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各大媒体、各类机构推出各类好书榜。记者发现,在很多重要的评选中诸如柴静的《看见》、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等口碑好、销量也好的图书均遭冷遇。再看看上榜的图书,多半是极其艰深的“不容忽视”的着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类评选都在往“高大上”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直奔“诺贝尔奖”标准--太畅销绝对只会减分,虽然没有一个评委会承认。
“跨界”图书吃亏
一位参与过多项好书评选的资深书评人聊起原因,大意是,各类评选的标准不同,有的专业类的媒体自然偏爱专业一点的书,但是大众媒体为什么不选,他也觉得奇怪。“柴静的书,我一直放在书架上,还是非常不错的书,但是也没好到非选不可,不能错过。如果你说《繁花》,要是错过了,肯定是不应该。”
木心《文学回忆录》比《看见》的战绩稍好,但也被多数榜单忽略。和陈丹青聊起这个话题,他也不明所以,“他们总有自己的理由,不过所谓评选也仅仅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事情。”他猜想大概是因为大家所说的各种“界”,一些“跨界”的书只能排除在界别之外。
《文学回忆录》拿到文学史研究领域那自然学术性是排不上号的,说是社科书吧,有力度的着作很多。《看见》呢?文学算不上吧?社科,自然是排不上号,你把那么多历史学家、各学科专家摆哪儿?《邓小平时代》好歹还根红苗正,但往专业性上分析,史料不新鲜吧?阐释也勉勉强强?
好书和畅销书是两条平行线吗?
书评人确实是个性化的,不选一本书的理由可能仅仅是因为“我对这本书不太感冒”,还有一些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说的理由就是--太畅销的书,就会自动屏蔽。当然还可能出于一种考虑,好书很多,畅销书不缺乏关注度,因此会选择一些不那么受关注的好书。
理由虽然很多,但大家忽视的是,其实这些强势的畅销书中的“好书”则更需要鼓励。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品种数量飙升,质量却差强人意,泥沙俱下。好书和畅销书似乎从来是两条平行线,也难怪书评人对畅销书已经抱有惯性的“敌意”.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看到平行线正在合流。口碑好、销量又好的图书陆续涌现,《邓小平时代》、《文学回忆录》、《看见》,这几本书在豆瓣网友评分几乎都逼近9分,最高的《文学回忆录》达到9.2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专家只是还固守着所谓的“界”.
出版当然是需要专业性,但也应该鼓励“跨界”的作品。好书和畅销书不完全是“绝缘体”.“打破边界,追求自由”这大概是目前图书出版界最需要思考的地方。在内容的创意上,相比影视,图书依然是最具原创力的领域,但可开发的潜力仍然巨大。除了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大众书市场上一定要打破既有的格局,自由重组。
好的内容也需要经营
过去一年当中,当然还有很多让我们不满的问题,腰封现象愈演愈烈、买榜也是屡禁不止,图书品种依然爆炸式地成长,这些就像是病人在垂危之际的垂死挣扎,接近疯狂的营销手段背后凸显的也是内容的贫乏。
好的内容需不需要经营?当然需要。但是腰封、买榜这种把戏在出版业的变革时代必将成为明日黄花,新的探索正在进行。比如杂志书《知日》,没有大牌作家,完全依靠内容取胜,吸引了一大群资深日粉。在此基础上,《知日》也正在尝试日语培训等其他相关产业。由陈坤和费勇打造的《行走》杂志也是同样的思路。
就像资深媒体人白岩松所言,方法比方向重要。白岩松说,“方向是陷阱,方法才是钥匙,当你有方法的时候离方向很近,当你没有方法的时候离方向很远。”
2014年,会有更好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