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周恩来总理曾亲自视察兰炼。
创业艰难百战多
1956年,沉睡的西北高原还未从料峭的春寒中完全苏醒,在西固枣林和沙石密布的荒滩上,来自全国各地建设大军改天换地的欢声笑语,打破了这里死一般的空旷沉寂。全国重点工程项目兰炼、兰化、兰石、西同热电厂第一期工程先后破土动工。当时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住窝棚,吃杂粮,劳动重,行路难。但是,数万名劳动大军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石化企业为荣,群策群力,奋发图强,工程进展日新月异。省市领导还经常到现场工地义务劳动,更加激发了他们建设现代化工业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1957年西固热电厂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供热能力850吨/小时,是甘肃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
1958年9月,兰炼一期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5个月圆满竣工,工程造价比预算降低5.7%.
1959年3月,原计划三年建成大型现代化企业兰化,实际只用一年半时间,以优良的工程质量投产,为国家节约投资3700多万元,钢材5000余吨。然而,就在这些重点工程竣工、投产的关键时刻,苏联专家撤走,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又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全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刚刚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站起来的人民不会屈服于天灾人祸,重点工程项目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精神,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将民族工业推向新的发展之路。
奋进 开拓 振兴
从1960年开始,以兰炼、兰化为主的我省全国重点工程走上了一条漫长的奋进、开拓、振兴发展之路。
兰炼正式投产后,按原设计只能生产16种一般油品。为满足国家建设和国防急需,兰炼提出了“为国分忧愁,炼出争气油”的口号,组织由专家、领导、工人“三结合”的各种炼油工艺技术攻关小组,发扬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征服生活和技术的双重难关,先后研制开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三航两剂”高新产品,普通石油产品在1965年时增加到125种,大大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1962年,由于原油供应地发生变化,兰炼面临预算亏损2600多万元的严重考验,全厂上下广泛开展“节约一滴油、一度电、一滴水、一寸材料”的增产节约运动和技术练兵活动,到年底时不但消灭了亏损,还给国家上交利税475万元。1963年被周总理亲自名为全国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正是依靠在艰苦创业年代形成的这种优良传统,兰炼人在十年动乱的逆境中仍坚持技术进步,坚守生产岗位,没有停止生产。
八十年代以来,兰炼开始了新一轮的开拓、振兴。他们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使企业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新产品不断向高尖精细化发展。 “八五”期间,兰炼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II亿元,完成5项国家攻关课题,研制开发的86种新产品累计创收3亿元。
在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兰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于1972年自行设计制造的裂解气压缩机等“三机”正式通过鉴定投入生产。历时三年自行设计安装第二套砂子裂解装置,成为兰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至1990年,兰化共生产化肥、合成橡胶、塑料化纤等100多种产品,成为年产总量80万吨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为振兴甘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无止境的奉献
从兰炼、兰化等大型企业正式投产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回报社会,而且这种回报和奉献是永无止境的。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兰炼以产品品种齐全、品质优良闻名于世。八十年代中期,兰炼出口的高级润滑油占该产品全国出口总量的51.75%。将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建成的MIS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主体工艺技术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在加工手段、加工深度及国优产品数量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如今的兰炼,固定资产总值达45.79亿元,拥有炼油化工生产装置68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550万吨/年。截至1998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0多亿元,实现利税1 22多亿元。
40多年来,兰炼坚持以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效益、出经验为目标,大力开发研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润滑油生产厂和炼油添加剂、催化剂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
兰炼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先后向外输送1万多名炼油等各类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国家炼油工业的人才基地。
四十多年来,兰化为国家上交利税累计近50亿元,生产的农用产品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农业的发展,同时生产的丁腈橡胶等一系列产品是国防军事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壮大自身力量的同时,兰化还利用自身优势和省内企业廾展横向联合。
四十多年来,兰化同样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石化人才,发挥了显著的人才辐射功能,足迹遍及华夏大地。
前进中的西固热电厂同样不甘落后,四十多年来累计供电554亿千瓦时,供热5.01亿吉焦,创总产值47.08亿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20倍多。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