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一个“诚实的孩子”,国王和王后采用了最卑鄙的手段!除了那个“诚实的孩子”之外,其他孩子全变成了“不诚实的孩子”!而那些家长,无疑成了“教唆犯”和“包庇犯”!
10天后,笔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第一名。我原以为中了“头名状元”。谁知一打听,大家都仅仅是领到了一张入场券,面试才能“一考定终身”,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一、教子无方
眼看就要到六一了,Same心里盘算着给儿子一个怎样的礼物。
虽然,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过“儿童节”多少有些“奢侈”,但Same觉得,在自己面前,孩子长多大都还是孩子。
记得儿子说过,想要老爸记录下他自己的高中生活,结果Same成日里忙来忙去,居然把这事给忘啦。
于是,Same想到干脆开一个博客,就叫“父与子”,两人用同一个密码登陆,谁闲了谁写。
儿子居然一口应承,于是父子俩开始上网……
博客还没申请好,就发现一条新闻特刺眼,原文是这样的:
5月31日下午,已故作家冰心的墓碑被人用漆刷上“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红字。
刷红漆字的是冰心之孙吴山,他做出此举与父亲吴平的家庭矛盾有关。
之后吴山称,在写字前他鞠躬的时候是含着眼泪的,如果他的行为能挽回这个破碎的家庭,他愿意披麻戴孝去擦拭纪念碑,向奶奶赔罪。同时他已经向园区的负责人短信道歉了,称“毕竟墓碑是别人建的”。
6月3日,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内,冰心和吴文藻的墓碑上仍留有“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红字。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Same仔仔细细地把这条新闻看了好几遍,觉得很有些问题。
其实类似的新闻Same看得多了,一般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已。
可悲的是,这样的新闻居然能够被迅速转载、迅速传播、迅速蹿红……
有许多假新闻被制造出来之后,铺天盖地,而一旦被活捉现行,则逃之夭夭,所以类似的问题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形成恶性循环。
Same觉得,假新闻固然可恶,然而比起新闻中的人和事,那也只是九牛一毛!
如果这条新闻真的属实,那么吴山的行为很值得商榷。
如果当活着的人无法处理现实问题时,都要去找逝去的人算账,是不是也让人有些太不可思议啦!
当然,新闻中的是是非非,根本就不是Same关注的重点。
Same想知道,这种貌似客观的逻辑,为什么在现实世界里,会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比如前一阵子,网上有一篇东东转载率很高,这说明认同度也很高。可是,Same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他把文章转给莎莎,莎莎看了后,回话说:
“不敢苟同!”
于是,他把文章又转给佳佳,佳佳看了后,留言说:
“有两种可能!”
那篇东东其实在转载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群策群力,所以版本很多,其中一个Same觉得最靠谱的版本如下:
有人问:你是搞教育的?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吐丝的春蚕,你是化泪的蜡炬?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可是,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大家所描述的到底是谁?
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说: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我要休息,我有自已的家庭,我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希望能够心安理得地,像别的行业的人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同样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应该有的回报。仅此而已,错了吗?
有人说:你是老师?那你应该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我是个平凡的人。我承认学生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他们自己的聪颖和勤奋成就自己;同样有些学生的失败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我用尽了全力,可是还是一无所获。当家长放弃了,学生自己放弃了,只剩下老师还在努力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这些老师们显得多么的无助,真不知道那点成绩的提高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有人说:你应该明白: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专家”还是“砖家”说的,是“教授”还是“禽兽”说的。我只是个老师,我只知道要尽力去教好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余的我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但是,当学生犯错,我们基于职业道德或者说人性的关怀去指出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更多的指责却应验到自己的身上。家长说你应该很有礼貌地对我孩子说话;“砖家”“禽兽”说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途径;学生说你凭什么批评我,为什么总是催我交作业,我恨你。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保姆?每天天不亮我就得往学校赶,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不仅要扫地、擦玻璃,还要认真检查每个孩子的个人清洁卫生,一直忙到晚上,等每一个孩子都离校以后,我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如果有孩子没有回家,我这个保姆呀,说不定要忙到天亮!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警察?一个维护净土乐园里的宁静与安全的警察。每天,我得明察秋毫,有预见性地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秉公处理孩子们的各种纠纷。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法官?“老师,他打我了。”“他为什么打你?”我整天要在班里破案,不仅要先调查打架原因,还要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有时却连自己的安全也保护不了。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医生?我还得是一个既医愚笨又医心病的医生。每天,我得打足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地,给孩子们注射精神营养液和各类预防针剂,让他们变得文明、守纪、勤奋、上进……有时我还得给患了“奇难杂症”的孩子……。
我很困惑,我只是一个老师,为什么还得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我只是一个老师,为什么还要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为什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嗓音。为什么在有的人眼里,我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为什么在医生的眼中,我是更容易患咽喉癌的活体。为什么在妈妈的眼中,女儿当教师,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找一个老公。在男人眼中,娶回一个教师,相当于娶回一个保姆,一个家教,和一个文秘。
我是谁?我不知道了!
请剥去我身上那些伟大的光辉无比的外衣,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我,我只是个老师。我只是在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至少在中国这个社会里规定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讲好话,学生就听,傻子才愿意骂人!!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时候,除了发火,我还能做什么?忽然想到一句话:教育不是无能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别给我赋予太多不能承受之重,别给我戴上那些虚无飘渺的光环……
我只是个老师!!我不是保姆,也不是警察,更不是法官;我也不是医生,也不是作家,更不是演员!我只是个老师!!!
虽然,这是Same觉得最靠谱的版本。但是,有了莎莎和佳佳的支持,Same觉得最文章的结尾最不靠谱。
所以,Same对文章作者的身份很有些怀疑。
他甚至觉得这不是一位老师的作文。如果是,最起码,这位老师要么是非师范类毕业,要么是师范类毕业时间不长。
从文章的大部分内容看,这位老师似乎根本就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
毫无疑问,他对当教师并没有多大兴趣,教师只是他的职业,从教只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和养家糊口的手段!
当然,他看不到教育潜在的伟大力量,他没有享受过教育成功的乐趣,甚至没有讲过一堂生动的课。
他对工作的最高要求是尽职尽责,所以他以“不出乱子”为目标,他只知道“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
他没有把学生当做朋友,甚至根本就没有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在他眼里,学生只是他的“管理对象”和“专政对象”。
他还没有真正体会过什么是“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特殊性和危险性都估计不足,他把自己当成了现代化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把学生当成了没有生命的“机制品”。
Same觉得,这个结尾如果让自己写,肯定会写成下面的样子:
虽然,我只是个老师!!
但,我要学会做“保姆”,学会做“警察”,学会做“法官”;学会做“医生”,学会做“作家”,学会做“演员”!
我就不信,我做不了一个好老师!!!
到那时,如果有人问:你是搞教育的?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吐丝的春蚕,你是化泪的蜡炬?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Same把这个结尾打电话告诉莎莎,莎莎说:
“你太有才啦!”
于是,他把结尾又转给佳佳,佳佳看了后,留言说:
“这还差不多!”
是的,Same这样的结尾,才更加符合一个好老师的追求!
当然,与原作者最大的区别,是Same在“老师”二字之前,又加上了一个“好”字!
看样子,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并不容易。
还有,“好”与“不好”,其实往往难以界定。
Same知道,全部中国哲学的核心,其实就是辩证法。所以“好”与“不好”,很难一言以蔽之。
况且,积极用世,这是儒家的观点,因为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基本上都是儒家说了算,开科取士,也考的是儒家经典。所以对于师风师德的讨论,一般不会跳出儒家的范畴。
要是用道家观点来看,则文章作者本来就是一个50公斤级选手,让他参加100公斤级举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西方教育的理念则更不一样。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二是自发性的智能。三是人的创造性。四是协助孩子自我发展。五是有准备的环境。六是给孩子自由。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Same觉得,在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自己似乎很有些“亲西方”,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给儿子讲两个字:
“自觉”。
可是,每次讲完,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不要说一个小学生、中学生,就是许多大学生、成年人,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自觉”?
好在成年人会更多地考虑到制度、考虑到后果、考虑到推己及人和将心比心,所以相对成年人,小孩子最难教。
还有,大概有些类似于“医不自治”现象,老师的孩子一般也比较难教,这一点,Same深有体会!
他经常感叹说:“我能够教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却教不好一个小学生!”
好在儿子自从上了高中,渐渐自觉了。
Same有时候会暗自窃喜,最起码截至目前,自己对儿子的教育还不算失败。
更多的时候他很担心,从上小学那天起,儿子等于已经坐上了一趟无法停止的列车,下车根本不可能!
他必须面对本次列车所能够遭遇到的一切问题,如果不想被这一“时空列车”所抛弃,那么他最起码必须和这列列车保持同样的速度!
可是,保持同样的速度,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地辛勤和汗水。
儿子,真的准备好了吗?
Same知道,按照自己现在的教育方法,儿子迟早一天会“自觉”的,可是,如果真的等到考完大学那一天才开始自觉,那么不是就迟了吗?
其实这样的人很多,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的出现,将所有类似问题的争论“白热化”。
正如有人一脱成名、有人一笑千金一样,范跑跑也因一跑而震惊世界!
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丢下了学生,独自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在5月22日天涯上发帖:
《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范跑跑在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
理所当然的,“范跑跑”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大家对范跑跑的行为纷纷表示强烈愤慨,并积极开展口诛笔伐……
其后,中国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毫无疑问,“范跑跑”的出现,是一个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的个案。但这个个案恰好暴露出在和平环境中,长期存在,但不容易被察觉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其实在大地震之前,在“范跑跑”还没有跑之前,“范跑跑”还是那个“范跑跑”,大地震只是加速了他暴露的“时间表”而已。
在对“范跑跑”的一片叫骂声中,Same发现,网上资料显示:某教育机构却发出聘期为两年的邀请。该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次接触和过往事实证明,范的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为是个评价角度的问题。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完全能够胜任该校潜能开发研究院人文素质讲堂讲师的工作,让学生获得巨大收益。
当“范跑跑”被一部分人接受的时候,《我只是个老师》当然更容易被一部分人接受。
很显然,这种观点有一个强大的思想根源,那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私!
但通观事件全过程,Same觉得并不是一跑了之这么简单。
消息还称:范23日称,他接受这份远在北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我必须要接受一份工作,我也需要生活”。对于地震前后的问题,他表示不愿再谈,说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了。对于再远一些未来,范美忠希望能有条件开个书店或者文化沙龙,卖些自己喜欢的书。
Same想,果真如此,那么“范跑跑”的出现,就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让马拉松运动员去争夺体操冠军!”
还有,“范跑跑”也并非一无是处,他跑了,他也承认自己跑了,并直面了一回自己的自私与怯懦!
如果他能够忏悔,我们应该给他机会!
毕竟,与那种跑出来后,不但彻底掩盖了自己的猥琐,反而到处标榜自己的高尚,不但欺骗了自己的良知,而且到处欺骗舆论和社会的伪君子来,至少他还是一个诚实的人!
“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这一句话,再次让Same振聋发聩。
是谁让“50公斤级选手”参加“100公斤级”举重?
是谁让“马拉松运动员”去争夺“体操冠军”?
是谁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失败”上?
