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金香莲虽已头发花白,但眼明耳亮,手中的一把有60年历史的剪刀尖部因为常年剪纸已经短了两厘米,手柄也被磨得锃亮,这把剪刀成就了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等多个头衔的同时,也为她赢得了“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欧文化艺术特使”、“世界和平文化使者”等多项荣誉。
亲眼见证新中国的飞速发展
“如今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好,啥心也不操,每天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是神仙过的日子!”金香莲9月7日在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金香莲介绍,上世纪50年代,大家都不富裕,住的都是窑洞、地坑院。她是1953年在当地后官寨小学上的学,学习成绩优异跳了两级,1956年毕业后升入庆阳一中上初中,可惜初二只上了一学期,1958年就与同村一名男子结婚了。结婚时,丈夫一家八口人,家里的存粮只有一缸谷糠和一缸麸子,是村里最困难的人家。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没有啥值钱的物件,经常吃不饱肚子,每年夏季收麦子前,她家里的粮食就没有了,只能是东家借一点,西家借一点凑合着过日子,眼巴巴地盼着新粮入仓。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农民的收成稍微好了一些,日子虽比上世纪50年代稍好过一点,但不少人还是吃不饱肚子。她的情况比别人稍微好一点,能穿上在娘家自己纺线织布染色的布料做成的衣服。
上世纪70年代,她从窑洞里搬了出来,远离了地坑院,住进了用土坯盖的平房。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变得挑剔了,那时候嫌自己做的衣服不好看,再加上手头有点零花钱,开始在商店买衣服穿了。
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人都搬出了窑洞,包括她在内的条件稍好一点的村民住进了新盖的砖房,条件稍差一些的也住上了土坯平房,多数农村人不挨饿了,开始买新衣服穿。她家里添置了一台小彩色电视机,还有立柜、自行车。
上世纪90年代,她家里的小彩电换成了大彩电,还购置了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电脑;农村人解决温饱了,眼光也高了,很少自己做衣服穿了,大多数买新潮衣服,妇女也不做针线活了。
2000年以后,老百姓吃的、穿的、用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地里的收成、家里的收入增多了,大彩电被液晶电视替换了,自行车也换成了小汽车。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结婚成家,一家一辆小汽车。
今年79岁的金香莲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剪纸不为挣钱只为感恩
金香莲说:“我1958年结婚后,就到我家附近的后官寨小学当民办老师,两个月后就转正了。当时有一个保送兰州体育学院深造的机会,但那时候刚结婚,实在离不开,就没去成,后来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还骂我是个‘瓜女子’。1956年小学毕业那年,我学习成绩好被保送到庆阳师范学校,三年毕业后就可以工作了,但我为了上高中将来考大学也没去,原因还是走不开。丈夫弟兄6个,我结婚时,除了老大成家单过外,家里穷,找不上媳妇,和我们一起生活的老三到老六都是光棍。我进门后大家齐心协力才帮忙给4个光棍娶上了媳妇。”
金香莲的剪纸作品构思、组图和内涵都独具一格,融艺术、教育、娱乐于一体,多幅作品荣膺“国际金奖”、世界“和平鸽金奖”等13项国际大奖,并作为文化特使赴美、法、澳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作品、论文和传略入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中国剪纸艺术研究》、《世界名人录》等20多部典籍。虽已年近八旬,但金香莲始终把剪纸的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己任,自费走访民间老艺人,带徒传艺,外出参展交流,义务授课。
“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我很小就学会了剪纸,1958年,我花钱在铁匠铺里专门打了一把剪纸的剪子,目的就是为了把剪纸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我剪纸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回报国家,因为,我这两次大病花的钱多的是公家掏的,正因为这样,我得感恩。即使治病期间,只要我能动弹,我都会赶回学校,不能落下孩子们的一节课!”金香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