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国家大剧院,近千名中国观众仿佛穿越了300多年的历史烟尘,来到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生活的那个遥远年代。面对首次访华的法兰西戏剧院带来的“镇院之宝”《无病呻吟》,他们就像那个年代的法国观众一样,被莫里哀逗得开怀大笑,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这位艺术家生平最后一部作品所独有的戏剧质感。
法兰西戏剧院的名声响当当,莫里哀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大师,《无病呻吟》作为大师的绝笔之作,此前已经演出2250多场。但是,期待看到一部与众不同且意味深长的戏剧经典的观众,昨晚恐怕会有些失望。作为一部创作于300多年前的民间闹剧,《无病呻吟》像化石一样忠实地记录着那个时代的戏剧特征,比如那个略显寒酸的舞台,或是用粗制白布充当的大幕,简单粗糙,却还原了300多年前剧院的模样。
《无病呻吟》的故事同样简单得让人“失望”。总幻想自己得了各种病症的有钱人阿尔冈,要把女儿强嫁给一个丑陋无德的医科毕业生,但这位小姐却因为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英俊的意中人。于是,几乎每个古典戏剧里都会出现的机智女仆及时现身,不仅帮助小姐化解了危机,还借助一个善意的诡计成全了这桩美事。难怪孟京辉导演会劝观众,“一定要抱着轻松的心态来欣赏,不需要预期,也不需要告诉自己,要正襟危坐地欣赏经典,”而应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
然而,因为有一群出色的演员,这个简单的故事在舞台上却显得摇曳生姿。尽管阿尔冈的种种行为从骨子里透着荒诞和可笑。但演员的表演手段却并没有顺势夸张,反而是以克制的、细腻的肢体语言来牵引观众的笑神经。有时,甚至只是脚部的一个细微动作,就能让观众笑出声来。饰演女仆图瓦内特的是法兰西戏剧院的院长缪利埃尔·法耶特,她也是唯一一位由法国总统任命的女院长。她的表演没有造作的痕迹,精确地把握着夸张与真实的界限,一举一动看似无意,却牢牢地牵引着观众的情绪。
开怀大笑的观众们或许并不知道,法兰西戏剧院的此次中国之行险些一度成为泡影,其间一波三折的经历也充满了戏剧性。
从2009年开始国家大剧院就和法兰西戏剧院开始接触,商量如何合作。但当谈判进入实质阶段时,法方开出的高昂演出费用却让中方望而却步。几番谈判下来,法国人都不肯松口,他们骄傲地表示:“一个由路易十四创建的剧院,在任何方面都是不打折扣的。”
然而,就在今年7月,当大家以为这个项目可能就此夭折的时候,法兰西戏剧院工作人员却突然来到大剧院进行技术考察,并且痛快地签订了合约,而演出费更是降到了原先的三分之一。原来,法兰西戏剧院的艺术家们非常重视这趟中国之行,法耶特院长还专门向总统萨科齐寻求政府帮助,并获得了赞助商的支持,这才使得这次中法戏剧对话成为现实。
文艺快评
街头闹剧不够闹
第一次看法国戏,感觉很新鲜。但这部戏和我们想象中的法国喜剧不大一样,也许是我们的想象有问题。它有些沉闷,大段大段的台词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有时会反反复复地说一件事,让人觉得有些啰嗦。它应该是街头闹剧,却感觉没有闹起来,可能是跟文化有关。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同时代的中国戏剧在剧本上更加成熟。
但是,法兰西戏剧院的演员表演功力非常好。尤其是男主角,他总让自己多病的台词和矫健有力的形体形成巨大反差,达到喜剧效果。这个戏的结尾处理得也很好,歌队推倒砖墙走出来的处理有些出人意料,与前面的传统风格形成反差,但又不让人觉得突兀,这倒让人想起了中国导演孟京辉的一些戏剧处理效果,耐人寻味。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