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没有出家 死于天花死后被烧

时间:2013-01-28 09:11来源:《大故宫2》 作者:阎崇年 点击: 载入中...

  清朝在北京十位皇帝,有七位死在皇宫以外--康熙帝死在畅春园清溪书屋,雍正帝死在圆明园,嘉庆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道光帝死在圆明园慎德堂,咸丰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光绪帝死在西苑(今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宣统帝后为平民则死在北京医院。其余三位--顺治帝、乾隆帝和同治帝都死在养心殿。


  为什么广大读者普遍认为顺治帝出家了呢?这同他信佛有关: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帝在京师宣武门内海会寺,同憨璞聪和尚见面,两人悟谈,禅心相印。随后顺治帝召憨璞聪入宫。顺治帝又在西苑(今中南海)万善殿,召见憨璞聪和尚,请教佛法,并赐以"明觉禅师"封号。顺治帝对佛法愈修愈虔,愈信愈诚。他还召见玉林琇、木陈忞等和尚,让他们在宫里讲经说法。顺治帝请玉林琇为他起法名,他选了个"痴"字,于是取法名"行痴"、法号"痴道人".玉林琇称赞顺治帝是"佛心天子",顺治在这些和尚面前自称弟子。顺治帝是个任性、脆弱、多情、善愁的少年天子。他接连受到悲情打击--爱子夭折,爱妃死亡,乳母病故,自杀不成,出家也不成,极度忧伤下精神备受折磨,他骨瘦如柴的身体骤然垮了!董鄂妃死后刚过百天,"痴情天子"顺治帝,因患天花,医治无效,崩于养心殿。据有的书记载,顺治帝就是死在养心殿东暖阁里间挂帷帐的龙床上。顺治帝是死于天花,不是出家了,这有根据吗?有。


  第一,正史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清世祖实录》卷一四四)


  第二,宫廷佐证。因顺治帝患天花,清廷禁止民间炒豆。


  第三,直接笔证。顺治帝病危时,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起草《遗诏》。《王熙自定年谱》记载了这件事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突然病倒,病情严重。第二天,召王熙到养心殿。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王熙退到乾清门下西围屏内,根据顺治帝的口授撰写《遗诏》,写完一条,立即呈送。一天一夜,三次进览,三蒙钦定。《遗诏》到初七日傍晚撰写并修改完毕。当夜,顺治帝就去世了。


  第四,遗体火化。顺治帝临终谕将火化遗体:"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禅理,须得秉炬法语……"溪森和尚圆寂前作偈语说:"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


  第五,景山秉炬。顺治帝死后遗体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寿皇殿,为顺治帝遗体秉炬火化。溪森圆寂后,其门人超德等编《明道正觉溪森禅师语录》记载了有关的事。


  第六,典籍记述。《五灯全书》引溪森语录云:世祖遗诏,召师(溪森)至景山寿皇殿秉炬,曰:释迦涅盘,人天齐悟。先帝火化,更进一步。顾左右曰:寿皇殿前,官马大路。遂进炬。


  第七,《遗诏》为证。顺治帝的《遗诏》十四条,像临危病人的遗言,而不像出家前的留言。


  第八,五台反证。康熙帝奉孝庄太皇太后到五台山,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先去探路,后奉太皇太后前去,但"太皇太后以道险回銮",康熙帝登上五台山。这启发人们思考:母亲看儿子、儿子看父亲,怎么会是在顺治帝"出家"22年后才去呢?显然不近情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顺治皇帝出家迷雾
  • 顺治皇帝遇到董鄂妃前一直有性无爱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