奥地利的时间表:“许士尼格先生,仔细考虑一下,我只能等到今天下午。”目瞪口呆的奥地利总理,懦弱地接受了希特勒长达两个小时的攻击和谩骂。


  下午三时,许士尼格得到了希特勒开出的“合作清单”,清单的主要内容有:奥地利政府撤销所有抵制纳粹党的禁令,释放亲纳粹的犯人,任命英夸特为内政部长,任命另一名亲纳粹分子为国防部长,实行军队的军官交换,将奥地利的经济体系纳入德国经济体系中。这是一份对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希特勒不允许对这个条件作任何修改,还故意安排凯特尔将军与许士尼格打了一个照面,言下之意,如果不答应条件就将进行军事占领。


  许士尼格被吓坏了,当晚就在希特勒的这份文件上签了字。不过,他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尾巴:根据奥地利宪法,文件需要总统签字方可生效。


  回到奥地利的许士尼格决定举行全民公决,由全体奥地利人选择奥地利的前途,这也是为奥地利、为自己挽回尊严的最后手段。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非常恼怒,他担心公决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结果,要求许士尼格立刻放弃这一做法。许士尼格再次屈服,随后辞去总理职务,由英夸特接替了他。虽然英夸特担任总理职务遭到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的反对,但奥地利此时在实质上已经变成德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人为这位总统说话,米克拉斯只好妥协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二战时德军靠毒品支撑战斗
  • 1949年:蒋介石差点儿学希特勒“杀身成仁”
  • 玛格特·沃尔克:希特勒幸存的试毒女
  • 希特勒测绘队描画"大德意志国"
  • 纳粹战败是因为希特勒的日本心腹泄漏德国机密?
  • 英国曾计划“变性”希特勒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