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演绎兰州版“清明上河图”

时间:2011-12-31 22:05来源:鑫报 作者:马朋艺 点击: 载入中...

 他用镜头演绎兰州版“清明上河图”

 记者 马朋艺
 

 






倪克湖制作《印象兰州》

倪克湖展示从民间收集的“捻子”



 

       * 兰州水烟、 小脚老太、街头剃头匠、兰州的风土人情、市井民俗,他用镜头全景式地展现,他花费数年功夫创作的54米长的《印象兰州》,被誉为现代兰州版的《清明上河图》。
       * 许多即将消失的民俗,他用镜头进行了挖掘、整理。
       * 为拍摄素材,几年间,兰州的大街小巷,周边的农村、山寨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几乎耗费了他所有节假日。
       * 为了拍摄背景素材,他步行从雁盐大桥到安宁黄河桥,对黄河两岸逐张拍摄,如果将这些照片接起来本身就是一张全景风情线。

 一个偶然引发一段畅想

       倪克湖是地道的兰州人,上大学之前生活在农村,上大学、工作后生活在城市。在大学时,他也想培养自己的爱好,可是能做什么呢?学音乐,五音不全;学绘画,没钱从师。但这一切并未使他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开始阅读一些艺术类书籍,素描欣赏、雕塑欣赏、国画欣赏、油画欣赏、美术史、人体艺术论、青年艺术欣赏、音乐欣赏,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传记,罗丹艺术论,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等等,还参加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他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后来,学校组织兴趣小组,他参加了摄影兴趣小组,与同学们一起白天拍照片,晚上在暗房冲洗。奠定了他扎实的摄影基础。
       工作后,单位有一台当时较好的相机,但领导指定专人使用,他只能望机兴叹。上世纪90年代初,倪克湖终于买了一部相机,算是真正开始了摄影学习。再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其对作品要求的提高,他的相机也不断升级。对于摄影,他爱的如此痴迷,多年来,高烧不退,而且越烧越严重。为了学好摄影,他系统阅读了照相机构造、摄影教材等许多摄影书籍,学习使用电脑处理图片。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倪克湖的作品越来越多,当然也不乏好作品,获奖证书也频频收到。但是倪克湖还是不踏实,总觉得自己的摄影没有形成特色,与同行没有什么差别。
        作为一个兰州人,可能都遇到过或将遇到一个人们常问的问题——“兰州是什么样的?”。老人们曾说过,旧中国人们形象地刻画兰州为:羊皮筏子赛军舰、砂锅里煮的洋芋蛋、门口站的红二团,炕上躺的是尕老汉。60年过去了,兰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当人们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回答:五泉山、皋兰山、白塔山、黄河;也可能回答是水车、羊皮筏子、黄河第一桥;还可能回答是牛肉面、白兰瓜、大板瓜子、百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回答都对,但都不全面,正如盲人摸象。多年来,倪克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能将兰州全景式地展示给外人,也展示给我们自己?他找来《兰州史话》,仔细研读;他参观学习展示兰州今昔的摄影、绘画作品展寻找答案。但在倪克湖看来,这些摄影、绘画作品都没有展示兰州的全貌。那么如何才能全面展现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渐渐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轮廓,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故事才能做到——用摄影表现这一主题,全景式展现兰州。

 一次有益的尝试
   
       2006年新年伊始,街头不时飘着雪花,天气十分寒冷,而新年春节又是拍摄兰州民俗的好时机,倪克湖开始游走于兰州的大街小巷、农村山区。几个月过去,当照片拍回来后他发现,不但无法全面展示真实的兰州,也没有在方式上突破别人的模式。于是,他又陷入了深思中。究竟什么代表兰州的全貌,如何展示兰州的全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发现,要想通过几幅作品、通过单纯的摄影,还是无法全面反映出兰州的精髓,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物、一系列的作品,而且是整合过的作品,才能做到。就像中国文化不可能通过一个教授就能全面展现一样,必须从最普通的老百姓中挖掘。另一方面,兰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建筑似乎并不多,五泉山、白塔山等,尽管具有地标意义,但在照片中,仍是支离破碎。怎么办?这时他想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找到清明上河图,仔细琢磨,从人物到故事、从构图到布局,细心研究。他终于决定,借鉴《清明上河图》的摸式,用摄影画形式全景式展示兰州全貌。
        2006年下半年开始,倪克湖按照新思路开始搜集资料,并于2007年上半年用长幅形式做出了15CM宽、6M长的作品,命名为《本色兰州》。在单位画展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就被评委、时任甘肃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王杰先生等摄影界前辈看到了,他们很感兴趣,对此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受到摄影家的肯定,倪克湖十分欣喜,也很受鼓舞和启发,于是开始对《本色兰州》的再创作。