如此等等,等等。
Same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营养计划
Same觉得,就教育而言,需要深思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比如教育和穿衣服,教育和吃饭,教育和坐车,教育和住宿,教育和结婚,教育和打工,教育和创业,教育和打官司,等等等等。
Same发现,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其实更关心以上问题,而对教育和礼仪,教育和修养,教育和伦理,教育和公德,教育和成长之类的问题不屑一顾或者无暇顾及。
而最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教育与工程,教育与项目,教育与规划,教育与评奖,教育与晋级,教育与规模,教育与经验,教育与考察……
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正在开展实施的“营养餐计划”,争论就比较大。
为了真正明白“营养餐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Same爬到电脑上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资料……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 <http://baike.baidu.com/view/56057.htm>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政策约惠及680个县市的2600万在校学生。
201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40.htm>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消息一出,赞誉声一片。
有人说,仅仅半年的时间,政府就“接棒”由民间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这在国内外都为罕见,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一次良性互动,将可能成为政府与民间协同共治的范例。
还有人说,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免费午餐”实践,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体现了公众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也在公众心目中重树了支持公益、参与公益的信心。
毫无疑问,Same站在支持者一边。
可是,Same从来都不是一个盲目的支持者!
Same觉得,一个人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最起码自己要有一个底线。
盲目的反对,或者盲目的支持;人云亦云,或者随波逐流;都是一种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消极应对,或者不负责任。
当然,不管是盲目反对者,还是盲目支持者,都相对是一种正思维。
要是换上逆思维,那就更麻烦了。这类人往往是别人反对什么,我就支持什么;别人支持什么,我就反对什么!
Same仔细想了一下,似乎在平常接触中,属于佳佳“正思维”型,莎莎属于“逆思维”型,而自己则属于“双思维”型。
所以,当他和莎莎谈到营养计划时,莎莎说:
“现在的小孩子也太幸福啦!我要是小时候有营养餐吃,我一定长得比玛丽莲梦露还漂亮性感,而我的歌喉,也一定能够超过莎娜布莱曼!”
可是佳佳的回答就不是这样,佳佳说:
“一件好事能否办好,不仅取决于初衷,过程同样重要。我们曾有过前车之鉴,回首过往,转移支付过程中的截留、挪用甚至贪污,国家多项补贴被‘吃空饷’……这16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能不能真正‘补’到孩子身上?能否保质保量地让孩子吃到肚子里?很让人值得担忧。”
Same觉得,要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最关键的不是钱,而是责任心。
所以,和佳佳一样,他有着同样的担心;但是,他也和莎莎一样,有着同样的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食物供应和人群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仍然是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由于膳食中植物性食物占主要部分,铁的吸收率仅为3%,因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
2000年监测资料显示,城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12.3%,农村为26.7%。其高峰年龄为6个月,农村6个月的儿童贫血率可达50%。而维生素 A的缺乏可使儿童死亡率增高。
可见,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儿童的成长尤为有利。
美国一大学曾对5400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铁缺乏还导致理解力低下。
研究结果还显示,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展。碘缺乏病降低智商10~12分,蛋白能量(低体重、身高不足)缺乏降低智商10~15分,缺铁性贫血降低智商5~8分。
经济专家认为,营养不良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如营养不良导致贫困增加,贫困增加降低经济发展水平;营养不良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必然降低经济发展水平;营养不良还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不足,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将降低生产能力,从而降低经济发展水平。
Same知道, 21世纪的经济、技术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整体素质的较量。从这个角度来看,“营养”将不再是一个在厨房小打小闹的简单话题,而是一个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问题。
Same知道,美国是营养计划最早的实践者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美国政府成立国家农产品信用委员会(Commodity Credit Commission)(简称CCC),以支持农业,帮助农民。
CCC发放优惠政策贷款给农民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和农具等生产资料,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可以自己在市场销售,然后归还贷款,也可以直接将产品上交给CCC,折算还贷款,由于经济大萧条,大多数农民直接将产品上交给CCC,CCC很快将这些农产品送到城市饥饿的下岗工人家中,这就是第一个营养餐计划,它是非盈利性的。
1935年,美国中央政府为了使更多的困难家庭受益,并解决营养餐计划运作费用,通过立法,在进口食品税收中划出30%给营养餐计划和农产品海外市场开发。
美国也是为学校供餐制订法律法规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29年,美国政府就实施了最初的“供餐”计划。
1937年,美国15个州政府立法实施“学校营养餐计划”,1944年政府安排了第一个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学校营养餐计划”,金额5000万美元。
1946年颁布《国家学校午餐法》,该立法使学校午餐计划有了永久性的财政保障,“学校营养餐计划”成为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健康营养重要手段,成为中小学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学校营养餐计划”以非盈利原则运作,规定食物营养及类别标准,要求必须配有牛奶,要求尽量使用中央政府提供的免费农产品或农业部公布的过剩食品类别。
美国国家学校午餐计划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分级实施的,在计划实施中,各地教委和学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联邦政府意识到,改善全民的营养状况必须与教育下一代相结合,必须得到教育部的认同及配合。
因此,在实施推广营养餐的同时,美国政府还为学校提供有关营养教育的素材,在学校系统内为开展营养工作做宣传。
1949年的农业法,使“学校营养餐计划”走出学校。农业法允许CCC免费提供过剩的农产品和食物给国外有需要的团体、非政府机关和扶贫组织,执行时外交部和农业部既考虑外交需要,也考虑美国农产品海外市场开发。
Same发现,美国的“营养计划”,不仅仅是一个“民生计划”,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通过立法实施午餐计划,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农业、食品及食品加工设备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营养餐计划”已经走出学校,成为包括儿童、妇女、老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等全民性营养保障计划。
从1946年立法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学校供餐计划已衍生了14个营养计划。近年来,美国正在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和“学校营养餐计划”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与农业发展、内外贸易、海外扶贫、外交政策等紧密联合,为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
2005年,美国农业部用于15项营养干预计划的拨款达520亿美元,占农业部所有预算的62%,其中学校午餐计划的预算为80亿美元,使2900多万学生受益。
可见,美国用了10年时间,“学校营养餐计划”才得以实现。而6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的供餐计划已经变成一个涉及农业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外交政策等,分别针对校内、校外、社区、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工程,变成一个减轻负担、增加就业、提高效率、惠及大众的民心工程。
Same觉得,莎莎的高兴固然值得肯定,但佳佳的担心也绝非多余。
Same发现,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怀着和佳佳一样的担心和顾虑。
专家指出:中央财政直接拨款给予学生补助,遭个别人钻制度“空子”,“吃空饷”的恶劣事件此前已有先例。一年前,在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过程中,就有个别地区和学校钻制度漏洞,违纪违法,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国家助学金,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要避免这种虚报人数“吃空饷”的做法,在160亿元的计划中再次发生,需要严格的制度规定和完善的执行规程。
Same很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进行匹配。制度越完善,就越大程度地保证不遭个别人钻“空子”,让政策落空或者背离初衷。
Same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其实美国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既然可以借鉴其“营养计划”,当然也可以借鉴其成功做法。
纵观美国学校供餐计划,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制订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
二是建立完整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是营养教育同步开展;
四是学校供餐与本国农业和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
除了美国,在我们的邻国印度,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1995年,印度启动“国家初等教育营养支持项目”,又称“免费午餐计划”。
这项计划在2002年由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推广到全国,到如今,每年约有1.2亿中小学生每天能享用到一顿免费午餐,每年印度政府为此投入的经费在20亿美元左右。
尽管这个项目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受益,但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尤其是腐败问题令人警醒。
2005年,警察一次性查获了从国家仓库贪污走的“免费午餐”项目专用的8辆货车,上面装载了2760袋大米;
2006年,某村居民指控当地老师集体贪污和挪用了“免费午餐”;
2011年,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指控反对党挪用经费,致使一些学校有3个月未能享用到“免费午餐”……
有印度媒体这样评价:“广泛”的财务违纪问题在“免费午餐”项目中被暴露出来。
出现类似问题的不只印度,就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免费午餐”项目后的两天,台湾版的“免费午餐”项目也爆发了丑闻,新北市“校长集体向营养午餐业者索贿”案,导致十余人被收监,让整个台湾教育界蒙羞。
Same觉得,要避免类似的问题在160亿元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应该要求相关执行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和财经纪律,加强监督与检查,坚决查处违规行为,保证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效益。
还有,从目前的国情实际看,在“营养计划”具体工作中,还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供餐人群确定。目前的2600万供餐对象,仅限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这是一个典型的救济性质措施,如果扩大到城镇或者整个教育阶段学生,就变成“营养计划”和“经济刺激计划”双重计划。那么这项计划的覆盖面更广,经济效益更大,社会效益更优。
二是供餐模式选择。目前进行的三种供餐模式:目前学生“营养餐”供餐模式主要有三种: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家庭(个人)托餐。可以说能考虑的方式都考虑了,但是企业的利润及经营费用、学校的食堂建设及日常运转费用、家庭的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都没有考虑进去,导致具体操作的难度很大,如果不通盘考虑,统筹解决,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在这个环节出现。
三是供餐内容设置。供餐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营养要求,确保食品新鲜安全。一些地方要求供餐食品特别是加餐应以提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为主,但是具体操作中,牛奶?还是鸡蛋?面包?还是米饭?蔬菜?还是肉类?水果?还是饮料?怎样的搭配才叫做营养?怎样的计划才能叫周全?还有?放心奶如何辨别?安全蛋怎样检测?肉菜农药和添加剂残留和过量问题何时才能杜绝?运输、储存、加工、分发各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怎样得到保证?另外,从营养学的角度,补充营养要定时定量,长期坚持,那么单一食品恰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可是每天都供牛奶鸡蛋,就有为了每天花光3元钱的嫌疑。还有的地方要求干脆反其道而行之,不管吃什么,每天保证消灭3元钱,这其实都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四是供餐时间安排。早餐、午餐、晚餐,还是加餐?到底在什么时候供餐才最为科学?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还是半小时?究竟供餐多长时间才最为合理?餐厅的装修、布置,餐桌、餐椅的配备,餐具的摆放、保管、清洗、消毒等一系列问题,还有打饭窗口的设置,排队等候的距离,餐厅秩序的维护,等等,都要耗费大量时间,特别是吃完饭后大脑充血,饭后有没有相对的休息时间?如果有,那么现在学校6、7小时到校时间根本不够用!假如保证每一个人都吃好,学校的作息时间就必须重新计划。
五是供餐日常管理。营养餐计划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四大块:
首先,是供应对象的管理。要以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为依托,以学生身份证信息为基础,建立实名制管理系统,哪些信息需要进入,哪些人、哪些部门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存储、统计、维护、监控、分析,操作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如何规定,如何保证信息安全等都要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马虎。
其次,是供应方式的管理。不管是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还是家庭(个人)托餐,不管是初级产品、半成品还是深加工产品,供应方式上不一定非要统一,但必须标准规范,而且都要有严格的进货、储藏、分拣、清洗程序和详细的检验检疫报告制度。
第三,是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要始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年来,毒奶粉、问题鸡蛋、染色馒头、带蛆火腿,四季豆、陈化米、腐烂肉、变质菜,罂粟碱、苏丹红、瘦肉精、亚硝酸盐,等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质量管理必须要靠铁的纪律来保证。
最后,是财务往来管理。营养餐计划的每一分钱,即使国家给未来接班人的营养费,也是投资教育事业的希望钱,必须用在刀刃上。索证索票、进货出货、日志台账、议价结算等都非常琐碎,但又都十分重要,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另外,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信息,可通过公开透明、动静结合有效监管,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等问题。
六是供餐效果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评鉴体系决定着发展方向。一般根据专家组制定的膳食营养指南或带量食谱,选择肉、蛋、奶和其它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作为主要供餐内容,建立定时、定量供给制度,保证学生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摄入,应该没什么不对。但营养并不等于好吃,个别学校在“蛋奶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长期食谱单一而是导致牛奶和鸡蛋发到学生手中后被丢弃、被浪费的现象。这正是评价错位的结果。
Same觉得,如果在未来五年,营养计划能够切实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那么毫无疑问,佳佳的担心就会变得多余,而莎莎的开心就会变得更加自然。
其实何止是莎莎,Same自己从小也是属于营养不良的孩子,营养计划的推广,无疑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实事,一件好事……
那么,Same想给营养餐计划点意见,只有八个字: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三、真的猛士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即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现在,四年时间过去了,汶川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现在,“范跑跑”也基本上被网络所淡忘。但,却常常被Same所想起!
