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为官乱象(2)

时间:2013-10-10 08:01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赵家三郎 点击: 载入中...


  陶谷出使吴越大长后周志气,于是柴荣又派他出使南唐,又一次连吃带喝带拿带骂人的机会来了。陶谷一展天朝来使的威严,仗着本国强大专门侮辱下国。招待会上,陶谷对中主李璟出言不逊,挖苦讽刺,以太子李煜为首的诸大臣敢怒不敢言。


  南唐方面招待得不错,然而长达两个月的出使令陶谷百无聊赖,遂在驿馆墙上写道:"西川犬、百姓眼、虎扑儿、公厨饭。"韩熙载看过后弄不明白什么意思,拿给宰相宋齐丘,宋说:"这是字谜。'西川'即是'蜀','蜀'加上犬是'独'字;'百姓'为民,'眼'为目,合起来是'眠'字;'虎扑儿'是指爪子,'爪'、'子'两个字合并是'孤'字;'公厨饭'是官家的食物,'官'字加上食字旁是'馆'字。连起来就是'独眠孤馆'."韩市长恍然大悟,原来天使寂寞在唱歌,这事好办了!


  某天,陶谷眼前一亮,驿馆来了一绝色美女,自称驿吏之女秦弱兰,弊衣竹钗,美得那叫一种原生态。陶眼珠子差点儿没掉下来,顿时抓了狂。秦姑娘经常在驿馆里晃悠,擦擦扫扫的,举止端庄,陶谷情不自禁春心荡漾,按捺不住激动的内心,遂写了首《风光好》,词曰:"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没必要去理解词的意思,完全是情书求爱信。


  情书发出后没了音讯,秦姑娘不见了。陶谷郁闷之下,选择了回国。太子李煜设宴送行,陶谷又拿盛气凌人的样子,把被甩的气撒到了南唐公卿大臣身上。这时,李煜让歌姬出来献歌缓解下尴尬气氛。陶谷一看那不是朝思暮想的秦弱兰嘛!更令他气愤的是秦弱兰开口唱的竟是他那首《风光好》。陶谷羞愧难当,当天回了国。秦弱兰不是驿吏之女,她是江南名妓,韩熙载和李煜下了套给陶谷设美人计,成心让他出丑。


  事儿还没完。陶谷从南唐灰溜溜回到开封,本以为没事了,没想到《风光好》如同一夜爆红的流行歌曲,竟在开封城里传唱开来。世宗柴荣想以这次出使南唐大长天朝颜面为由给陶谷加官晋爵,当提出要给陶谷升官时,遭到了时任宰相的范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陶谷看着道貌岸然,实则品行不端。虽无人告诉柴荣,但他也听到了些风声,想着提拔下你,瞧你这把火放的。陶谷被冷落到了一边,仕途晋升遭遇了冬眠期。


  不久,政治性大逆转,大宋建立。陶谷见风使舵,依附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在宰相赵普的帮助下,陶谷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才有了前面要宝马的事儿。这把火陶谷原以为烧出了热量,没想到再次被泼了冷水,这回泼他冷水的人是赵匡胤。


  入宋后,赵普一家独大触碰了皇权。官场,最大的沉浮无外乎"平衡"二字,皇帝与大臣之间保持着某种平衡关系,一旦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出现斗争。《宋史》载熙宁变法的时候,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宋代政治敦厚,重文抑武,形成了皇帝与文臣共和的政治形态。帝国好比是家股份制公司,皇帝是大股东,占一半股份,其他臣子占另外的一半。如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使、三司使、知开封府事等宰执阶层的官员占的股份比例比其他大臣要多些。赵普为相之际大权独揽,到了有政务独自处理、不向最高领导请示汇报的地步。他所占的股份一下子多了起来,打破了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以赵匡胤出手对他进行了打击。


  赵匡胤找到与赵普有隙的窦仪。一因窦仪与陶谷同为翰林学士,同行是冤家,两人动不动就在学术上掐架。陶谷背后有赵普挺着,排挤窦仪。宋初时,赵匡胤想选个从未使用过的年号---乾德,来自《易经》"木大哉乾元",象征北宋初年欣欣向荣之意。宰相赵普拍马屁说这个年号非常好,没多久宋灭后蜀,发现一面后蜀铜镜上写着"乾德四年铸"字样。赵匡胤把镜子扔给赵普,我宋朝还未到乾德四年,怎么有了这个镜子?赵普文化水平不高,支吾半晌,答不上来。赵匡胤忙召见翰林学士陶谷、窦仪。窦仪就说,此物不是后蜀的,必为前蜀之物,前蜀王衍用过"乾德"年号。赵匡胤瞪了一眼赵普,感叹"为相还得是读书人".


  有这么一次小过节,赵匡胤对窦仪面授机宜,希望窦仪出面揭发赵普的各种罪行,然后罢其相,由窦仪担任。窦仪不是书呆子,他明白在他眼前出现了一个机会或者说陷阱。机会是若肯配合皇帝揭发赵普定能加官晋爵,领导答应的,保准儿君无戏言。然而,赵普不是普通人,年轻时一直跟着太祖打天下,与赵匡胤、赵光义关系密切,宋初各种政治活动均出其手,无论感情、政绩、根基,谁敢动他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如果罢了赵普相位,哪天太祖有事想起他重新启用,当年揭发他那人就傻了。窦仪急忙扑灭星星之火,说赵普为开国功臣,公忠亮直,臣不知他有什么不法之事。赵匡胤见他不答应,找到赵普另一位仇人卢多逊,同样面授机宜,卢多逊心领神会,弄掉了赵普登上了相位。赵普被罢相,陶谷仕途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陶谷觉得曾与赵匡胤共仕后周,算是同事关系差得不远,再者说经常作为帝国外交官出使南方下国,自觉对大宋颇有贡献。他乃一文士,想升官又不好意思开口,就托内侍试探领导口风。赵匡胤说,翰林们起草文书皆翻阅前人旧作,改换一下词语罢了。正所谓"依样画葫芦"而已,有什么贡献?陶谷听后顿感无望,心怀怨气地在翰林院墙上题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国老谈苑》)赵匡胤没理他,陶谷只好继续做他的翰林。


  政治眼光决定了一个人仕途的长久。就好像瓜熟蒂落,"瓜熟"与"蒂落"是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先有了"瓜熟",而后方能有"蒂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后 生活并非如传言一般水深火热
  • 皇帝的节俭与贪官的放肆
  • 荒淫宋徽宗:京城名妓几乎都与他有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