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19日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2)

时间:2013-03-19 09:53来源: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新天镇日漾东风。


  然而,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郭老的行踪,一直受到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甚至每当暑季日军大轰炸,我们被迫到距离重庆市区才几十公里的赖家桥避居时,国民党特务便立即放风说:“郭沫若要逃跑”,“要出青木关造反啦!”当时,我们只能翘首北望,却奋飞不得。为此,郭老曾无比感慨地说:“此乃无望之望也。”


  1945年,我们渴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终于如愿以偿。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飞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郭老和我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赶到机场迎接毛主席。


  9月3日,我们接到通知说,毛主席下午要到天官府来,看望各界人士。朋友们立即奔走相告。后因当天有胜利大游行,车辆无法通行,聚会地点临时改在毛主席的住处。郭老和我立即动身,步行赶到主席住处。当时在座的还有翦伯赞、邓初民、冯乃超、周谷城等位。


  记得周谷老操着很重的湖南口音先问毛主席:“过去您写过诗,现在还写吗?”


  主席风趣地说:“近来没有那样的心情了。从前是白面书生,现在成了‘土匪’了。”


  大家都笑了。


  接着,毛主席便和大家畅谈起来。毛主席阐述了北伐战争失败的原因,并转身向坐在他左侧的郭老说:


  “你写的《反正前后》,就像写我的生活一样。当时我们所到的地方,所见到的那些情形,就是同你所写的一样。”


  毛主席分析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谈到了人民渴望民主与和平的愿望,他明确地指出:


  “共产党,是私的?还是公的?无疑是人民的,党的作法,应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好处为原则。如果做来对这些都没有好处,我们就需要改正。”


  最后,毛主席充满信心地对大家说:和平总是要到来的,然而要达到目的是很不容易的。


  毛主席谈完后,又谦虚地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到会人士发表看法。


  郭老听觉不好,特别用心地听着毛主席的每一句话,注视着毛主席的每一个手势。他看到,毛主席用的是一只旧怀表,会后便把自己的手表取下来送给了毛主席。


  9月9日,郭老和我在红岩村再次见到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晚餐时,大家谈起郭老在文化界应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毛主席很同意郭老的见解,认为态度应该强些,不要妥协合作,要有斗争。毛主席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和毛主席的这几次见面,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主席当时的形象,至今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穿着延安宽大的灰布制服,态度平静、谦虚,举止沉着、稳重似乎总在不断地思考着问题,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1944年10月9日四大国建议建立联合国
  •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起义
  • 1944年3月9日中央指示饶漱石在运动中注意掌握政策
  • 1944年12月15日美国建立五星上将军衔
  •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
  • 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问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