“范跑跑”的出现,绝不是一个个例。而所有的“我只是个老师”们、“范跑跑”们等的存在,恰好说明是我们的教育制造了这样一批“怪胎”,这些“怪胎”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怪论和搞笑的盲目扩招越产越多,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个后果便是一副对联: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悲后生难比先生;
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叹一届不如一届;
横批:愿读服输!
当然,这个后果形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四个字:
高分低能!
这个问题似乎在20世纪之初就已经被广为关注,可越是被广泛关注,越是让人觉得误入歧途。
比如推行的所谓课改和素质教育,这方面大家都有话说。
还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目前还没有见到实事求是的评价。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充斥在大大小小的校园,
十年前,一篇《十论人才》写进小说,大大地冲淡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在故事情节方面有了一个致命的“硬伤”。
然而十年后的修改中,由于互联网在信息共享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得Same对自己的“十论”信心大增,本来打算删除的,又原封不动的全部保留了先来。
还有,十年前关于人才的分类:穿山甲型、老母鸡型、老黄牛型和珍珠贝型,也同样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
是的,什么是人才?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
中国自古文人相轻,“既生瑜何生亮”广有市场,多少人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终老乡野、埋骨荒丘!
这是多么让人悲痛的事情啊!
可是,悲痛之余,Same又感到一种愤怒,因为历史上的“人才”,大都处在对立面,孙膑与庞涓、周瑜与孔明、岳飞与秦桧、和珅与刘罗锅……
难道人类天生就是好斗的动物?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Same觉得,对于自己而言,如果“敢于直言教育的弊端,敢于说出教师的懒散”,就已经能够称得上“真的猛士”了。
因为10年前据中国教育部透露,全国教师人数已达1000多万人,这么多人,不要说每人吐一口唾沫被淹死,就是每个人轻轻用鼻子哼一哼,那就足以让Same直上九天,遨游太空了……
当然,只是受教育体制制约和教师的白眼也就算啦,恐怕来自学生的反对更不应该忽视!
2008年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约为23527.68万人。其中,小学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为10564万人,初中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为5736.19万人,高中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为4527.49万人,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超过2700万。
面对这么多学生,Same再要“敢于说他们的不是”,那简直是不想在宇宙混啦啊!
前些日子,Same在网上看到了标题是《全体老师辞职的原因》的帖子,帖子注明超搞笑,原文如下:
历史老师:
那群学生真的没办法教了,上课的时候我提问题:“你们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吗?”
第一个同学回答:我说他和她不熟;
第二个同学回答:我说是他的一个网友;
第三个同学说:他有她的QQ号码,等下课了上QQ问一下……
还一个同学,竟然掏出手机说要马上问她。
地理老师:
你自己看看这次他们的试卷吧:
我国五大名山之首是:赵本山;
最著名的江是:潘长江;
我国的煤都是:黑的;
我国的铁都是:硬的;
你说我还怎么上课?
语文老师:
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在看杂志,我没收了他的杂志,敲了敲他脑袋……
可是,在我转身准备继续上课的时候,他的同桌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搞得课都上不下去。
我就问他:为什么笑,你知道他是怎么答我的?
那小子从抽屉里掏出一本辞海,竟然这样对我说:
“老师,你还好没发现我看书,要不就被你砸死了。”
数学老师:
一个单元考从来不及格的同学竟然能在交上来的作业里用到高中的知识……
我问他这作业是不是他自己做的,那个同学竟然回答我说不知道。
你说说看这叫什么好事情。
我就继续问他,要他老实交代,到底是谁帮他做的?
嘿,他还倒有理由的,回答我说:
“老师,我真不知道这作业谁做的,说实话,昨天晚上我睡觉比较早……”
物理老师:
你知道不知道,单单一个顺时针和一个逆时针我就教了几节课?
五节课啊!
是,我也是这么对他们说的,我告诉他们如果还不明白就看看手表,时针往哪儿走哪儿就是顺时针,反过来就是逆时针。
可是,全班数过去,不是手机就是电子表……
我不辞职,我就一学期都教他们这两个词语啊?
生物老师:
我真的不想走啊,可是……
你是知道的,我有心脏病,受不了激动,但我能不激动吗?
昨天单元考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让同学们看着教学图片上的鸟腿写出鸟的名称、生活习性。
可是,我才刚说要考试内容,就有个同学站了起来往门外走,嘴里嚷嚷:
“这种题目也有,老子不考了。”
你说这样的学生要不要教育?我叫住他,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竟然把裤管一拉,把腿露出来对我说:
“来啊,看着我的腿写出我的名字啊……”
美术老师:
你是知道的,我才刚被分配到这个班。昨天上课的时候我才刚进门就听到几个同学大叫“美女”,你说气不气人!
Same看完帖子,觉得很沉重,他没有笑。
帖子末尾有四个字:校长哭了!
可Same不想哭,他只想让自己的小说《个性》尽快面世,也许,这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够做的。
记得20年前,Same刚刚开始展开绿色文化研究不久,有人在他的“绿色文化网”上留言,说他太自负。
那时,Same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当即回复:“上不负天、下不负地、中不负人、唯有自负!”
20年后,如果再要让Same回答这个问题,也许Same会说:“少时辅父,及长辅兄,一子尚幼,唯余自负!”
是啊,20年过去了,自己的个性还有多少呢?自己还能不能做一位“真的猛士”呢?
Same想。
想着想着,Same忽然想到辛弃疾的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真的猛士?”
Same想。
“天凉好个秋!”
……
四、舞弊成风
“天凉好个秋!”
Same想,可现在正是初夏。
还有,自己也不是辛弃疾,顶多也就是“心气急”而已。
因为“心气急”, Same放弃了好几次深造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心气急”, Same也基本上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其实是有机会考上研究生的,问题的核心,是他不愿意作弊。
不管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Same从小就被灌输诚实做人的思想。
因为诚实,Same在高考时输在了起跑线上,当时监考老师是他的班主任,如果随便做个弊,考上一所好大学,命运将会彻底改变。
可是,他没有。
因为诚实,他研究生考试英语只差1分,而当时有人愿意给他提供正确答案,唯一的要求是借一个汉显的传呼机带上。那一次他知道好几个人都借了汉显传呼机,而且英语全部高分。
可是,他没有。
因为诚实,Same又在“厌教风”中输给了“教师梦”,其实当时有单位想要他,进去就是公务员。
可是,他没有。
当Same毅然决然地选择做教师时,他居然没有想到,自己他后来的公务员考试竟是如此之难!
可是,他居然参加啦!
以下是小说原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公务员考试的日子。
一个多月以来,我白天要给学生讲课,晚上还要复习考试内容,自己的“时间海绵”,几乎已经“挤”到了极限。
那些由人事主管部门主办的什么强化训练班、考试辅导班和名师指点班等等,我显然是参加不了的。况且,短短半个月时间,他们的收费居然高达1000至1200元。虽然办班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至少可以有60%以上的及格率,但我有些承受不了。
我知道,他们的办法就是猜题,但猜题已经不是最好的应对考试的办法。
因为在这个年代,抄袭已经成为考试中最常见、最直接和最有效地方法之一。
八年前,我曾在某大报上以《考试舞弊风当刹矣》为题,写了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大声疾呼,该到刹刹考试舞弊风的时候了。这篇文章经编辑删改后,发了个头版头条。我天真地认为,这一下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了。可事实上,我人微言轻,所以作弊风并没有因我的“大声疾呼”而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起来,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实现“四个当代化”了:
一是抄袭经常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考试社会。所以,随着当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职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但考试的地位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考试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而考试与作弊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考试,就肯定有作弊。正因为考试经常化了,所以抄袭也随之经常化了。
本来,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个人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公正,可考试过程却产生了许多不公正。现在流行的心态是:逢考必抄、不抄白不抄。不仅拿文凭要靠抄,就是考职称、评职务、分房子、写论文甚至是写一份入党申请、述职报告、工作简历和年终总结,都要抄了又抄。有些人大概抄习惯了,连求爱信也照抄不误!人们都说,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我估计与他们抄情书之时言不由衷不无关系。退一步而言,连情书都可以抄,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抄?再说了,就连不考试时都要抄,考试时不抄,那才叫脑子有毛病吧!
当然,还有些抄袭的直接原因,就是那些形式主义的考试,在这样的考试过程中,一般是一、两个人答题,一传十、十传百的抄答案。当然,这样的还算是好的。有些考试甚至、把试题和答案一起发到“考生”手中,再由答案纸上抄到试题纸上就行了。即使是这样,有些人的卷子还是别人代抄的呢!
反正,这样的试卷也没有人看。
没有人看的东西,抄了也就抄了,抄袭者完全可以101个放心,可是那些有人看的东西,那些“万众瞩目”的东西,也有人敢202个放心地去抄。比如最近两三年,高考作文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满分作文更是字字珠玑、篇篇精彩,可是正在人们争相传阅、津津乐道之时,忽然传来消息,某某满分作文纯属抄袭,让人顿时感到如浇了一头冷水,浑身直打哆嗦。
说到高考作文,进入21世纪以后的确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满分作文,基本上都很有个性。这一点,和我一贯的教育主张是一致的。但从这些满分作为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来看,优势并不明显。最最明显的却是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比如写成诗歌、写成散文诗、写成微型小说等,还有更离谱的,文言文写作倍受青睐,在许多地方都很吃香。
诚然,文言文在写作中有许多优势,但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是以白话为基础的,而白话交流又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所以在今天,尤其是在高考这样的场合,对文言文这种有倾向性的支持是不应该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我提倡“文艺绿化运动”,其中很大一项任务就是纯洁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
现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为了吸引读者、吸引观众,大打地方牌、大唱地方戏。还找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大众的”这样的名言为自己注解。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和有害的。
比如我们的电影,如果想拿个什么大奖,别的不说,光是普通话和民族音乐已经就够让“老外们”头疼了,如果再换成地方方言和当地戏曲或是什么小调,俨然就成了“阳春白雪”了!
还有,语言 “抄袭”的经常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虽然不是社会学家,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语言抄袭”现象中往往夹杂着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广东话现在在我们这个地方很流行,这其实是一种拜金主义和虚荣心在作怪。再比如在有些单位,领导是四川人,大家就一口四川话,领导是河南人,大家都成了河南腔,要是领导是上海人,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异口同声的上海口音,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奴性”!
