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宁夏考古研究所一项最新考证,颠覆了目前既有西夏王陵陵主的身份排序。该所依据在西夏六号陵陆续出土的6块残碑,比照历史文献、相互佐证,推定六号陵陵主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父——太宗李德明,这一结果推翻了学术考古界按以往惯例约定俗成的西夏陵区9座帝陵的归属。
我国现存文献记载了西夏帝王的陵号,但没有记载具体方位。游客在西夏王陵景区游览时,会听到工作人员逐一介绍9座帝陵的陵主,而实际上除七号陵能明确是仁宗嵬名仁孝之寿陵外,其余陵主身份均属推测。而推测方法是封建社会“五音姓利”的择地埋葬传统,该方法把各种姓氏分别归属于宫、商、角、徵、羽五音,再把五音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相对应,从而在选择墓穴位置时找到最佳山形水系和方位。因元昊唐末被赐姓李,宋初又被赐姓赵,学者便按赵姓(属角音)将西夏陵采用与宋陵一致的角姓贯鱼葬法进行排序,具体排序时,又由南向北按辈分主观地将一号陵、二号陵陵主认定为元昊的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加之游客平时参观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三号陵被推测为元昊的泰陵。剩余帝陵的排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据此排列,六号陵陵主被推断为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嵬名乾顺。
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昌盛介绍,2007年至2008年,宁夏文物考古所对六号陵地面遗迹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些重要线索。其中一块出土残碑上有两列字,其中一列为“……有二岁,在位三十……”。推算墓主人在位30年,终年整数之外还有两岁。进一步与史料比照,按逐一排除法梳理西夏历任帝王的资料,可知元昊称帝后,追封其父李德明为太宗,而李德明恰好在位30年,终年52岁,成为唯一符合碑文记载的墓主人人选。
另外,在上世纪70年代六号陵出土的5块残碑中也分别能提供佐证,证明李德明的墓主身份。例如残碑中出现的“……圣皇……”,元昊称帝后,追封李德明谥曰光圣皇帝,两者可呼应。残碑中两次出现“食邑”,说明陵主生前不曾做过皇帝,仅为受封的功臣勋戚。
据此,宁夏考古研究所得出结论:西夏六号陵为太宗李德明之嘉陵,结合之前已确定的七号陵为仁宗嵬名仁孝之寿陵。从这两座帝陵来看,西夏陵区帝陵排列既非“五音姓利”,也不是“平原起冢”和“依山起冢”,最大的可能是——西夏陵的排列没有次序规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