 一段艰辛的历程

       倪克湖认为从某种意义讲,《印象兰州》是对兰州一些文化、民俗的抢救性发掘和展示。兰州的风貌和文化就体现蕴藏在平民百姓中,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这样,他将《印象兰州》定位在两个层面:城市和农村。
      《印象兰州》的拍摄和制作,工作量极其浩泛,作品中出现的许多元素或已经、或正在、或即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其本身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之的。裹足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是对妇女身心的摧残。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现在不要说城市,即使在农村要找三寸金莲——小脚老太太,也越来越困难了。农村老人中目前仍裹脚的人也已达到80岁左右。而《印象兰州》中不能没有“三寸金莲”。倪克湖寻访了皋兰、榆中的许多小山村,才找到了几个,遗憾的是代表性都不强或不生动,直到2008年初,他才在马坡的一个很偏的山村找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寸金莲。老人很健康,走路也较稳健。说明了来意,老人家高兴地拿出自家的布篮子,一边做针线一边让他拍照。离开时,老人家将自己使用多年的绕线车送给了他。
       剃光头曾经是那样的普遍。剃头匠挑着挑子,走衔串巷,边走吆喝。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剃头匠这一行当,不要说在城里,即使在农村也难得见了。为了拍剃头的场景,他在兰州寻找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又到农村,发现农村人现在理发也多在小理发馆,请人剃头的也少至又少了。无奈,他只能在农村一个小理发馆与小老板商量,由他请客剃头,找到两个老人,使用理发馆的工具,让其中一个老人为另一个剃。才拍到了这张照片。
       农业机械化催生了农业生产工具更新换代,过去的一些老农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播种用的篓、儿时记忆中的老风车、纺车、织布机已很难找到了。为了拍到它,倪克湖驱车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榆中青城古镇的农具博物馆,他请到了一位老农民给示范,才得以实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孩子们的玩具如滚铁环、拾石子、丢杏胡等,现在已很少见到,甚至现在的小孩都不会玩了。为了在镜头下寻找到这些东西,倪克湖费了不少心思,这些镜头,不仅活跃了《印象兰州》的画面,而且使50后、60年后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儿时游戏。    
      《印象兰州》的背景画面都是实景拍摄,为制作城市版的背景,倪克湖从雁滩大桥到安宁黄河大桥步行往返一个来回,对黄河两岸逐张进行了全景拍摄。
       为了使每一主题的主体一致,必须赶上时间的步伐,而一旦过了季节,就得等来年,如水蜜桃、白兰瓜等。而往往只有在制作时,才能知道缺少什么,于是就存在补拍的问题。由于城市版中大部分内容是2007年冬拍的,所以当发现其中有不足时,只得等到2008年冬才进行了补拍。
       倪克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印象兰州》对兰州文化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与展示,是再过30年还是值得拿出来看一看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如果不将这些东西拍下来,再过10年,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
       《印象兰州》的元素是一张张原始摄影素材,为了突出主题,要采取技术手段将单张照片中有用的素材抠出来,按照设计要求和故事构图,还要为作品中所有的人做上影子。由于是长幅作品,其中的每一个内容,都是一件一件加进去的,而且尽可能对其他的人物进行了小故事和大主题组合。这样,作为内容才能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春来暑往,几年过去,他的阶段性成果《印象兰州》终于定稿了。2009年,《印象兰州》第二版做成,尺幅达到了15CM宽、25米长。作品出来后,他又请几位摄影前辈提意见和建议,又用一年时间进行补充完善,终于形成了54米长的《印象兰州》第三版。

    一次大胆的创意成就了一副摄影画

       摄影画,是一门边缘学科。说其是摄影,是因为它的基础元素是摄影,是以摄影为基本艺术形式;说它是画,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将摄影作品进一步加工,使其具有了绘画的形式,如将摄影作品做成素描、水粉画、油画等。
       《印象兰州》制作的技术难度也很大。作品的元素是一张张照片,要把许多元素放在一个画面中,需要进行设计构思和制作。这就需要一定美学知识和平面设计能力,整个作品中1000多人、数十只动物及农具、物具,都要一一从照片中抠出来,做上影子,从而保证作品中各元素在画面中视角效果。所以抠图是工作很大的一项工作,尤其是背景复杂的人像中的头发、鸟笼、自行车辐条等。
       拍摄的情感难度也是很大的。作品中涉及显性人物1000多个,其中95%是抓拍的,是在被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拍的。有时他拍前或拍后都要向被拍都说明其的意图,并表示感谢。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表示理解并予以配合,但也有一些人在被拍时表示拒绝,甚至对他进行谩骂。当然,在作品中基本没有出现拒绝者。还有一些人,很支持他摄影,主动予以配合,甚至那些没有被拍的人提出给他们也拍一张,希望能进入《印象兰州》。作为一名摄影人,倪克湖说他理解拒绝者,更感谢支持者。
  
 
 《印象兰州》 一个永恒的主题

      采访结束时倪克湖告诉我:《印象兰州》还有遗憾。由于受电脑软、硬件、打印纸的制约,目前54米画幅浑然一体洗印出来还有难度,只能分解洗印,手工拼接;故事内容还可进一步开发。生活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印象兰州》只能选择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作为内容;尚有许多典型素材没有发掘出来。他打算将《印象兰州》继续做下去,继续发掘这类素材,更全面、更深度地反映兰州。《印象兰州》的创作,是一个无终点的旅程。现在的这个定稿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可以将它无限地做下去——生活无止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