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修正错误的、过时的观点
2005年3月,101岁的薛暮桥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词是:薛暮桥从事经济研究的最大特点即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坚持正确的观点,并勇于在实践中修正错误的、过时的观点。
薛暮桥的女儿薛小和在父亲百岁生日时,撰文记录了曾任国家计委主要领导的薛暮桥“转轨”的过程。
薛小和说,从1948年在西柏坡时,父亲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始筹备成立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文革”被打倒,都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里辛勤地工作。
正因为如此,薛暮桥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有着切身的体验。1976年“文革”结束后,薛暮桥开始进一步系统地深入批判计划经济体制,1980年后,更是亲身参加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工作中,任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顾问。1980年夏天,由国务院体改办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以下简称《初步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薛小和回忆说,从改革的历史来看,《初步意见》可以说是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父亲这个当时的国家计委副主任,站出来批评自己过去从事的事业,否定计划经济体制,不但体现了他不断探索、勇于批判的精神,更使这种批评和否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薛小和说。
只有初中学历
1979年年末,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一则消息说,中国有一本书,跑遍全北京都买不到,这就是薛暮桥所著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这本书批评说,过去2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次受挫,是因为违背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书中还强调按客观经济规律把社会主义建设引上正确轨道,并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初步探索。由此也被一些学者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
书的作者薛暮桥虽然被称作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但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的经济学知识一方面是在年轻时候在3年的牢狱生活中从书本上自学来的,一方面是上世纪30年代追随陈翰笙先生做农村调查时从实际中摸索出来的。
在《薛暮桥回忆录》里记载了一段薛暮桥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的故事:“1970年在‘五七’干校劳动。连里种了一块花生地,当地农民很少种花生,孩子们爱吃,常常到地里偷挖,而收花生是一次收不尽的,要多次反复拣收。那年一直拖到冬天,地下还有花生,要有人昼夜守护。有一天雨雪交加,连部要派人夜里去守护,派谁,谁也不去,只有‘走资派’去。在雨雪中,坐在板凳上,环顾四周,防止小偷,浑身湿透,冻得发抖。虽然环境恶劣,但脑子是清楚的,还在想着白天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果然有些思路,到清晨6点,有人来接班,赶快回到宿舍,把夜里想的内容写出来,之后才倒头大睡。”
写文章总要亲自调研
“3月4日下午,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挤入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见到卖鲜鱼的,便问是怎么运进城里来的……”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媒体刊登过的文章《经济学家赶集》。
女儿薛小和说,“父亲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实际工作和不断的调查。家里有很多经济学的书,但父亲很少读这些书,他阅读的东西一般都是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报告等从实际中来的文字。”1975年薛暮桥恢复工作后,分两次去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在对“文革”后的国民经济情况做了深入了解之后,才动笔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86岁那年,他还不顾高龄,风尘仆仆地赶到老家无锡考察乡镇企业。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