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政策被指保护方言不力

时间:2013-07-12 09:12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庄初升 点击: 载入中...



  中国在方言保护、保存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我感觉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有点偏"左".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政策,这是写进宪法的。"文革"前大力推广普通话,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因为解放后啊,国内很多地方,光一个县内就有几种方言,不能沟通-福建省有些县,一县之内就有五六种方言,开个会都要找翻译,弄得跟联合国开会一样。这个情况下,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很正确的,否则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都会裹足不前。


  但今天的情况跟以往已经完全不同了,今天,推广普通话已经驶入正轨。这个很大程度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经济社会使人的来往更频繁,不说普通话不行。加上学校教育、媒体的力量,广播电视都是普通话频道,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这些原因,改革开放后,普通话的普及率增长非常快。最近广西、河北等三省区做了一个调查,十年内,这三个地方普通话普及率提高达20%,这个速度非常快。普通话已经是上了铁轨的列车,挡都挡不住。


  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里。普通话大面积推广、普及,成为工作、教学、宣传的共同语,所以各地的方言都受到冲击,包括广东话。有一些小方言已经灭亡或濒临灭亡。目前我国的民族语言,一般认为有129种。这是2008年出版的《中国的语言》所公布的,较为权威。汉语是其中一种,当然潮州话、广州话都不能算在这129种当中,它们是汉语中的方言。这129种语言中,在未来100年内,应该有约三分之二会消亡。每类这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到10000人,甚至不到1000人、100人,有的甚至只剩两三个人,是严重濒危的语言。


  汉语作为其中一种语言,一般认为包括七大方言(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也有人说十大方言。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方言下面还有次方言,这些次方言相互都不能通话。如果把方言、次方言、土话等都算进去,那么目前处于濒危的方言数量非常庞大。虽然还没有具体数据,但根据我长期做田野调查的经验,这个判断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对于现在抢救性的记录,我觉得很有必要。


  保护方言好像跟推广普通话有点背道而驰的关系,但我看来其实一点都不背道而驰。现在普通话推广根本不在话下,就算国家不去做,照样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国家现在再在这方面花很多力气,其实没有必要。包括普通话测试,在我看来就是考试经济,没有必要。很多学生在考场里字正腔圆,但是一走出考场该怎么说还是怎么说。语言毕竟只是交际工具,应当有个适当的度,允许每个地方的普通话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全国人都要讲得像北京话那样。你能说广东人的普通话就不是普通话吗?


  因此我认为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应该适当调整。目前教育部有语用司、语信司,还有专门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些部门的一些政策也是有问题的。比如电影电视的方言节目,现在完全没放开,所有方言节目都要报批,这在2000年出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有明文规定。但这个本就应该交由市场和市民来决定,现在很多电视台不让播出方言节目,或者不放在黄金时段播出,但像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几十年来的收视率都很高,为什么要禁止?


  这方面在政策上其实不应该管太多,语言文字有它自身的规律。当然这里面有文化与政治利益的博弈问题,中国自古强调文化大一统,主要考量跟这个有点关系。但语言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是写进联合国宪章的,母语权是人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外在方言保存上做得非常好。美英法日,都做了非常多,远远走在我们前面。再比如澳洲,南太平洋岛上很少人讲的语言,他们连网站都做出来了。现代语言科学源头在西方,西方有这个传统,意识比我们强很多。而且在欧美,语言学是很重要的学科,是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但在国内只是很小的学科,跟中文系合成了语言文学系。事实上,这两个学科没什么关系。


  所以看到乡音苑的做法,我不觉得很奇怪。像乡音苑那样发布到网上去,也很好,对研究地方文化有参考作用。但是真正做语言研究,对录音参数、背景噪音等都有严格要求,民间志愿者可能未必都能做到。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庄初升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