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港
自古以来,南省琼海市潭门港的渔民就凭借一个罗经,一本《更路簿》,驾船到中沙从事捕捞活动。
大约在宋末元初,海南岛东海岸潭门港的渔民,就已经驾船到西沙、中沙和南沙作业。那时候的渔民大多是驾驶一桅木帆船,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海南造船技术的提高,渔船越造越大,二桅或三桅木帆船已经很常见了。
每年冬至前后,木帆船乘着东北季风,从潭门港驶向西沙,先在永兴岛或其他岛礁歇脚,挖井补给淡水,砍伐木柴,然后再扬帆驶向中沙、南沙。
中沙海域暗礁较多,潭门渔民驾驶木帆船作业,用“土语”给岛礁起名,例如早期渔民俗称“草笠线排”,后来官方称为比微暗沙;渔民俗称“花布线排”,官方命名为美溪暗沙,如此等等。
在中沙群岛,他们采马蹄螺,捞海参、砗磲,捕龙虾,千百年来,从不间断。
马蹄螺因形状像一只马蹄而得名,渔民又称“公螺”。中沙海域黄岩岛周围海底,马蹄螺丰盛,有的栖息在礁盘上,有的生长在石洞里。潭门老渔民柯家明(1926年生)说:“1946年前后,我在中沙的黄岩岛,右手伸到石洞里,左手持着弯刀,因为石洞里常常藏着大章鱼,右手万一给缠住,左手用弯刀对付它。”
中沙海域,海参品种多样。海水落潮时,渔民在浅水礁盘上可以捞到海狗参,但梅花参、黑尼参、白尼参大多生长在较深的海底。潭门老渔民彭正贵(1923年生)说:“1942年我开船到中沙的黄岩岛驻居,潜水三丈深,用网兜捞取梅花参,每个都像一只母猫,四五斤重呢!”
砗磲在海底珊瑚礁石间生长,在贝类中形体最大,每只砗磲贝约五六十斤,因外壳有一道道沟槽,颇似车辙,故名砗磲,渔民多称为“蚵”。中沙海域砗磲甚多,渔民把它捞到船上,用刀尖在壳里割断韧带,取肉晒干,其壳洁白,肉和壳在市场上都很畅销。
此外,渔民还在中沙围捕龙虾,剖肚去肠晒干,制成工艺品。他们很少捕鱼,顶多用来当天吃。
在木帆船时代,渔民常在黄岩岛居住。岛上无草木,无淡水,他们用带来的木条搭建简舍,铺上椰叶或茅草,还用砗磲贝壳盛雨水煮饭和洗澡,搬来海石垒地窖,贮存海货,这里便成了他们的第二家园。住岛两三个月,地窖里存满海产品后,渔民便起帆驶往星洲港(新加坡港)销售。
海南潭门渔民世代在西沙、中沙和南沙捕捞作业,即使天灾人祸,也无法阻挡他们渔船的航行。渔民说,那是我们的海,我们死也要死在海上,而不会死在陆地!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