试想,如果一个人作了金钱和权力的双重奴隶,那么,这样的人或者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这样的奴隶成为一个民族的主体,那么,这样的民族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
当然,抄袭的经常化,并不能保证经常化的抄袭。目前,随着国际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加强与合作,抄袭已经有了法律的约束。而对于考试作弊的监控,也随着现代化声像手段的介入,也将会越来越体现出公正、科学与合理。所以对于作弊者而言,这样的美梦还能够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内延续,我想,不能不引起他们足够的注意。
二是方式多样化。
从一些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来看,考试作弊真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古代的考生抄袭,主要是夹带法。一般是事先得知考题,或者猜了几个考题,叫人代笔写好,然后再把文章藏在身上,等到考场中再拿出来抄。由于搜查十分严格,所以有人就千方百计,把夹带烙在饼子里,塞在头发里,夹在腋窝里,或者干脆找一个微雕大师,刻在米粒上,但总还是有被揪出来的。于是,也就有了贿赂考官的科场舞弊案。当然,这样两种作弊方法,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们也许事先并不知道考题是什么和考官是谁。
据说也有采取飞鸽传书等“高科技”作弊的,其中有一位仁兄也太那个了。居然抄好字条内容正面后,把“后面还有”四个字也抄了上去,抄完后面内容也没有检查,结果同样被发现啦!后果嘛,当然也很严重!
现在就不一样了,以我从教10余年的经验来看,方式方法真是层出不穷,并且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曰夹带法。此法虽属老祖宗传下,但老祖宗们若要见了今天的夹带,恐怕个个要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了!一本厚厚的书,可以缩小到一个火柴盒那么大,不要说什么几篇八股文,有几十篇也不在话下。虽说这种夹带与微雕米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完全可以不用放大镜。再说了,一本书微雕家要刻多少年才能完成,而现在的缩印技术可以在几十分钟之内替你搞定。再加上一个个的小夹带,纸条做得像手风琴一样,易开易合,开大合小,收放自如,根本不用费力的去查找。而且,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有报道称一考生的夹带有10余米长,这样的夹带,完全有资格收载到世界吉尼斯记录。所以如此夹带,堪称20世纪末中国教育史上一大发明!
二曰手势法。现在,大部分的考试都在走标准化之路,所以都改成了机器阅卷,而且又有A卷和B卷的区别。这样对考试本身是一个提高,增加了客观性,但对考生而言,也省了不少心。A卷和B卷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困难”,前后左右只需要隔一个人就是相同的,所以他们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只需知道标准答案就行。还有,只要你五官都有,四肢健全,就再无凝神费心、演算推理之劳;也无起承转合、咬文嚼字之苦,更不用担心会被老师发现,只需说明答案即可。所以,一根手指头代表1、两根代表2、三根代表3、四根代表4或者用嘴代表A、鼻子代表B、眼睛代表C、耳朵代表D等这样的手势语言就应运而生了。如此简便易行,当然大受欢迎。
三曰工具法。“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本来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但是,我在有些时候更乐意将这句话表述为:“不能制造和使用作弊工具,是其它动物区别于人类的根本标志”。现在。作弊工具也由过去的一些简单的文具盒,橡皮擦、手掌心和头发开始变成了录音机、传呼机、手机等现代化的电子和通信工具,特别是利用手机作弊,具有高清晰、大容量和好隐蔽等方面的优点,已经成为各类成人考试,包括职称考试中的普遍现象,成功率也在80%以上。
四曰送钱法。这好像也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古以来就是有权的用权,有钱的送钱。要么事先打听好各种关系,打个电话或者写个条子什么的;要么干脆考试故意迟到,千方百计给监考老师送钱,两位监考,每人100元了事,然后就万事大吉。尽管此法在一些考生来说,已成为屡试不爽的真理;但要是问到监考老师,则人人一脸无辜、个个大呼冤枉,我至今还没有确定应该信谁才对。但如今教师道德之沦丧,由此可见一斑!
五曰枪手法。现在,校园枪手的工作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替人做作业,二是代人写论文,三是帮人写公文,四是顶人去考试。一句话,有人找枪手,就有人做枪手。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请枪手请出了经验,基本上都有了固定的替身,而有些大学生也因做枪手而发了不少的“小财”。试想,如果他们每月做家教,30天下来也就挣四、五百块,可做一次枪手,就能挣八、九百到一千元。即便如此,枪手仍呈供不应求之势。
六曰换卷法。两人现场作弊,交换各自的答卷,一般风险较大。虽然,这样的作弊在理论上是几乎不成立的,但是,在实际考试中,成功率却比较高,原因何在?可以说也是因为有理应外合,不仅考生是事先准备和策划好的,就连考官也变成了站岗放哨的。否则,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胡作非为?
七曰流氓法。一旦作弊被发现,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如果有人胆敢抓我,我叫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事实上,老师在考场内外也没有必要的保障(比如派些巡警),所以只要有考生撒野,监考十有八九是“敢怒而不敢言”的,顶多在背后做个“违记”标志,有的干脆就只好睁一眼闭一只眼了。这样看来,赶紧出台一部“考试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还有其它的方法,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Same修改到这儿,觉得自己被这各种各样的作弊方法压得喘不过气来,先是扫描技术的推广,一支钢笔、一块“橡皮”都可以变成一台扫描仪、发射器和接收器。还有耳麦,据说还有许多反屏蔽功能。
另外有说纯净水喝掉一半以后才显示的,基本上还没有在监控范围。
后来,Same听说近年来没有A卷和B卷的区别了,所有考生答一样的卷子。还有,考试期间也允许“出恭入敬”,作弊又有了新方法。
八曰如厕法。考试结束前半小时,题答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找理由去上厕所,要么提前告诉答案在厕所什么位置,要么就直接在厕所里对答案。还有,厕所里一般也没有装屏蔽,所以如厕也就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作弊机会。
Same不敢相信,真的。
面对如此千奇百怪的作弊方法和作弊手段,他要崩溃了。
是的,Same,一想到作弊,他就要崩溃了……
五、女扮男装
Same崩溃了……
真的,但是小说修改到这个份上,也就成了俄罗斯坦克--只有进档,没有倒档……
硬着头皮,Same继续,原文如下:
三是作弊集团化。
过去的作弊仅限于个人或同一考场考生之间的相互作弊,个人行为居多。如今,作弊的集团化趋势却越来越明显。
首先,作弊者人数越来越多。据有关报道。一个考场,甚至几个、十几个考场同时作弊的事件呈上升势头,而且几乎都是大规模的集体舞弊。
其次,参与作弊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考生和监考老师之外,学校校长、考生的亲属、朋友、同事全都纷纷出马,慷慨相助,使得考场内外变成了一个作弊群体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而正是有了后方的全力支援,前方才在作弊时更加有了把握,也更增加了监考的难度。
第三,专业化作弊市场正在扩大。从过去的出售试卷到后来的“考试词典”的印发,几乎使作弊成了一些人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而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使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永远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潜在的市场,打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还有,这种集团作弊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有走向联合之势,如果这些集团一旦联合,变成一些有预谋、有组织、大规模的作弊集团,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是观念多元化。
我国古代的科场作弊,一经发现,轻则罢考、罢官,重则杀头、诛连,是有严刑峻法伺候的。
可现在,考试抄与不抄,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考试无法可依,作弊无法可罚,顶多也就是成绩作废或取消考试资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况且,仅从道德的角度而言,由于考试各类舞弊现象的客观存在,给考生们造成了一种“谁有道德谁吃亏”的普遍心态。更有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据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反对作弊的人不足一半,而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者仅占7%左右。事实上,就是不足一半的反对者中,绝大多数人仅是对他人作弊表示反对,对于自己作弊,这一比例就会大大下降。
我为此还专门在五个班,每班20人中间,做了一个小小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自己不作弊的百分比分别是0%、2%、3%、5%和0%。
尽管是随机抽样,但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作弊现象已不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与学校中流传的“抄不上去才丢人”的话基本吻合。
这让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我们在学校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
几乎每一个人,他在很小的时候,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他进行最多的教育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比如在中国,关于列宁的《我把花瓶打碎了》和牛顿的《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这两个故事的核心,就是教育孩子怎样“诚实”!
Same修改的这儿,忽然想起表弟张欣的高考故事。
张欣从小生活在农村,跳出“农门”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就在自己对高考充满无限憧憬,等待命运转变的时候,他的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然,这个玩笑还得从当时教育局局长的女儿张欣说起。
局长千金张欣是典型的官二代,也可以称作是哪个年代的“张美美”!
张美美同学的学习成绩一贯不怎样,可是居然被一所名牌大学所录取,当时整个小县城几乎沸腾了。
后来,有人甚至状告张美美父亲泄题,结果查来查去,查无实据,不仅告状者被以诬告罪追究责任,而且张美美的父亲因祸得福,不久便升官做了分管文化局的副县长。
小县城再一次沸腾……
而Same可怜的表弟,心灰意冷,收拾铺盖,回家做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后来,因为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等一系列原因,Same几乎很少与表弟联系,而表弟也因种地放羊、娶妻生子、建院修房等很少和Same联系。
Same有时会寄一点小钱给表弟一家,表弟也偶尔会捎一些自己种的土特产给Same,所以两个人总算没有失去音信。
至于局长千金张欣,几乎被人淡忘了。
可是,20年后,这个天大的玩笑居然和表弟再开了一次。
一天,表弟张欣接到一个口信:
“明天到县妇联来一趟。”
因为捎口信的人并没有说清楚是谁叫,也没有说清是什么事。
表弟一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两腿打颤。
因为在农村,他也做了超生游击队,现在共有三女一男四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出去打工了,老三正读高中,一个宝贝儿子,刚刚上小学。
要不是心疼儿子刚上学,加上妻子做完手术时间不长,他早到建筑工地打工去了。
虽然,农村超生也不用担心会被从“农民”中开除,但毕竟违反了国家政策,而且是大政方针,问题的严重性在表弟脑子里还是有概念的。
可是,叫他的是妇联,不是计生局,更不是公安局。
这样一想,他心里略微平静了一些,但马上又变得更紧张起来。
老大老二出去打工,全是妇联组织出去的,孩子从小没有见过世面,是不是出去学坏了?还是被人拐卖了?要不是工厂出事了?还是……
那一夜,表弟没有合眼……
早上8点不到,表弟已经步行30多公里来到县妇联门口等候!
9点多的时候,他被叫到妇联主席办公室。
接待他的是一位职业装下显得有些臃肿的女人,看上去虽然有些憔悴,但也就是30来岁的样子.
领他进去的人说,这是我们张主席。
表弟赶紧毕恭毕敬地和张主席打了招呼。
张主席给他让了座,主动跟他问寒问暖。
后来还聊起家常,张主席又谈到中学时光,说她知道表弟,因为在学校好多人都认识他。
表弟说:“都是我命不好!”
两人好长时间都没有了话题。
最后,张主席说:
“我听说你爱人得了一次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你孩子多、负担重,一个人很不容易,咱们妇联有许多扶贫项目,目的就是要让党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困难家庭。我们都是同学,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
表弟显然在这方面没有一丝思想准备,他被这突如其来的“馅饼”砸晕啦。他十二分激动地说:
“张、张主席,你看上去真、真是太年轻了,你不说,我还不、不敢认呢!”
他这么一说,局长千金似乎也有些心动,说:
“都是同学,就不客气啦!”
表弟一听,觉得这位女同学还真念旧,于是就说准备贷款,张主席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就答应啦。
表弟还有一些话,比如问问主席现在的家庭、子女、生活什么的,可又觉得自己和人家领导干部聊这些话题,很不合适,几次欲言又止。
还有一些话表弟也想说,比如妇联项目的问题,但已经和人家提了一个要求,就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再提第二个要求。
很显然,这下更不用担心会被从“农民”中开除,而且张主席这么自告奋勇地帮忙,自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于是带着十二分的感激,表弟和张主席话别。
张主席随手从老板桌上拿起两盒包装十分精致的礼品,说: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吧。”
表弟又极力推辞。
主席假装生气地说:
“不就是两盒茶叶吗?你不收,你的事我不办啦。”
表弟没法子,只好说:
“那就收下。”
主席说:“这就对了。”
表弟很不忍,说:
“今天来得急,等下次来时,我把家里的土鸡蛋给你带些。”
主席说:
“看你客气的。”
表弟又千恩万谢了一番,然后退了出来。
临出门时,表弟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主席胸前,一个黑色胸章让他吃了一惊!可是又不好回去问。只好作罢。
表弟一路想,主席家里谁去世了呢?
