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5月19日电(记者张玉洁)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百名青少年在敦煌莫高窟前习艺观摩,对比传统泥塑与3D打印、壁画与动画等,感知敦煌文化的古与今。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有4万多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敦煌研究院介绍,为响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他们推出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与3D打印彩塑成像技术”“如是敦煌——壁画经典与动画阐释”等活动。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中学的50名学生了解了3D打印技术,并制作了木骨泥塑作品。和泥、塑形等过程效仿古人,均需亲力亲为。
“木骨泥塑沿袭古代工匠的技艺,人付出了心力,泥巴有了灵魂,因而更细腻巧妙。3D打印技术则通过高科技实现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展示。”从业29年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技师何明阳说。
1500多年前的壁画也动了起来。另一组学生们观看了《舍身饲虎》《降魔成道》两部取材莫高窟第254窟的动画,并参与了动画形象绘制。这些新创作的形象还被制作成短片,向大家放映。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公共教育负责人蔺君茹介绍,该中心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从13日持续到20日,已有约400名师生参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进行不同的内容设计,如讲故事、演舞台剧、做答题卡等,多层次展示敦煌文化。”
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张思燕说:“我们来到文化圣殿莫高窟,体验指尖上的敦煌,感受古人的艰辛和智慧。家乡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学校教育以课本知识为主,如今把课堂搬到博物馆,让学生亲身参与、亲手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敦煌市七里镇中学小学部校长张保文说。
敦煌研究院是莫高窟的管理单位,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