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皇帝中,顺治算是一个有福气的皇帝。他的皇位来得容易,不用他去争,自然有人送上来;江山坐得更容易,不用他去打,自然有人替他打。但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尤其满族进入中原,要得到中原用户的认可,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来巩固政权,吸纳人气。虽然前有飞扬跋扈的叔叔多尔衮,后有粗暴干涉婚姻自由的母亲孝庄,使得顺治的前半生为生存而隐忍郁闷,后半生为爱情而看破红尘;但就在他亲政的几年中,还是很好地完成了皇帝的本职工作,使一个根基不稳、市场疲软的大清王朝,逐步实现了正规化、统一化与稳定化。
顺治亲政前,多尔衮在清政府中拥有统治全权。他生前多次宣称“天下大定”,“大业已成”,但事实上清朝远未完成在全国的统治,交到顺治手中仍然是一个烂摊子,四处漏风.在北方,因为多尔衮实行错误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政策,激起百姓不断反抗,总是压下葫芦起了瓢,暴动不断,八旗军迫于奔命,清王朝并未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在南方,永历王朝占据云南、贵州,在两广、福建、江西、湖南、陕西、四川等地与清军抗衡。各地百姓也纷纷起来抗清,致使清军严重兵力不足而陷于被动。多尔衮惯用的大兵团突袭战略,已经不适用了。在清廷内部,由于连年征战,军饷庞大,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顺治八年(1651年)初,国库仅存白银二十万两,而满洲勋贵仍然花天酒地,不知自省。这就是顺治亲政时所面临的全国形势。
顺治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转换思想作用,放弃“勤兵黩武”策略,在军事上采取抚剿并重的策略。虽然大清的江山是在马上得到的,却不能在马上治理国家。当前摆在大清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必须“人乡随俗”,力求“以汉制汉”,用汉族的文化和秩序原则来统治汉人。因为,对于人数众多的汉族人来说,满族的人口就像一滴水汇人了大海,即便凭借战斗力强悍的八旗军队武力征服了他们,他们的反抗意志如果不能消沉,满族在那里的统治照样无法巩固。
于是顺治从我做起,以自己作为表率,开始学习汉文化,大力提倡汉学。他在宫中开办了汉语补习班,每天恶补,发奋读书,把对多尔衮的怨气,转化为潜心学习汉文化的动力。史书上说他发愤读书,早五晚九,刻苦钻研,以至于累倒吐血,可见学习的压力之大。他还制作了座右铭:“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励。顺治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精益求精,尤善于思索,大量的汉文典籍对他影响极深。在研读典籍中,他对孔子、朱元璋以及朱由检发生极大兴趣。从这几位人物的思想活动中,他悟得了治国安民的道理,形成了自己的治国思想。
更为难得的是顺治还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军事上,他启用早已降清的老臣洪承畴经略西南,以吴三桂等人为先锋,放手让他们与南明永历政权作战。得到信任的汉族降臣,果然进发出对新王朝的一片赤诚,终于将永历小朝廷驱赶到了缅甸,完成了对中国大陆的统一。驻守南京的总督郎廷佐,还打败了厦门郑成功的北伐,使其再无能力进取江南。
在政治上,由于受到朱元璋治国思路的启发,顺治首先整顿吏治,重惩大小贪官,派员监察地方,使得各级衙门的办事效率大为提高,做到了号令统一、权力集中。并仿照明朝的内廷制度,恢复了宦官掌管的十三衙门,但立铁牌警告宦官不得干政。顺治还亲自动手选拔官员,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翰林院官员“必品行端方、文章卓越方为称职”.为此他就要‘‘亲加考试,先阅其文,后观其品,再考其存心持己之实据,务求真才”,将经过考试的各官“御笔亲定去留”。
在社会经济上,顺治奖励垦荒,推广屯田,推行屯田垦荒。重点地区是受战争破坏严重的四川及北方各省,由政府发给牛犋籽种,招民开垦,实行三年起科。在辽东一带更建立经济开发区,给予优惠政策,在借贷和耕牛提供等方面对垦荒农民给予帮助,鼓励人们赴辽东开发。同时,为使国家向民间征赋役制度化,顺治时制定了税务手册《赋役全书》。将明末的苛捐杂税一概删除,赋税征收以万历年间原额为准,书成之后颁行天下。这样,国家的税收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由于垦荒,聚集了大批人口而使财政收入猛增,为南方战事提供了充足的后方资源。
在争取汉族地主阶级支持方面,顺治一改前朝的种族主义倾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努力提高各衙门汉族官员的比例,以求满汉能够和谐共事,要求在各级行政中必须配备一定名额的汉官,逐渐形成了像范文程、魏象枢、洪承畴等这样的汉族智囊团。他还大搞裙带关系,和吴三桂等汉族将领结成儿女亲家,让他们更加忠心不贰。
当然,作为一个满族的皇帝,顺治还是把本族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他从政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满人人关以后实施的“圈地”、“逃人法”、“投充”,虽被汉臣指为弊政,但关系到满洲贵族的切身利益,一直也没有废除.
纵观顺治帝的作为,总体评价是功大于过。他使得大清王朝由草创的满族政权跻身于大一统的全国政权行列,为今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在清代历史上,顺治的名气既比不上他的祖父努尔哈赤、父亲皇太极、叔父多尔衮,也比不上他的儿子康熙、孙子雍正、曾孙乾隆,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