表弟回家不久,贷款就有人上门给办了。
后来妇联项目又白给了他五只羊。
后来他还真给张主席捎去了10斤土鸡蛋!
可再后来,表弟打死也不去找张主席了。
Same后来才知道,正是张主席“女扮男装”,拿着表弟的通知书,修改了性别、年龄、出生地等一系列资料后,变成表弟张欣,上了他的大学。
张欣有副县长的老爸,一路走来,顺水顺风,平步青云,当上妇联主席有好些年头了,据说下一步就是女县长唯一人选。
可就在他们一家春风得意的时候,身为土地局局长的她的丈夫,遭到行贿老板的谋杀,在一起车祸中丧命。
那老板当初本来是打算给土地局长一点颜色,没计划置人于死地,可事情就那么不巧,车祸诱发了局长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
据说,那一刻,张主席顿悟……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是目前为止,Same听到过的最骇人听闻的高考舞弊案。
不过毕竟发生在20年前,要是换在今天,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
当然,今天在有些地方,都不用作弊了,直接买文凭就行。
前不久,Same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巴黎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广告。一 进入招生网页,就变成:巴黎第九大学。
资料显示:巴黎第九大学的金融和企业管理学等强势专业,在法国著名的学校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是法国第一所获得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认证的公立大学;
国家承认博士学位。
欧洲金融学科排名第三;
管理学研究法国国家第一;
法国综合大学排名第五;
法国管理类哲学博士学位的创立者。
最后注明:学费人民币35万元。
其实何止“巴黎大学”,买文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Same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六、诚实孩子
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里有一句话: <javascript:void(0);>
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惨淡一批灿烂一批,那些难过的人以为自己下了地狱,那批高兴的人也以为自己真的到了天堂。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再SB的大学一样可以努力,再NB的大学也充斥着堕落。谁也别哭闹,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阴差阳错也许比如愿以偿更让人成长!
Same觉得,这是一句针对高考说的一句“大实话”。
崔永元1996年开始做《实话实说》。以《实话实说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22.htm>》主持人身份崭露头角,大受欢迎,1998年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
他睿智、幽默,传递出了多种声音,展示了多元化的视角,倡导一种宽容理解的真诚对话气氛,给当时“一本正经”的电视屏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
同时,主持人崔永元横空出世,通过这档节目树立起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亲切随和,幽默不失智慧。崔永元伴随着《实话实说》同时走红中国荧屏,一起创造了该节目最辉煌的阶段。
也许,盛极而衰是必然的规律,《实话实说》也没能逃脱这一命运。
2002年,崔永元突然离开《实话实说》,之后人们才知道原因是他得了重度抑郁症。
走出抑郁症阴影的崔永元曾在接受央视《人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83299.htm>栏目专访时,自曝几年前得重度抑郁症时,每天都在想着自杀。小崔坦言想自杀是因为精神困惑。
经过治疗,崔永元也明白,他确实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但这个社会也改变不了他,也算是扯平了。2003年7月,崔永元开始主持新节目《小崔说事》。
可是他说实话的风格,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其实“说实话”本来就是一件极寻常的事情。因为在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最高准则。
西方人更是喜欢快人快语,说实话当然应该没有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诚信。
中西方伦理中的诚信,基本含义和价值取向是相近的,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伦理重视熟人基础上的人格信任,西方伦理重视熟人基础上的契约信任;二是中国人的诚信以道德为支撑,西方人的诚信更多的则以法律为基础;三是中国人的诚信重感情、情理,希望良心上的心安理得,西方人的诚信则重法理,以法律为依托,追求契约平等;四是中国人的诚信要求单方主动实践,不求后果,仅仅是隐藏着一种希望得到回报的期待,而西方人的诚信则更多的借助契约,强调双方能够平等履行契约。
造成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重农轻商传统,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狭小,而且传统的整体主义,忽视个体生命价值,一定意义上影响人们形成契约平等观念,而西方自古以来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业贸易使得契约诚信的出现具有充分的条件。
当然,有关“诚实”的一切形式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大人教给孩子的。但有些时候,如果把大人和小孩子的角色交换一下,我们可能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的儿子在5岁多的时候,给我讲过这样一则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贤明的国王。
国王整天都在操劳国家大事,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慢慢的,这位贤明的国王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头发也白了,眼睛也花了,国王感到自己一天天地衰老,他很想为自己找一个王位继承人。
可是,国王自己却没有孩子。
于是,这一年的春天,国王下了一道命令,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个最最诚实的孩子,来做自己的王位继承人。
消息传开以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来报名。
国王犯愁了。
这时候,聪明的王后想出了一个主意。只见她对国王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国王听着听着就开心地笑了。
然后,国王就对所有的孩子说:
“孩子们,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好孩子。但是,王位的继承人只有一个,所以,我要选出你们当中最最诚实的那一个。你们大家现在听好了,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在城门外的和平广场上集合,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礼物要送给大家。”
第二天,国王和王后真的来了,他们和太阳一起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所有的孩子在太阳升起前就已经全部到齐了,有的孩子为了第一个到达,甚至在广场上站了整整一夜。
国王和王后微笑着,很慈祥地对大家说:
“孩子们,我现在给你们每个人发一粒向日葵的种子,现在是春天,你们回家去播种吧,到秋天的时候,我想,那个最最诚实的孩子就会在你们当中产生了!”
种子被大家拿回家了,所有的孩子全部都忙碌了起来。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孩子们种的向日葵也一天天的在长高。
可是,有一个叫杰克的孩子,他和大家一起下种,而且和大家一样的浇水、一样的施肥,一样的锄草,可始终没有长出苗来。
杰克去问爸爸,爸爸不知道。
杰克又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知道。
杰克又去问小伙伴,小伙伴一个一个的直摇头。
杰克伤心极了,他每天流着泪,和大家一样的浇水、一样的施肥,一样的锄草,可还是没有长出苗来。
看着大伙的向日葵一个个都开了花,都结了籽,杰克的心里难过极了!
日子过得真快呀,秋风来了,树叶落了,国王和王后与孩子们约定的时间终于来到了。
这一天,国王和王后来到了民间,来寻找他们认为最最诚实的孩子,他们走了一村又一村,过了一寨又一寨,可他们面对一树树叶肥杆壮、颗粒饱满的向日葵时,却总是在不停地摇头叹息。
终于,国王和王后来到了杰克的家中,他们问杰克:“你种的向日葵呢?”
杰克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和王后,说完就放声大哭起来。
王后轻轻走过去,说:
“好孩子,别哭了,你就是我们要找的王位继承人!”
儿子讲到这儿,突然停住了。然后煞有介事地问:“爸爸、爸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呗!”
“不-对--!”
儿子对我的答案很不满意,撅起小嘴说:“你再猜嘛!”
“因为他不怕困难?”
“还是不-对--!”
我猜了老半天,只好说:“好啊,臭小子,赶紧告诉我,你要急死你老爸呀!”
儿子很得意的一笑:“笨爸爸,告诉你吧,那些种子全都是炒熟了的!”
天哪?!我没有想到,准确的说是压根就没有去想,原来国王交给每一个孩子的种子,居然是炒熟了的种子!
我没有回答出儿子的问题,儿子觉得很是遗憾。
在儿子的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知的,他觉得自己教大学的的爸爸,是老师的老师,居然回答不出如此“简单”的问题,的确是很没有面子。
但我觉得,这样的故事,不应该成为教育孩子“诚实”的“教材”。因为故事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很显然,这个故事的核心,是教育孩子要“诚实”!
可是,为了得到一个“最最诚实的孩子”,国王和王后却采用最最卑鄙了欺骗的手段!
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全国的孩子,除了他们得到的那一个“诚实的孩子”之外,全部都变成了“不诚实的孩子”!而那些“不诚实的孩子”的家长,无疑成了“教唆犯”和“包庇犯”!拿一个人的诚实,去换取成千上万的“骗子”,我们看不出这位国王有多么的贤明!
也许,在国王和王后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所以一个国家,只要一个诚实的国王就足够了!
如果让我们从一个好国王的标准去衡量的话,那么,国王不但要诚实,更应该勤政、爱民、公允、大度、机智、勇敢、坚强和健康……
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国王,起码也应该懂得应变、懂得思考、懂得征求大家的意见吧?怎么能够和这样一个死钻牛角的、除了哭就再没有任何办法的孩子之间划上等号呢?
把一个国家交给这样的人,一旦遇上地震、火山、台风、洪水,一旦遭遇诈骗、抢劫、战争、瘟疫,一旦面临夺权、篡位、谋杀、暴动…… 他还能够做些什么?
倒是那些种出向日葵的孩子,如果他们承认自己的种子没有种出来,然后向国王打报告,再要种子;或者害怕耽误农时,等秋收时一并说明,从“诚实”的角度来讲,也是说得通的。况且,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诚实更加难能可贵。
我真不知道“诚实教育”在这样的故事中还要延续多久?但愿我的小说《师狂》的发表,能够给这样的“诚实教育”掘墓!
其次,更多的便是爱国主义的教育。从岳母刺字到钱学森回国,从伟大领袖到普通百姓,从国旗国徽到国家尊严和名誉,都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爱国主义者,我很平凡,也成不了民族英雄,但做老师和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每当面对学生,宣传爱国人士、传授爱国思想、激发爱国热情的时候,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会得到升华,绝对不会空洞!
在我看来,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在小学,而在中学至大学阶段,特别是在18-28岁左右的一段时期更为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教给他们基础知识,而不定非要人人都成为见义勇为的勇士、风度翩翩的爵士、爱国图强的智士和共产主义的战士!
接着是理想与信念的教育,叫孩子们树雄心、立壮志,将来人人都干出一番大事来。可是,这些教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反而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
比如小学生的理想,是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为全人类的解放而读书;中学生就降了一个档次,变成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这样的具体目标;到了大学,又降了,变成大城市、好单位、高薪水等更加具体和现实的目标,这就很不正常。特别不正常的是,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小学毕业前夕,考上重点初中就是唯一目标;中学毕业前夕,考上重点大学就成了人生的最大理想。什么诚实、什么爱国,什么理想远大,通通都要给现实让路。
就这样,现实中的诚实孩子,就是整天抱着书死记硬背的孩子;现实中的爱国教育,就完全变成了以“出国”和国外教育如何先进之类做成了诱饵的教育;现实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全部凝聚成对哈佛、牛津、北大、清华等几所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向往的教育……
这时候,“老实就是无用的表现”;不择手段就成了“最好是手段”!个人奋斗被大肆渲染,个人成就被处处张扬,个人成功被时时提醒。
这时候的道德,其实就是“分数的道德”!
考上名牌、公派出国、通过托福,你的家长、老师、朋友、同学都因你而自豪;反之,就是低能,就是弱智,就“朽木”和“粪土之墙”!
