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作者在谈到当年霍金读博士时,他的导师曾说过,一篇博士论文应当包含大量的原创知识。原创知识这个概念让王晓峰琢磨了好多天。他琢磨究竟什么算是原创?原创知识在文学批评里究竟如何体现?
对于“原创知识”这个概念的穷根究底,其实牵出了作者在文学评论创作上的理念。他认为:“(文艺批评)是根据批评家对生活、文学现象的感受、思想而进行的情感的表述……作为一种文体,把它归类于纯粹的理论文体形态显然不合适,凡是那些在理论上套话连篇的文艺批评基本上是文艺批评的残次品。”作者提出文艺批评的原创性要体现在观点和思想上,而表达这种思想和观点要摒弃故作高深的理论,在评论里说“人话”(《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散点透视》)。
《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一书解析透彻,论理流畅,“没有高深唬人的概念术语,没有蒙人唬人的学理”(《每一根线条都有温度》)。阅读起来很轻松,像读一本优美的散文随笔集一般。
作者的语言平和、亲切,亲切中又不时冒出几句幽默和狡黠的话语。譬如作者写北京的批评家连续一个星期天天都开研讨会:“批评家每天早晨按时上会,中午吃饭,下午或晚上就得马不停蹄地阅读下一部作品,以准备第二天上午的发言”。阅读至此,读者以为接下来作者要对当下文学批评方面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发出感慨,但他却以一句“读了那么多,还要深入思考,很累人的,做个北京的批评家容易吗?”(《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散点透视》)收起,貌似正说,实为暗讽,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一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还在于作者不无忧心地提醒着人们,我们所看到的文学史未必是真实的文学史,因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有意无意之间左右并影响着我们所看到的文学。在这里,作者使用了“遮蔽”一词,“遮蔽”也是海德格尔喜欢的一个词,与“遮蔽”这一概念相对的是“祛蔽”。我喜欢用暗夜里的一盏灯来比喻这两个概念:当灯的光柱刺破黑暗时,被光柱笼罩的部分就是“祛蔽”,而光柱移走的地方或光柱未曾照射过的地方就是“遮蔽”。那么究竟是只什么样的“手”“遮蔽”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使他们默默无闻,或少人关注?作者质问:“谁规定他们就是正宗的文学、高雅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究竟能体现主流和具有当下文学的代表性吗?就是当下文学的惟一吗?就能完全体现出文学的当下制高点吗?”(《别处的文学》)
我以为圈子的作用不容忽视,圈子可以引导文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圈子的确具有排他性,可能的确会“遮蔽”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作者作为圈子里的一个批评家,能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本身就表明圈子里面还有良心存在。只要良心还在文学的血管里流淌,在文学的血脉里延续,文学之树就必然常青,想必这也是王晓峰真正所期待的吧。
《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一书有不少谈小小说的文字。据说,在出版本书的同时,作者还出版了《当下小小说》一书。评论家胡平说,王晓峰的《当下小小说》的出版,应被视为中国当代小小说(微型小说)发展进一步走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之一……《当下小小说》的作者无意于建构小小说理论的严整体系,但切实立足于当下小小说创作的现实,着眼于小小说未来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我没有看到《当下小小说》一书,但我读了《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一书中谈小小说的文字后,对此深以为然。
《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是一本很值得静下心来“品”的书。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