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妻子为黄帝后裔 次子篡位杀父

时间:2014-01-17 08:16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刘济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西北,距北京市区约56公里。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刘济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2013年7月至今,完成了刘济墓的全面发掘工作,并开展了文物保护及科技考古研究工作。时隔4个月,为何刘济夫人张氏的墓志比刘济的还要豪华?发现的头骨是不是刘济本人?等此前考古谜团得以破解。


  在刘济墓发掘过程中也发现了刘济夫人张氏的墓志。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刘济夫人的墓志比丈夫的还要精美豪华实属罕见,那么张氏到底是何许人也?研究发现,张氏族属清河望族,其家世显赫可比肩其夫刘济。


  刘济夫人张氏事迹未见诸史料。对张氏的了解目前资料仅限于此次发现的墓志。考古人员对张氏墓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刘济夫人张氏家族世系进行初探。发现"天下张姓出清河"此言不虚。


  据史书记载,张姓的始祖挥公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张氏的曾祖父为陇州刺史,祖父为剑南西川节度兵马使,父亲在中央任职,为左领军尉大将军。


  在张氏的志文首题中,提及张氏有三个封号,这种现象在唐代实属凤毛麟角。


  "蓟国夫人"封号源于刘济生前张氏谨守"五常四德",贤良淑德,因刘济故受封。


  "蓟国太夫人"封号为张氏在刘济死后获得。刘济死后,幽州局势动荡,为平抚内患,稳定政局,张氏曾教导族人要循礼守节,以全忠勋,由此局面安定。其子刘总顺利承袭父爵,成为幽州节度使。


  "燕国太夫人"这一封号则为张氏去世后追赠。张氏在受封后,"栖心释教",普济贫困,广开善门,仿效刘济生前舍宅兴建崇效寺之举捐资修葺寺观。


  在当时,一个女人一生获得朝廷三次封号,正如墓志所称,"生尊殁赠,踈国三封",显贵荣耀至极,但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刘济和夫人的墓志呈现的是女尊男卑的情况。


  专家认为,唐代墓志描金彩绘很少见,因此刘济夫人的墓志十分难得,再加上它的规格很大,更有越制的嫌疑。而此前发现的墓葬也曾发现过一些女尊男卑的情况,这主要是女方身份高贵,出自帝王之家,因此她们的墓葬规格可能会比丈夫更高。而刘济夫人并非公主,她的墓志盖上记载,她是燕国太夫人,此时正是她儿子担任幽州节度使的时期,由此可推断她的墓志是儿子所立。


  专家猜测,刘济的儿子刘总害死了父亲和哥哥,因此可能对父亲心怀愧疚,也可能跟母亲的关系更好,因此将母亲的墓志制作得更为精美。

 

 

  刘济:曾是京津一带最大的官

 


  刘济(757~810),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统辖范围涵盖今天的北京全境、河北北部、天津大部及辽宁西部地区。父亲刘怦,原为卢龙节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军使,颇得朱滔信任。朱滔死后,传位于刘怦,贞元元年九月,刘怦病死,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


  当时,卢龙的治所幽州北处边境,常受乌桓、鲜卑等族的侵扰,刘济骁勇善战,率军攻击,深入敌方千余里,平定了边境。贞元年间,唐朝优容藩镇,节度使大都骄横不法,只有刘济对朝廷最为恭顺,进贡不断,因此唐德宗也很信任他,屡次加官,升迁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顺宗继位后,再迁检校司徒,唐宪宗时,再进位侍中,最后因病回朝。以功拜兼中书令。


  刘济镇守卢龙二十余年,深得军心,但诸子不和,祸起萧墙,刘济的长子刘绲任副大使,掌幽州留务,次子刘总为瀛洲刺史兼行营都知兵马使,率兵屯驻饶阳。刘济有病后,刘总便企图篡位,派人假装是朝廷使者,在街上散布谣言,使病中的刘济猜忌刘绲并将其调走。气愤至极的刘济拒绝饮食,后因口渴索饮,被刘总毒死。刘绲行至涿州,被刘总假以父命杖杀之,刘总于是自领军务。


  数日之后,刘总才为父亲发丧,唐宪宗思念他的功劳,特追赠为太师,并废朝三日,以示尊重,加刘济的谥号为庄武。刘济家族累居幽蓟一代,自唐以降历五代、辽、金400余年均为地方豪族。(马君桐 整理)


  次子刘总是孝子还是逆子?

 

 

  弑父杀兄的是他,对母极尽孝道的也是他

 


  史书记载,刘济的次子刘总被刻画成"性阴贼,尤险谲",其弑父杀兄,为大奸大恶之人,刘济正是被他所害。那么在张氏墓志中,刘总又是何种形象?


  刘总在张氏病重时,"虔诚寝膳,食未啐而不进,药未尝而不饮。""冠带不解,连宵达晨。"诚谓"孝嗣".张氏病逝后,"仆射(指刘总)攀号诉天,泣下成血。""丧仪哀节,克叶于礼。"从墓志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极尽孝道的大孝子。


  对此,专家分析弑父杀兄在当时并非个例。李世民弑兄夺位;安禄山、史思明皆因此不得善终。而张氏是刘总的生母,古人对生母尽孝非常正常。无论刘总对别人怎样,在家族内部还是对母亲遵从了孝道。专家同时指出,把自己对父母尽孝的内容刻在母亲的墓志上,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唐代墓志已有大量发现,按常规,女性死者墓志铭中往往会有后代子嗣内容,而张氏墓志对其子嗣除刘总外却只字未提。据史书记载,刘济当时至少有三个孩子。


  刘济长子刘绲。曾任副使,留后,为刘济指定的继承人。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被其弟刘总"矫以父命杖杀之".


  刘济三子刘约,累迁至齐州刺史,其后"使持节棣州诸军事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吏部尚书赠左仆射".


  部分专家分析后认为,张氏墓志铭对此二子没有任何提及,这显然是刘总的刻意掩饰行为,客观上也造成对刘氏后代传承信息的隔断,谓为憾事。


  墓中头骨是刘济本人吗?

 

 

  未发现中毒证据,推测身份的线索中断

 


  刘济的故事,最耸人听闻的是他被儿子刘总下毒杀害。此前,考古人员在大墓主室发现人头骨,又在棺床西侧发现骨骼残片。因此,有考古人员推测这两处人骨属于同一个人。那么,难道刘济当年被残害后身首异处?


  随着进一步地考证,考古人员介绍,棺床西侧骨骼残片属于另外一名老年女性,显然不是刘济的。这也意味着,此前关于头骨身份的推测就此中断了。


  如果头骨系刘济,他当年被毒死会否在头骨上留下痕迹?专家特别指出,未发现头骨主人有明显的口腔疾病,推断生前咀嚼功能发达,齿骨受力较强,也未发现中毒的证据。对此专家认为,当年刘济几天没有进食,刘总让身边的人给刘济一碗液状食物,喝完之后暴病身亡。如果只是一碗毒药,会很快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内部,可能留不下什么明显的印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