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收藏有快乐

时间:2011-12-20 15:41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乐平 点击: 载入中...


 

  我喜欢收藏古代书画及艺术品已三十余年。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热衷收藏,当时在我家乡所在地太湖西岸边寻找着旧古玩,用几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太湖流域的各个村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这块历代文人墨客聚集地上搜集到了一些奇珍异品。
  记得在1983年11月,经亲戚介绍到太湖边有个叫中准渎的村庄上,有户周氏人家,当八十多岁的老太拿出一幅古画展开时,我眼睛一亮,青山绿水人物画,画面远山近水,亭台楼阁,高士带书童出行,真是雅致极了。细查有行楷书款:“臣钱维城谨制”,我当时高兴啊!有臣字款的肯定是当官的,讨价还价,还有亲戚在旁说情,最终以12元6角谈定,预付了2元6角,欠其10元半个月付清后取画。乡里风俗喜欢带六,六六大顺老太也很满意了。我乘着月光骑着自行车踩了三十多里路赶回家,到家后辗转反侧思量怎么筹足10元钱去提画。天一亮跑到丁山姑妈家借钱,姑妈讲要三天后发了工资才能借给我,过了几天拿到钱后一口气跑到老太家里把钱付清,我提着画兴致勃勃返回,一路上想这下可收到件好宝贝了。那晚开心得一夜没睡觉!过了一段时间我把画带在身边出差到上海,到朵云轩给他们的师傅看,说画是清中期的,落款是民国时期加上去的,画面原大、裁小后裱,唉,当头一棒啊!十二块六毛啊!当时猪肉只要四角七分一斤,可以买二十多斤肉。家里兄弟姐妹多,处境贫寒,半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
  从那开始只要身上有钱,我就买有关鉴定古书画知识方面的书看,出差到大城市必定要去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参观研究。改革开放后,自身的经济条件不断增强,在寻访研究收藏过程中,我鉴赏的眼光也逐渐提高。到了80年代后期,有很多安徽民工来宜兴打工,他们知道我喜欢收藏古物,一有机会就带我去皖南山区搜寻,同时也把我介绍给他们当地的亲戚朋友。从此我就在皖南山区二十多年中,几乎寻遍了皖南的各个村落。皖南有两座名山:黄山和九华山,那是历代文人墨客都向往的地方,肯定有珍宝聚藏。民国时又有上海、苏州、无锡、杭州、湖州等富商为躲避战乱,举家隐居于此,我如鱼得水,发现收藏了一定量的古代书画及陶瓷玉器、木器等精品。有一次在黟县的山区小学教师家,其祖父是清末时期在县城开裱画店的,祖父的遗物放在阁楼,他的父辈没有过问过,他偶尔为小学生画的画裱一下,就把祖父留下的箱子打开理理,看看裱画工具是否还有用,结果发现箱底有一把团扇,该团扇是绢本开裂了,他就把它托在墙壁上。我正好搜寻到该地,进门一看,心头暗喜,典型南宋时期的画《钱塘观潮图》,水浪画绝了,有近于马远,千年没有人能画出来了,主人开价,我不还价买了就走……后经杨臣彬、单国霖、钟银兰等大家审定,确为南宋时精作……
  收藏是一个发现和去伪存真的过程,更需要执著的精神和毅力。我以自己的眼光和机遇去发现珍藏,这个捡漏的过程,也是提高鉴赏知识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我这个收藏执著者,在文博行业已小有名气。著名鉴定家、当今画坛泰斗陈佩秋先生和著名书画鉴赏大家杨臣彬勉励我,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题赠我“慧眼识真”,无疑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和鼓励。我要遵循恩师的嘱咐:“学无止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收藏事业作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意外收获的100万
  • 收废品的女人
  • 学习与吸收
  • 执着收藏有快乐
  • 执着收藏有快乐
  • 收藏阳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