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女军 不战斗专生产(2)

时间:2013-02-08 09:11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据时人记载,"女战士们"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早上不到四更(1-3点)就起床开工,天黑才能休息。有时工作较清闲,上级领导还会"没事找事",如杨秀清曾让女军每个馆(两司马)都要上缴一斗臭虫,或若干只小老鼠,好事者分析认为,这是怕"女战士"们闲极生事,影响安定团结。


  此外,运盐、舂米、搓麻绳、埋死尸,这些体力活也多由女军担负。


  "选秀"也是女营必须承担的义务。据《金陵癸甲纪事略》、《金陵癸甲新乐府》等记载,长期在女军担任领导工作的洪秀全亲信大臣、后期一度主掌朝政的蒙得恩,在前期负责"选秀",每逢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四人生日,各女馆都要进行一次"海选",获胜者由蒙得恩复选,最终挑出15名入围者,按照6:6:2:1的比例送进四人府第做娘娘、王娘(也有说谁的生日就给谁送,每人每年就送一回的),其中除石达开经常推辞不受外,其他几位都照单全收,称为"天父赐来美女".


  当然,选秀不一定是选"娘娘",各王府内需要许多工作人员,但女眷众多,太平军男性又"实质性鳏居"太久,男女混杂显然很不保险,因此早期太平天国主持过多次选拔女簿书--就是女秘书的测试,被讹舛为"中国第一个女状元"的伏善祥,就是在这样的测试后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在杨秀清身边工作的重要人物。


  有作战性质的工作有没有呢?有。


  《金陵癸甲纪事略》中称,在1853-1854年期间,太平军从天京城出击,进攻清江南大营阵地时,有时让女军派人挑着装满糠的大箩筐远远跟着,一旦得手,太平军乘胜追击,女军就用糠填埋废弃营地的壕沟,同时用空箩筐把战利品挑回去。


  此外,许多记载都说1853-1854年间杨秀清曾安排女兵上城守城,据《金陵癸甲纪事略》称守城的都是"大脚蛮婆"即广西、湖南客家和少数民族女子,这未必确切,因为守城又称"守铺",是带有放哨性质的"防守",职责是发现敌人进攻时呼叫主力上城,当时和太平军作战的清方,在被长围久困时也会动员妇女"守铺",如怀庆、六合都如此,而太平军又素有"守险不守陴",即只在城墙上留少量兵力,将主力用于把守隘口和充作预备队的传统,所谓"女兵守城",实在既不特别、也不重要。



 

  女军不打仗 打仗非女军


 


  那么,有没有真正上阵杀敌的女兵女将?其实也还是有的。


  《百年风雨》里提到洪宣娇、苏三娘两位女将,洪宣娇的事迹是杜撰,但苏三娘可是如假包换的女英雄。


  她是广西灵山人,丈夫参加天地会被团练害死,愤而起兵替夫报仇,后投入太平军中,从广西一直转战到天京。灵山籍的清朝状元龙启瑞写过一首《苏三娘行》,说她"猩红当众受官绯,缟素为夫断仇首。两臂曾经百战余,一枪不落千人后",这固然是借渲染苏三娘的"舍生忘死"讽刺清廷同僚的贪生怕死,但对这位女同乡的惋惜敬佩溢于辞表。她后来和同为天地会出身的罗大纲合队,并在罗妻死后改嫁给他,但并没有记载表明她和罗大纲一起战死,电视剧中让她殉情,还让曾国藩给他们二人合葬,实属荒诞不羁,因为罗大纲本人并非战死沙场,而是负重伤撤回后因疼痛难忍、吞金自毙的,而苏三娘的事迹就此泯灭,并无记载称她也一并死去,即使死去,也是太平天国方面给予安葬--这两人的人头十分值钱,"曾剃头"要是真拿到,不管自杀他杀,那是绝不会浪费的。


  记载中她曾经"聚众二千",但这二千并非女军,而是以男兵为主,当时广西、湖南天地会中同样有一些女首领,如邱二嫂等,她们同样也是"女将男兵".


  在广西、湖南、湖北,太平军女眷都曾"妆牌刀手出战",永安州突围时,洪秀全还亲自下达了"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的诏旨,这常常被人引用,以证明太平军有所谓"男女平等并肩杀敌"的制度;在定都天京之初的1853、1854年,太平军也曾派"女队"出战过。


  但在定都天京前,太平军时刻处于围剿、转移过程中,并无稳定后方,经常要打遭遇战,同为"贼党"的女营在遇险时必须殊死作战,否则只能玉石俱焚;永安突围时太平军已濒临山穷水尽,为了生存,只要能拿起刀枪的都得充当"战士",这只是特例,且这样的特例清方更多:南京陷落后守卫明故宫"满城"的八旗妇女大多战死、累死,扫北军逼近沧州时,当地驻防八旗城守营的妇女先是出城送饭送军需,继而闭城死守,最后也几乎无一幸免。


  太平军早期多客家人,女眷中也大多为客家和少数民族妇女,她们都是天足,且耐奔波劳作,让她们行军、打仗,都不难做到;进入中原地区后,大多数妇女都是缠足,平时走路尚且不能疾行、不能及远,打仗更是勉为其难。一直坚决主张全家随营的太平军,在离开客家地区之后,在桂北、湖南转战时就改以招募壮丁为主,直到攻克岳州,获得大量可以容纳老弱、女眷的船只,才重新改为全家随营,并非没有原因。


  因此到了天京,尽管由于主力四出征战,城中兵力仍然空虚,但太平天国并未让编制多达10万的"女军"出城作战,只偶尔派遣少数女性助战,这些女性,《金陵癸甲纪事略》和张继庚等人都说是"广西女人"、"大脚蛮婆",而据前书记载,到1854年夏秋,总数10万以上的天京女性中,广西女人总数最多不过2400人,刨去无法作战的老妇、"娘娘"等,剩下的人数不过千余,仅为女兵比例的1-2%.


  许多记载都指出,到了天京后,广西妇女全部出任女官,有的甚至称没有一名广西妇女的职位低于女军帅的,这也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表明,定都天京后的确还有女性出战,但出战的却不是号称10万的40个女军,而是太平军领袖最可信赖的广西"女军官"们。


  这些女军官也和男性一样,封有从军师直到两司马的各级官衔,但她们的提拔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的功劳,而是因为丈夫、儿子的功劳,据记载,如果一名男性总制战死,他的遗孀就可以封为女总制,以此类推。《天父下凡诏书三》中记载,官拜女军师的杨长妹、石汀兰长期在天王府上班,连探亲权都需要杨秀清玩天父下凡"特批",这二位已经是太平天国最高职位的女官,她们尚且要依附男性,无权独立开府办公,那些女丞相、女将军们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造成一个怪现象,女军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派出去打仗的女人又往往不是女军的。


  甲寅四年(1854年)八月二十四日,杨秀清托天父下凡,宣布废除男女隔绝的禁令,在天京城内恢复家庭,40个女军就此解散,此后再未成立。



 

  故事并未结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洪宣娇与太平天国的沉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