七、旁观者清
尽管作弊已成为一种“时尚”,我却不打算赶这样的“时髦”,只有苦读。
为了不使自己分心,我就到路灯底下,一边忍受着来来往往的大小汽车非人的“尖叫”和随时抛出的“烟幕弹”,一边任蚊虫叮咬和沙尘拍打,当然也免不了还要遭受许多异样眼球的目光,但一个月下来,还真的有些收获。
我们考场,有28个人,两位同学考第一门时“出师未捷身先倒”,惹得“英雄暗自笑”,剩下的两门就只有26个人。
与别的考生相比,我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很轻松。考场的秩序是比较好的,因为我座第一排,后面的情况全然不知。不过,仅从监考老师不时拿上讲台的夹带物品来看,老师每天的收获却并不小,尽管那些夹带和BB机充满了自豪,但总体上纪律还是比较严格的。
我希望越严格越好。这样的考试,越严格就越公平。
笔试成绩10天以后就出来了,我考了253分,是所报职位的笔试第一名,由于全部参加的人有130多人,而职位只有6个,按1∶4的比例留了24个,剩下的100多人就先回家“休息”了。
我原以为,取得了笔试第一,就等于中了“头名状元”。谁知一打听,这253分的第一名与187分的第24名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仅仅是领到了一张入场券,面试才能一考定终身,所以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面试在一周后举行……
那天,我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
我理了一个平头,上身是一件大红色衬衣,下身是一条黑裤子和一双黑皮鞋。
我之所以这样打扮,就是想一改自己留给学生那种老气横秋的形象,将自己装扮成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同时,或多或少地有些引人注目的含义在里头。
记得我在给学生讲《交流》第五章时,重点就讲到过求职面试。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求职面试过程中,必须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了解对方,另一个是了解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就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何谓“知已”?
自古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说法。所谓“明智”之人,就是既能知人,更能自知的人。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事实又是什么样呢?
从课堂上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能很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点。当我提出用三到五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时,大多数男生的回答是勇敢、正直、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等,而大数女生的回答则是善良、温柔、有同情心、有主见、爱好广泛或对感情专一等,都是讲优点。也有“坦诚”讲缺点的,比如马虎、平凡、脆弱、胆小等,总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这样的答案,就像是标准的方砖一样。而这样的“方砖”,却占到了全部学生的70%左右。不过,如果他们去求职,用趋同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因为现实更需要“方砖”。至于余下的30%。有一半属于文不对题,对自己全然不知。另一半却对自己了解很深,优、缺点一说道破、一针见血,很有个性。当然,他们在求职中的成功率,要么是100%,要么就是零。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那个准备报考公务员的吴军强,有过一回对话:
“小吴,你在5分钟之内,用5个形容词来描绘一下自己!”
“平庸,世俗,没有主见,没有毅力,眼高手低!”
“你好像没有说真话!”
“不,我说的是真话!”
“我不明白!”
“平庸,就是说我虽然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我总是用平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去做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的事情。”
“其他呢?”
“世俗,是说我自己虚荣、嫉妒、好出风头,甚至有时候自私且贪婪。”
“没有主见,不是说我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而是我经常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虽然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但我害怕承担责任,总不敢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没有毅力,我害怕破釜沉舟后,饿死、淹死、没有回头路,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当然也谈不上什么毅力了。说穿了,就是怕吃苦。”
他接着说:“至于眼高手低,我知道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但自己更加明显一些。三木老师,根本的原因不是我比别人差多少或者好多少,而是因为我经常能够比别人想得更好。比如,我可以自己注册公司,可以自己去做产品,做自己的事业,我也能说出一整套自己的方案,但是总是没有实现!好了,就这些,全是真话”
“好吧,我相信你。不过,这些全是缺点,难道就没有优点吗?你再找五个形容词吧!”
“优点?本来也许是可以有的,但是现在全都被淹没了!”
“你讲吧,我耳朵刚洗完,要么再洗洗?”
“不用,看来你要我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了!比如助人为乐,到底谁应该更加快乐?为了给一个大学同学借500元救命钱,不但收不回,还不知挨了多少骂。后来终于明白,除了给自己更深的伤害,还有什么呢!”
“暂停!你一定要认真思考后,说出最具有代表性的!”
“好吧,比如真诚,当一次次地被同学们认为是傻瓜后,终于想,算了,还是把真诚留给自己吧!”
“再比如热情,在大学里,人人都叫我老大哥,朴实、敢作敢当、乐于助人,我几乎就是偶像。但现在--说实话,连女朋友都很难把我的热情找回来。”
“还有乐观,面对困难的时候,我总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有时还表现得满不在乎。但我知道,自己有时候相当悲观,甚至会产生‘活着真累’这样的念头!”
“再比如勇敢,几乎所有人都称赞我的勇气,但只有自己知道,真正的勇敢是要用知识做铺垫的。我很少沉心去研究、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为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我的勇敢是纸老虎。那么,三木老师,您说,我找什么好的形容词来形容我自己呢?还有,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呢?”
我知道,吴军强虽然这么说,但事实上,他面临的是所有年轻人共有的那种迷茫,是那种对自我定位的困惑与不安。我知道,在这样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于是,我这样对他说:
“小吴,自知,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你有。”
“谢谢老师!不过,自知之明,确实可贵;但我认为自制更可贵,我是属于有自知之明,但不能自制的那种人。”
“自强,是你的做人根本,还有,你的自立意识很浓!”
“是啊,我不知道我的努力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但我在努力,坚持不懈地努力。人都要自立,如果我有学生,将来第一要教他们学会自立。”
“还有,你也很自信!如果有些缺点的话,我想,应该是……”
“应该是什么,三木老师!”
他有些着急了。
“您就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吧!”
“当然,我猜是容易走极端!”
“对,这也是我的一个缺点,不过,我已经下决心在改过了。”
“很好!所以,我建议,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应该学会把想好的东西,再反过来想一遍,这样,就一定能够成功!”
……
现在想起来,吴军强在关键时候给我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显然是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上的,可他的失败,就在于“不知彼”!
我一直认为,“知己”太难,“知彼”要相对容易些,自古有“旁观者清”的说法。
现在看来,旁观者也未必清。
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对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等过程几乎一无所知,很容易被擦在现象表面的脂粉所迷惑。如果不进行一番深入地调查研究,“旁观者”就很容易陷入“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死胡同。
这一次,我就正好成了这样的“旁观者”,自然也就陷入了这样的“死胡同”。
说真的,从教这么多年,我对政府部门的认识,正好就是这种旁观者式的认识。
我在大学任教的这些年,基本上过着一种世外桃源的日子,一切关于外界的消息,全部来自报纸和电视;对于学校内部的事,我也是坚持“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一门心思地讲自己的课就是了。至于什么职称、职务、住房、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那是校领导们考虑的事情,本人只要付出劳动,自然就会有收获。
况且,我从骨子里是一个重事业、轻名利的人。
还有,像我这样的人,别的地方会怎么样,我不得而知,但在学校里,还是有一点市场的。
如果课讲得好,学生就服你,有什么错误,包括你胡子拉茬、包括你穿西装不打领带或穿着足球鞋去上课,学生顶多说你是一个不修边副的人。他们甚至认为那是你的学者风度,夸你身上有贫民思想。
如果课讲得不好,你再有上述之表现,学生除了告到校长那儿,还要送你一个不务正业或者其它什么“美称”,私下里的议论当然会更难听,即使你是教授也在所难免。
我之所以成为“旁观者”,还因为我对自己能否胜任公务员没有一点把握。为此,我还特地征求了上一年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两位同学李明卫和胡家斌。
李明卫曾经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秘书,他属于很会“来事”的那一种。前年考试,他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考取了让许多人都羡慕不已的市委组织部,而且,短短两年时间,就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并分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大套住宅。
李明卫对我的想法很是支持,说现在当老师虽然也不错,但不利于发展自己,特别是我这样的,前几年还说得过去,现在恐怕就很难说,因为据他们组织部门掌握的情况,现在高校教师学历普遍都在研究生以上,拿着本科文凭,在大学里就只能做“小学生”了!可是,在市直各部门,“长”一级的官员,第一学历大多数还是大专及以下的文凭,本科还是“大知识分子”。而且,现在实行干部年轻化,说不定我能抓住机遇,大干一番。再说了,一辈子做“教书匠”,吃粉笔灰,也没多大意思。
他好像还与我一道回忆了毕业前夕我的固执,说我“一定要为西部的教育贡献青春”什么的。
他大概是在说我当时很冲动,现在随年龄的增长,要学会在现实中生活,不能再活在“理想主义”里了。所以,他还劝我在考试过程中也要现实一点。
他知道我不会巴结领导,特意讲了一些“巴结领导也是为了自己”之类的话,说真的,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让我明白他所说的,都是为了我好。
他最后还说:
“你不要对领导有什么恐惧心理,更不能迷信,你要明白,其实领导也是人,领导也有七情之欲。想当初,你在我们班上是最有希望的,大家都为你的选择而惋惜过,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有什么需要大哥我帮忙的,你尽管吱声。”
当我说害怕自己面试有问题时,他说:
“有位著名的点子大师,他在‘不成咋办’四个字中间加了一个换位符号,使这四个字变成了‘咋办不成’!事实上,许多问题就是这么简单,而你想得有些太多了。”
临分手之前,他又提到“领导也是人”这几个字。
我觉得很难理解,心里还是空荡荡的,于是又去找了胡家斌。
胡家斌是去年公务员考试的落选者,找他,当然是想汲取一些失败的教训了。
胡家斌也是一家公司的秘书,不过他们公司一直不景气,他想另攀高枝,公务员考试落选后,他应聘到某报社,现已成编辑部主任,好像混得蛮不错。 他快人快语:
“你发哪门子的神经呀?你以为公务员考试是考大学,有本事就能考?我给你实话说吧,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放着好好的大学教授不当,发什么神经?”
我顿时两颊发热,不知如何是好,但还是强装笑脸,对他说:
“什么教授,我才是个讲师,你不用损我了”。
“什么损不损的,我这几年在新闻界混,你的大名常和一些专家学者在一起上报,而且在许多报纸的显要位置,我曾见过你整版整版的论文,过不了几年,你还做不了教授?”
“写几篇文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是现在天天都在发表大作吗,那你也可以做教授了”。
“我不跟你争,反正凭直觉,你的选择是不正确的。你这个人啊,叫我怎么说你呢?你想想看,刚毕业那阵子,大家好说歹说,连系主任的话你也听不进去,不到省委宣传部去当秘书,非要到金科大学去教书。可现在呢?你都当了十几年的老师了,你又想跳槽!你说,都这么个岁数了,你还能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吗?退一步而言,现在教师地位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少、责任越来越轻,许多人想进都进不了,你倒好,又想着要出来,你这是唱哪一出啊?”
我说:“我也不与你争,我只想让你给我出点主意,比如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注意什么,你没听人家怎么说公务员考试的吗?”
“怎么说的”?
