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全方位升级构建全民健身空间格局
兰州向西北地区体育强市目标迈进
大西北网讯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兰州市体育局在日前召开的体工会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建设全方位地提出实施目标,核心目的是将我市建成西北地区体育强市。
真正让“体育场地”在市民身边
全民健身就是用体育服务全民,在结合我市地域特色,做好山水文章的同时,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让“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在市民身边。
市体育局规划提出,突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一河两岸、一心两带、五个全覆盖”的全民健身空间格局,至“十四五”末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60万人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年举办各类群体活动200次左右,参与市民人数达到70万人次以上,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超过91%以上。全市培育5-8个传统特色体育村庄,在黄河两岸建设5个全民健身广场,推进仁寿山体育公园升级改造,加快西固区体育公园等4个体育公园建设,全市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8块,每个乡镇配套综合健身场馆(不少于4个体育项目),城乡“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奥体中心带动全市体育场馆建设
奥体中心的建设,推动了我市建设体育场馆的步伐,市体育局的“十四五”规划中,场馆建设的步伐将逐步加大。
体育场馆建设应紧紧围绕建设西北地区体育强市的核心目标,建设“一带一路”洲际体育交流平台、大兰州亚高原赛事中心、西北全民健身高地。推动重大体育场馆建设,建成1个市级冰雪运动场地,各区县建成2场1馆1中心,“十四五”时期抓好兰州奥体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8个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
不断强化品牌赛事的举办,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双金”赛事及相关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A类赛事、“一带一路”赛事、“亚高原”特色赛事。办好第十五届省运会,谋划兰州特色精品赛事,打造1-2项具有自主版权的原创性赛事。构建“一县一品”的区县精品赛事,实现全市各区县和兰州新区均创建1项以上的省级品牌赛事活动。
竞技体育做强优势提升弱势
随着十五届省运会的临近,作为我省竞技体育的排头兵,兰州市的竞技体育发展仍需继续加大,“十四五”时期,市体育局提出了做大做强我市优势项目,提升弱势项目短板的总体思路。
竞技体育的发展,应持续推进竞技体育项目设置、人才培养、奖励机制等方面改革。做大做强我市优势项目,提升弱势项目短板,扩大普及率较低项目的参与度,加强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竞技体育成绩,在包括田径、摔跤、自行车等在内的传统优势项目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佳绩。大力发展冰雪项目。积极备战第十五届省运会,力争实现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
“体教融合”增强青少年体质
近年来,在市体校的带动下,体育项目传统校不断增加,体育进校园力度不断加大,在“体教融合”不断升级的大好形势下,我市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好。
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少年体育,市体育局提出扩大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范围,督促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联合教育部门理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业余训练单位与对口小学、初中、高中的阶梯式升学模式,汇点成面,畅通后备人才流动渠道,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以赛促练提升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青少年专项体育俱乐部,推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壮大,提升青少年校外体育健身活动供给水平。“十四五”时期,建成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80所、青少年业余训练后备人才基地2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增加到60家,每年开展3至5次体育冬夏令营活动,青少年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1%以上,力争向省市级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30人以上。
引导体育消费激活体育市场
市体育局在“十四五”时期提出,引导体育消费,激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
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构建多元化体育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医疗、旅游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片,创造体育消费热点,引导体育消费,改善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十四五”时期,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数量稳定在900家左右,体育彩票销售额累计达到2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亿元。鼓励每个区县在现有基础上创建1至2个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争创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建成5至10个规模较大的体育俱乐部,培育2家以上全国知名的体育赛事运营商,培育3个体育竞赛表演企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孔德胜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