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兰州城
兰州的建城历史已逾两千多年,但真正意义的城市建设却始自1941年。抗战爆发,西北成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国际贸易、军事物资进出必经兰州,大量人口涌向兰州。为了军事运输需要和发展经济,战初增辟了旧大路西口至解放门的汽车便道,拓宽为7-9米。由于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兰州市在抗战初残破不堪。“街道纡曲,路面狭窄,行人肩摩趾接,车马拥挤杂沓,晴则尘土飞扬,雨则泥泞载途。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身泥。”此时城建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机中俯视,除省府办公处为瓦房外,其余多属土顶。下机后随空军人员乘车人城,发现沿途尘土几如烟雾……车至城边,通行困难,大部分多是羊肠小道,见人力车交错,亦感困难,更无人行道、快车道、慢车道可言。下榻励志社(今市政协所在地)据说是惟一的一幢二层洋房……”这是1941年蔡孟坚来兰时的印象。接受完当时兼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的面训,首任兰州市长蔡孟坚怀揣“要把兰州市建设为开发西北的模范市”这一训示,踏上了飞往兰州征途。
1941年7月1日,兰州市政府成立,这是兰州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首任市长蔡孟坚庄严宣誓:“建信第一,建市第二。”新成立的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于今城关区武都路。市区东起东稍门,西至七里河,南至皋兰山,北至庙滩子,城市面积仅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9.9万多人。1944年扩大市界,区域达到黄河以南,南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南至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黄河以北,东至盐场堡,西至十里店,面积共14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7.2万余人。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兰州解放。
在旧城区一片瓦砾的基础上,新的市政府“一面抗战,一面建设”。将原市中心7条主要街道,扩建为宽15-30米的碎石路面,全长12公里,两旁各修了3米宽的人行道,并栽植树木2233株。将原来沿路旧式铺面,改建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当时修路还没有压路机,压路的大铁磙是由几十人拉着走。拓建后的街道两侧,所有商店统一改造为西式无檐门面。许多店铺临街是青砖门面,屋里是土坯砌墙。旧日辕门开辟为中央广场,亭桥拆除,建有4米高的钟塔,正北录书“把握时间”,正南写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金碧辉煌的普照寺古庙建筑,被日机全部炸毁,市府便发动市民劳动服务,拾砖、挑土、平地,真是“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建成的“兰园”,开辟了广场,内设篮球、网球场,四周改建公共设施,如公共浴池、灭虱站、弹子房。在“兰园”中央,建造了能容纳500人的“抗建堂”,作为抗战建国纪念。
1941年起,兰州开办了公共交通汽车。新绥公司的6辆旧汽车经过改装成功,车身高,窗户小,无座位,但可乘30多人,由中央广场可直达十里店。由于机器常出毛病,时人笑称:“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尽管如此,兰州还是有了自己的公共交通设施,并且开通了两条营运线。由于兰州人口比战前猛增,商业活跃,加之空战不断。兰州市府即拆除拱兰门(南稍门)、袖川门(西稍门)、通济门(桥门)、永宁门(西门)、来煦门(东门)及其城(郭)楼,以便通行。1942年除桥门外,余均改建为双洞门,两旁各开供人行道小门两个,共为四门。同时改通济门为“中山门”,袖川门为“宗棠门”。拱兰门为“中正门”,并在今通渭路北端增辟一小北门。一座国际性大饭店——“西北大厦”于五泉山下古坟场建成。—条直贯南北,由黄河边经城内直达西北大厦的林森(永昌路)路建成。由于大量拓修道路,市区道路状况有了初步改善。1942年,市府对主要道路重新进行统一命名:原桥南街、桥门街、西关十字、炭市街、南大街改为中山路;原辕门街、中山街、南大街、吊桥街、福禄街、孝友街、南稍门外至周家拐子改为中正街;原上东关、下东关改为益民路;原中山路改为励志路;原西关街、袖川街、下坡子、握桥街、骚泥泉改为定西路,等等。到1945年底,市区主要城市道路均进行了整修。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兰州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加之内战又起,兰州市的城建基本处于停滞状念。至解放前夕,全市城区路总计仅90.24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无一寸沥青路面。从汉昭帝始元六年建城至兰州解放,这座黄河之滨古城,历经2000多年,但真正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还是抗战8年。当时有首《兰垣风光好》诗这样写道:“杨柳飘拂金城晓,兰垣风光好。河上水车灌田畴,桃李花海真妖娆。河上风光好,今日是抗战基地,来朝是欧业孔道。建设西北,建设兰州,前途无限好!”
跨越风蚀的岁月之河,兰州城建如今已进入现代规模的建设,但1941年前后的城建变化,却是一段无法磨灭的不朽历史。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