“考试不要紧,只要手段真。笔试挂个号,面试要会跑。男女无所谓,年龄是个宝。学历诚可贵,关系价更高。如果有钞票,其它皆可抛。”
“你能不能说点正经的”
“要正经,你就考不上公务员,这是我对你的最大忠告。”
我本来想问他这话什么意思,这时有位记者请“胡主任”去开会,“胡主任”给我说了抱歉,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回家路上,我反复琢磨他们两个人的话,李明卫说“领导也是人”,我似乎还知道一些,近来文坛上对领导、领袖、大人物全部进行了所谓的“人性化”、“平民化”和“凡人化”复原,那些原先需要仰视的人物,被他们一个个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拉到了平头百姓的水平线上,甚至在脱去他们“神仙”的外衣的同时,还不惜笔墨地对他们的家庭和感情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为了让他们更加“人化”,更加血肉丰满,还加上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丑化”的另一面……
我虽然不提倡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但对这种做法一直很反感,我觉得这样会造成一种信仰危机,这样是很危险的。
胡家斌关于“要正经,你就考不上公务员”的说法,我觉得同样难以理解。
公务员是干什么的?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勤务员,难道还能不正经?虽说国家在反腐败斗争中,挖出了许许多多的腐败分子,但大部分都是做了大官后,由于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没有看出他们刚参加工作时就有多么的不正经。
况且,腐败现象不仅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反腐败,但目前大家都没有找到一条根治腐败的有效途径。所以,反腐败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最近,据说发生了几起中学生“杀人反腐”案,报纸上抄得沸沸扬扬,现在少数记者为了猎奇,花边新闻、道听途说、马路消息什么都往报纸上发,我觉得这是极不负责任的。
中学生反腐,这事本身就很离谱。我们有强大的法律武器,我们有自上而下的反腐机构,我们有数十万的反腐败工作队伍,难道非要让中学生也参加到反腐行列?
依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有,倒是那些父母身居高位、权倾一方,而且有贪污腐败行为的中学生,应该率先在自己的家庭内部进行反腐,对自己的父母进行反腐宣传教育和帮助。
这样,不但可以挽救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挽救自己的家庭,同时也起到反腐的社会作用。
至于其他的中学生,还是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监督、举报、提供一点线索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杀人去反腐。
再说,我们正在向法治社会迈进,这种以“一种违法犯罪”对待“另一种违法犯罪”的做法,是完全有背于法律宗旨和法律精神的。
我们现在强调“法治”,而“法治”是与过去强调的“人治”、“礼治”和“德治”等完全不同的,所以“法治”的核心,应该是“依法办事”。如果整个社会全部用“一种违法”去对付“另外一种违法”,那么,我们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法律,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法律社会可言。
后来我又想,胡家斌的话,也许只是一句牢骚罢了,就像年轻人在一起,常说什么“小伙子不坏,姑娘们不爱”什么的,其实也没有人刻意去做“坏小伙”,倒是越想找姑娘,就越想做好小伙,抽烟的也不抽了,喝酒的也少喝了,打牌的也不打了,赖的也勤快了,胖的变瘦了,丑的变帅了,就连花起钱来也大方多了……
当然,“坏”与“不坏”,都是其次,因为绝非一日之功。对我来说,目前最要紧的是去不去面试,这个问题,首先得弄个清清楚楚。
我想起了“小马过河”的故事。
老牛说,河很浅,没有过膝盖;可松鼠却说,河很深,还淹死过它的同伴。
我不知这样理解两位老同学的话是否有些过头。但我觉得,自己的确正陷入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与小马不同的是,它可以回家去问妈妈,我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去问一问的人。
我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参加面试,即使失败了,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为一个真实的例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
……
八、科教彩票
10年过去了,可在这次小说修改中,重读胡家斌的话,Same依然感到有些“透心凉”。
不要说10年前,就是眼下,就个人身份地位而言,自己还的确有些对不起观众。但关于人才方面的一些见解,倒是自信满满。
其实在小说修改接近尾声的时候,Same就已经开始考虑己的整个修改过程。他要通过改变小说,首先改变自己。
是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对此,Same深信不疑。
Same知道,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抛弃。
据说下面是一位小学生写的:
我有一个梦想:
一张试卷只有5个填空题,学校____科目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学号____。每空20分。
Same看后感觉就两个字:
有才!
小学生都是如此,大学生可想而知!
不过现在Same还顾不了许多,他要把小说改完。只好继续:
面试在市委四楼会议室举行。
我们依次抽了签,我抽的是019号。
抽到我前面的考生好心地对我说:
“看来,这一回你走定了,019就是‘您要走’嘛。”
对于这样的数字迷信,我总感到很是好笑。
比如在“8”时髦了一段时间以后,“7”忽然在许多地方取代了“8”的位置,换数字的人说,理由是“七上八下”。
我知道“七上八下”虽然是一句歇后语的下半截,但在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人“57”还能升一下,到“58”就不行了,不但不升,还有可能叫他退到“二线”。
还有,一些被先后挖出来的腐败分子,他们的车号、房号、电话号等等,凡是与数字有关的东西,几乎全用的是“8”。他们风光的时候,“8”经常跟着他们风光,等他们倒台了,数字“8”自然也要跟着他们倒霉。
倒是那些当时权力较小,还轮不到用“8”的同行和同事,只好忍气吞声地先用了“7”,可就是这些当初用了“7”的,没有过几年,他们一般都成了继任者。
所以,表面上看,纯粹是“七上八下”了。如此一来,“7”也就跟着人气大旺,比“8”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为了不让对方扫兴,我便回他说,你的018想必是‘您要发’了,他便连声地说:
“托你吉言,谢谢,谢谢!”
其他的人我没有怎么留心,反正大家脸上的表情基本上都属于多云。说真的,只招6个人,可来了24个,这意味着还有18个人在面试以后要被淘汰。
谁心里都清楚,接下来的竞争,绝对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
很快,我们被隔离开来,相互之间再也不能交谈,特别是每个人只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然后打分。我原以为自己排名靠后,结果发现我前后各选一名,我成为第12位,心里很是紧张,随着时间10分钟10分钟的过去,人也越来越少。
叫我准备的那一刻,我紧张的连声音都有些异样了。
当我步入四楼会议室时,被指定到一个圆桌的中间位置上坐下了,对面,是我的主考官,市委秘书长付文忠。
付文忠个子不高,但出乎意料的年轻,在大家叫他付秘书长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副秘书长。
他的表情一点也不严肃,不要说严肃,反而很是和蔼。他没有西装革履,上身是一件褐红色的夹克衫,里面是一件黑色的毛衣,毛衣下面是一件白衬衣,第一个扣子没有系上,领子向外翻出来,有些汗迹。他说话的时候,手中夹着一枝烟,靠近烟的两个手指,全是焦黄焦黄的颜色。
按常理,我得先做个自我介绍,时间不能超过二分钟。
我先说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学历、工作单位、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然后说:
“关于我的详细简历,我已打印一份,交到了人事部门。”
我说得很快,但很平。想想时间要求很紧,容不得多说,但就此结束,又有些太简单,便想了想,不如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反正我要有点与众不同才是。
这样想着,便说:
“这里,我想用一首打油诗,对我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付秘书长对“打油诗”很感兴趣,他微笑着对我说:
“好吧,你说说看,说完了我们大家可要到你那里去打油哟!”
一句话,惹得大家都笑了,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我没敢笑出声来,稍稍调整了一下,便大声地朗颂到:
梦里依稀是故乡,八方存志堪男儿。
缪斯裙下三番倒,独木桥上两彷徨。
过关斩将成故事,舌战群儒亦花黄。
人梯路上话进退,红烛帐前论短长。
无心松柏顶天地,非意楠梓效栋梁。
常啃书本常学众,不慕古人不羡洋。
平生唯图桃李志,沧海一粟孩子王。
四海亲朋如相问,五洲同乐看斜阳。
完了,我朝对面看了看,付秘书长显得有几分兴奋。他微笑着说:
“你这是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吗?我看你说得不对。我听说你写过许多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其中有一篇叫《论发行科教彩票》,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我很有兴趣,你能否简要的做一个介绍。”
我吃了一惊,一个堂堂的秘书长,怎么知道我写的一篇论文,看来,我真的需要认真对待了。
我稍微的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
“我是写过这样一篇文章,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只谈一下提纲。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证”。
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大家全都在十分认真地听。我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但已显然没有退路,便放大了嗓音:
“我认为,发行科教彩票,至少有七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发行科教彩票,可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拓宽对科教的投资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钱是“白来的”,而且也是 “最快的”。第二,发行科教彩票,可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切实提高科教人员待遇。有了钱,就有了使教育变 “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可能性,也才能为我们的“科教兴国”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第三,发行科教彩票,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彩票发行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也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程度,只要能吃苦、会数钱就可以,特别是对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难度偏大的下岗女工比较适合。第四,发行科教彩票,可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入人心。第五,发行科教彩票,可以以科教的发展为龙头,以科教事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六,发行科教彩票,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和增加税收。第七,发行科教彩票还有利于我们依法打击私彩,切实保护彩民的合法权益。有了这个七方面的好处,所以,我认为,发行科教彩票,势在必行!”
我其实是准备了八条理由的,一想到“七上八下”,本能地少说了一条。
不过大家听的都很认真,付秘书长也在不断点头。
“你觉得,我们目前已经具备发行科教彩票的条件了吗?”
付秘书长显然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地了解,他的问题一针见血。
我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认为条件已经成熟。我有四个方面的理由。首先,我们国家现有两种彩票的发行,为科教彩票的发行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科教彩票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其次,发行基础和发行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又有科教兴国战略做后盾,观念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都很有利。第三,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行市场日渐成熟,彩票业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国家发行彩票的潜力还很大,科教彩票的发行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第四,从目前一些地下彩票泛滥和我们已经发行的彩票发售情况来看,我们发行科教彩票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付秘书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他又向我提了一些其它问题,都很小,也很散,比如中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大学生占人口的比重数,再如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看法和对当前扩招的看法,我基本上都能对答如流。
最后,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他说:
“你觉得你到市委来工作,有什么优势与劣势。”
这时我看了看表,只剩下不到两分钟时间了。
“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时间可以再延长。”
秘书长发现我在看表,很宽容地说道。
“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是年轻,我可以有犯错误的机会。但我最大的劣势,也是年轻,我可能比别人更容易犯错误。”
这时,我听到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另一名考生被请了进来,我被人事部门的同志带到会议室外面,他用一种没有任何表情的话对我说:
“你先回去,等我们的通知吧,考试结果,我们将在一个礼拜后通知你。对了,你现在就回去,不要在这儿逗留,也不要打听。”
听了他这番话,我想到了胡家斌的失败,我的头脑慢慢地冷静了下来。我想,就算是我上了一堂面试课吧。
可是,当初在学校开介绍信时,连老校长赵新城也惊动了,我知道,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刻,赵校长收留了“无路可走”的我。后来,也是赵校长在顶着别人的坏话,让我继续进行“谈心式教学法”和“三文主义”。还有,我的“模糊教育理论”,完全是进入新城大学以后才展开研究的,而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很难想象,这些年来,要是没有赵新城校长,我还能不能有今天这样的考试机会。
记得我去开介绍信的时候,为了不给我增加思想负担,赵校长还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你就放心地去吧,我绝对第一个支持你。说真的,现在放你走,对我,对学校都是一种损失。我知道,这些年来,学校也有对不住你的地方,比如房子问题。不过,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还有,我也观察这么了长时间,现在像你这样能吃苦、有志向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你要是考上公务员,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我当时也很激动,说:“如果自己真能考上,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议有关部门,给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同等的待遇。”
谁知这样一句平平常常的话,竟然把老校长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知道,我要是考上了不去,是一种说法;如果考不上,是另一种说法。
我该怎么办呢?
哎,真要考不上,我的脸往哪儿搁呢?
