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北宋官员里的跳水名将

时间:2013-08-12 09:38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运动员的成长史

 


  公元980年,北宋举行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自华州下邽(陕西渭南)的小伙子寇准榜上有名。寇准就此完成了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农转非后吃上了皇粮,被分配到了北宋最高法院(大理寺)。因为起点高,进步快,第二年寇准就被下放基层进行挂职锻炼。


  寇准的新岗位是如今湖北巴东县的县令。寇准在巴东很有威信,据北宋媒体报道,每年到了交粮和徭役的时节,全国大部分县令都为此而烦恼,而县令寇准还没分派任务,老百姓们就纷纷踊跃参与,唯恐落在后面。


  北宋媒体很毒,轻描淡写之间就将全国的县级一把手放倒一片,唯独剩下寇准。究其原因,民间传说是因为寇准的工作能力让男媒体们佩服,而硬朗、英俊的外表又让女媒体们喜爱,这样的官员,想不出名都难。


  巴东知县→成安知县→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这不是旅游线路,而是寇准的升迁轨迹。寇准在这条线上所花的时间只有九年。


  公元990年,北宋查办了两桩官员贪污受贿案。被关入大牢的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王淮,另一个是官员祖吉。祖吉其实没弄多少黑钱,小打小闹的行为完全是屎壳郎推粪球,再滚也是那么大。王淮才是只硕鼠,呈堂证供显示其收的黑钱足有千万之多。最后的判决令人瞠目结舌,祖吉被判了死刑,而王淮仅仅是被打肿了屁股之后领了一个撤职处分,而且很快又得以官复原职。寇准看不下去了,因为他是一个纯洁的人,更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浑身都是正义感的愤青。


  公元991年的春天,北宋大旱,宋太宗亲自主持全国抗旱保收工作会。在会上,宋太宗让大臣们都自查自纠,看有没有因为施政不当而得罪了上天,所以才这么久不下雨。寇准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直言朝廷刑罚不公,所以整个国家才遭了天谴-他将那两桩贪污案和盘托出。


  因为敢于直言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寇准一不小心又升官了,他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不久又改任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副总理级别。

 

 

  跳跳更健康

 


  寇准在这个位置上只干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离任了,这次不是升官,而是因为在朝廷和同事张逊吵架,让宋太宗一怒之下贬到了青州任知州(市长)。寇准升得快,降得也快,从副总理级官员到市长,跳水般的凌空而下博得了仇人们满堂喝彩。


  寇准离开京城以后,因为宋太宗想念他,隔三差五地就向大臣们打听他在青州的生活状况。大臣们都被问烦了,干脆顺水推舟说寇准在青州因为思念太宗,忧伤的小酒是天天醉,喝坏了心肝喝坏了胃。一听这话,宋太宗很心疼,第二年就把寇准召回身边担任了参知政事。


  公元995年,北宋朝廷又有官员从高台上一跳而下被贬出了皇宫。其实给皇帝打工,丢官、降职这样的现象跟矿难似的防不胜防,每年总有那么几起,就看谁点儿背中枪。


  大臣冯拯上书宋太宗,劝说早日把接班人给确定了。此次上书让冯拯倒了大霉,他被宋太宗当场没收了京城户口贬到岭南当了基层干部。


  寇准刚从青州回到京城,就去拜见宋太宗。宋太宗正因为脚伤疼得厉害而心烦,他卷起裤管给寇准看,埋怨地说:"我都伤成这样了,你咋才来啊!"寇准答:"你才叫我回来啊!""冯拯的事儿听说了吧?""听说跳水了,很同情。""同情什么啊,他以为自己是谁啊,家事也瞎掺和,活该。""呃,老板,太子总是要立的。""嗯,小寇,你看谁合适?""这是您的家事,还是不要与后宫女人、官员商量的好。""那你看襄王来干行不行?""这个可以有!""那就这么定了……"


  襄王能被定为太子,寇准不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推波助澜的功劳不可否认。襄王心里也有数,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回报寇准。机会很快就来了,而机会的提供者正是他爹。照理说从选太子这事儿就可以完全看出寇准在老板心里的分量很重,可宋太宗有个毛病,就是不喜欢看到手下员工言行举止失态,特别是对有损班子团结的吵架深恶痛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翻脸不认人。


  公元996年,寇准又一次和同事在皇帝面前猛吵了一架。寇准表现得很激动,脸红脖子粗地和人争论着是非对错。太宗批评他:"小寇,你作为政府高官,这样的不淡定有失体统啊!"寇准不听劝,二愣子精神高涨地拉着宋太宗评理,他忘了上次被贬到青州就是因为在老板面前吵架。不吸取教训的后果往往就是重蹈覆辙,寇准充分证明了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他又被贬了,被贬到了邓州出任知州。寇准很淡定,因为官场这潭水很深,人在高台上,偶尔跳跳更健康。


  寇准的家人连夜联系了搬家公司,目标邓州。

 

 

  澶渊之盟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皇太子即位为宋真宗,宋真宗很快便还了寇准当年的人情,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出手把寇准拉上岸,召他回京出任工部副部长(侍郎)。


  寇准的头发还没擦干,麻烦事就来了。契丹族的军队趁北宋皇权交替,开始不断骚扰边境,这些蛮子不但放火、抢劫、耍流氓,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并不真刀真枪地和北宋军队对着干,坚持打一枪就跑的土匪作风,不懈地考验着北宋首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公元999年,契丹军队和北宋军队在高阳关打了一场遭遇战,北宋军队大败;1003年,契丹军队又心血来潮袭击了高阳关,再一次打败了北宋军队。两败宋军以后,1004年,契丹人自信心爆满,开始大规模地集结部队,大有一举吞并北宋的势头。


  宋真宗开会。国家有难,谁能站出来hold住局面?


  宰相毕士安向宋真宗推荐了寇准,他说只有寇准和他一起出任宰相,国家才有救。


  无人反对这一提议。天要塌下来的时候,谁顶谁死。


  八月,寇准为相;九月,契丹军队就杀了过来。


  20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北宋领土推进,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北宋皇宫里乱成一团,参知政事王钦若劝说宋真宗迁都金陵,枢密院事陈尧叟则说应该迁往成都,宋真宗也无心打仗,正准备让王、陈二人玩石头剪刀布时,寇准出场了。寇准声色俱厉地说:"不战而逃的事儿是万万不能干的,谁要再说迁都,就直接砍了。国难当头,奋起抗敌才是硬道理!"


  寇准的话于情于理都无懈可击。而且为了提升军队的士气,他还建议宋真宗亲征,但是统治集团内部并没有多少人对保家卫国充满热情,甚至宰相毕士安都以有病在身为由不愿陪宋真宗去前线。到底去不去?宋真宗很纠结。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站在了寇准一边,他的意思和寇准差不多:亲征必定士气大增,消极避敌士气必定土崩瓦解。宋真宗很无奈地去了前线。澶州城内的将士一见皇帝前来,欢声雷动,士气高涨,并且在当天就用实际行动向宋真宗献上了一份大礼--斩杀了契丹先锋大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