回到家中,我把那张旧报纸又翻了出来,一条一条的研究起来。
一、招生对象
1、应届大学毕业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除外)。
2、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的社会在职与非在职人员。
关于专科以上的问题,似乎很含糊,所以除了财务和文秘等少数几个职位外,其它一切变成本科以上了,这也就是吴军强为什么连报考资格也没有的原因。而在我们这个职位报考考生中,本科生仅占30%,其余60%是研究生以上,有10%的博士,仅从学历来看,我显然已在下风。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
这一条,我完全符合。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务组织分配,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也完全符合。
3、学习成绩优良,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这一条,好像没什么问题。
4、身体健康,35周岁以下。
应该也没有问题。
5、符合其它条件。
这我有些不懂,什么是其它条件?也许,这就是李明卫说的“领导也是人。”
废话,领导不是人是什么?
要么,这是胡家斌说的,“要正经,就考不上公务员。”
废话,人家付秘书长年轻有为,开个玩笑不正经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
三、报名的时间和地点……
四、试及面试……
五、录用……
六、监督
报考监督单位有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监督电话分别是×××××××、×××××××和××××××。
看了老半天,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七上八下”,觉得自己这又是何苦呢,还是当老师的好。
从前,老百姓的观点是“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然而,近几年来,一个前所未见的现象出现了,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生的基本素质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不仅师范院校毕业生,很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都愿意选择教师职业。好多人的择偶标准也开始向教师倾斜。
分析家们认为:“地位提高”、“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和“各方重视”是发生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
眼下,全国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高薪招聘广告频频见诸报刊。许多省市纷纷以优厚的条件和待遇面向海内外直接招聘从事科研工作的留学或回国人员。
据报道,2002年4月28日,也就是被我定为“学耻日”的那一天,某某大学向28位海外华人学者分别颁发了讲席教授聘任书。每人的年薪是100万元人民币,而他们每年将在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作3到4个月。
此举一出,“百万年薪聘教师”立刻被各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时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
姑且不论那“百万年薪”是真是假,仅就我们的教育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可喜的变化啊!
记得在20多年前,我们对教师队伍的基本估计还是“数量不足,待遇较差,地位低下,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仅仅20来年,这一估价就被彻底的推翻。
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具有《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的比例为96.81%、88.72%和70.71%。比1978年的47.1%、9.8%、45.9%分别提高了2倍、9倍和1.9倍。同时,教师队伍的职务、年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
还有,1993年10月,《教师法》的颁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各地区依照教育部《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对从教人员和新进入教师岗位的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意味着教师这一职业,今后也要像律师、医生、会计师等其他职业一样,必须要持证才能上岗。
最具有说服力的是:近些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总体上有较大提高,部分地区提高的幅度更大。1999年,全国教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474元,比1995年提高了56%。各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力度加大,基本上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城镇教师家庭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许多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年年搬新家的喜人景象,教师工作已逐步成为社会上令人称羡的职业。
但是,越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便越有产生腐败的可能。
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一个大的改革,或者说改革的目的仅仅是把“教育事业”四个字中间的“事”换成“产”字,从而一门心思的搞什么“教育产业”,把教育变成用于榨取“超额利润”的工具,那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是我们国家的悲哀、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这样一想,觉得自己还是从政的好,说不定那天还会有一个荐言献策的机会。
当然,我不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大,比如在入闱的24人中,没有机关工作经历的只有3个人,其中的一个就是我。
还有,我在面试时读自己的打油诗,这好像极不符合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却把在众人面前出丑当成了优点和特长,看来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这样一想,觉得希望还是有些渺茫,只有听天由命了……
九、最少的水
一个礼拜,在人的一生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这一次,我却感到了它们的漫长,我根本没有想到,一个礼拜,竟然会是如此的漫长。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几天里,每过一天,我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仅仅是一天,可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是过了一个世纪。
随着那个日子的一天天临近,我却又感到害怕起来,周三以后,这种害怕与日俱增,像是传说中不断疯长的“食人草”,我恨不得让这漫长的日子,将一天再变成两个世纪,让时光的沙漏,流动得再慢一点、再长一点……
我真正感到了什么才是百无聊耐。
下面这首题目是《最少的水》的诗,就是我在我感到最最漫长的第六天的早上写的。
我
独自穿越
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
冥冥中
传来两种
完全不同的声音
一个说
趁早回去吧
别把无知当成无畏
否则你将会葬身瀚海
另一个却说
前进吧
真的勇士
不怕千折百回
我
知道
自己一时半回
还分不清孰是孰非
但我知道
要走出沙漠
就得有起码的干粮
还有足以维持生命的
最少的水
明天,面试结果就要出来了,我不知道,别的人这一个礼拜都是怎么过的。
我知道,能够和我一起进入面试阶段的,都是这次考试中的佼佼者,他们无疑是我最强有力的对手。
虽然,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建言献策的机会。
但是,我更希望他们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我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对手的失误,就像一个真正的马拉松冠军,决不希望他的成功,是因为跑在第一的人突然摔倒、拉肚子,或者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而被剥夺了冠军资格一样!
哎,不知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
为了真正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才”,我最近又研究了许多招聘方面的信息。
我发现,在一些跨国公司眼中,我应该是可以算作人才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在GE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人才的首选是:特别聪明并虚心好学、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以及有实习经历、勤奋、知识面广并且有深度的人。如果这类人太少,就找那些并不十分聪明但有强烈进取心的人。后者显然属于我的一个特点。
在IBM公司(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有自豪感、灵活性,有必胜的信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就是他们眼里的人才。这个标准如果是100分的话,我给自己的评分应该在75-85分之间。
微软公司最需要的,是有激情、随时都有热忱、忠于职守、得体支持上司、努力工作和聪明的人。除了聪明的人这一条,其他的我身上好像都有。
NEC公司的标准很简练:为人正直高尚,业务精益求精。这个虽然有些笼统,但我就是这样。
西门子公司需要视野开阔、行动积极、敢走新路、头脑清醒、思路奇特、把工作本身看作有意义的事情的人。我想,这个至少有80分。
而在松下公司,他们最想要的,是不念初衷而虚心好学,不墨守成规而常有新观念,爱护公司和公司成为一体,不自私并能为团队着想、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这个80分也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我必须承认,自己不算什么聪明,但绝对虚心好学、有强烈进取心,绝对会忠于职守、努力工作,绝对为人正直高尚、业务精益求精,也绝对有必胜的信心和团队精神。所以,我当然应该是“人才”了。
退一步而言,即使自己不是什么“人才”,但做一名合格的职员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但是,上面的标准,都是企业的标准,不是公务员的标准。
公务员是什么标准,我不是十分地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的所有要求,我全部满足!否则,我就会和我的学生吴军强一样,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哎,算了,反正,明天结果就出来了。
明天……
Same修改到这儿,忽然想到连日来有一条消息很惹眼。
6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彩票发展研究院成立,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出任院长。据介绍,该院将招收彩票硕士生。有专家称,近来中国彩票以超25%的速度增长,从业者超百万人,但人才匮乏、从业者素质偏低,并且几乎没有培养此类人才的机构。(6月3日《京华时报》)
此消息一出,招致的是近乎众口一词的批评:或质疑是乱设专业,或戏谑彩票专业是培养赌徒,更有甚者直斥它是“骗子专业”。
可早在15年前,Same论文就已经发表了……
想到这儿,Same再次想到教育的个性问题。
近年来,一些学校、一些老师、一些学生把“个性”等同于“出格”,把“个性教育”等同于“个人作秀”。
于是就有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了大学女老师自拍三点式、有了小学生早熟谈恋爱等的新闻……
6月13日晚,浙江某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楼里的几个男生脱了衣服环学校奔跑,还冲其他宿舍楼喊:“出来看裸奔啊。”
至于网上或者校园里各种花式毕业照,更是让热瞠目结舌。
网上有一篇文章很具体,特抄录如下:
暨南大学的男生穿上民国女学生装,作扭捏淑女状;十几个学生躺在地上,组成“2B”字样;几十个学生手举纸牌,上书“求富婆”、“求你妹”、“求强奸”、“求推倒”等词语。
大连理工大学临近学生宿舍的仓库发生大火,黑烟20公里外都可见,毕业生却不慌不忙,以火灾现场为背景,摆造型、扔帽子,大拍群照、个人照。
华中师范大学的49名本科生,身穿军装、手拿“红宝书”,做出“忠字舞”动作,拍下一组带有“文革”色彩的毕业照。
这些毕业照引发争议,有人捶着胸脯哀号:“大学生如此堕落,国将不国”!我觉得这种哀号未免上纲上线,几张毕业照就能说明大学生堕落了?中国站不起来了?
其实,学生们拍这些毕业照,也可以理解。追求个性,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毕业合影中,弄一些花样,给青春留下印迹,也确实比穿着千篇一律的衣服、堆上标准整齐的笑容拍一张死气沉沉的毕业照,要更有意思。
缺少个性的生活,就像人少了条腿一样,注定要被残缺感侵扰。
不过,跟缺少个性同样要命的,是没有个性却偏要装个性。有些人从性格上来说,就像坟墓一样严肃。他们若保持这种严肃,就是个性。然而,在“追求个性”的压力下,他们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搞点事出来,似乎坟墓也必须开口大笑。
前述的种种毕业合影,就有“假装个性”嫌疑。但人们却不敢轻易去批评这种“假装个性”,似乎只要一批评,就是“给年轻人扣帽子”、“不鼓励年轻人追求个性”,就是“没有幽默感的假道学”。
我们对个性赞美甚多,也许正因为我们缺乏个性,也对之理解不深。我们看上去对个性交口称赞,不少时候却只是假装推崇个性,或者推崇假装个性。
假装个性,是这个时代严重的疾病之一。人们可以招认偷税、通奸、杀人乃至叛国,但有多少人能爽快地招认自己其实没有个性呢?
个性不是发泄,不是刻意经营,不是哗众取宠。
刻意追求个性的人没个性。
如果毕业日只充斥着眼泪、呕吐和过道被砸碎的温水瓶,如果毕业日变成一场又一场COSPLAY秀,那它谈不上什么个性,只是混乱青春的几句神经质的嘟哝。
更糟糕的是,毕业日“玩个性”若过度,有可能会变成失足。每年因酗酒闹事而倒在毕业日,拿不了毕业证的学生,数量并不算少。
我知道一所重点大学,有三个即将毕业的男生,外出喝酒到半夜,回宿舍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将后者打成脑震荡。黎明时,在保卫科,他们酒醒了,其中一个放声大哭,另两个则沉默如铁。后来,三人全部被开除。
任何一种青春,你回忆起来都会舍不得。大学生涯,也许是最让人舍不得的青春。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又让人充满无力的迷茫乃至惧怕。因此,在毕业日,孩子们有种种不舍、悲伤与失望,也很正常。
我们当然没有资格规定孩子们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迎接毕业日,但我们有必要建议:孩子们,平和一点,可以悲伤,但不要因悲伤而弄伤自己;可以失望,但不要失望到绝望的地步。无论如何,青春意义非凡,大学生活也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其诅咒它,不如记住它;与其用轻佻或暴力的方式跟它说再见,不如喝一杯温情的酒来跟它告别。
Same对这篇文章举得例子很有同感。
作者说的,或许是个别大学里的个别人,但凡是做老师的看了,都会觉得这种现象很普遍。
而且,哲学也有类似的问题。
儿子初中毕业照,在QQ相册里是公开的,在它们的群相册中,Same除了看到很多暧昧的表情和动作外,还有大量充斥暴力的照片,许多同学在对一个看似无辜的同学拳脚相加……
后来儿子解释说,那只是在演戏。
可这戏也演得太逼真啦!
Same欣慰的是,无论是在“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画面中,自己没有发现儿子的踪影,这让他还真有几分对儿子刮目相看!
事实上,儿子从胎教阶段起,就已经接受Same的个性教育了。
但是,个性能否被教育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教?
从政?
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