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微创新”带来大变化

时间:2017-04-08 11:2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杨世智 点击: 载入中...

  安定区:“微创新”带来大变化


  大西北网4月8日讯      近年来,“创新”频频出现在定西市安定区的施政措施中,并推动当地一些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对于技术领域的创新,当地施政措施中的创新可称之为“微创新”。安定区委负责同志解释说:“改革并非都要推倒重来,我们做的只是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落实国家政策上打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小打小闹’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


  让权力向基层“下沉”


  “看得见的无权管,有权管的看不见”,是当前一些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拥有行政管理权的政府部门,因为人员有限,工作中时常存在“顾了东顾不了西”的现象,而一些基层部门或机构虽然能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却因为无权管理而不得不当“睁眼瞎”。这种矛盾的存在,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安定区居民住宅小区管理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安定区目前共有315个住宅小区,其中建设时间1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有191个。这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大多严重老化,不是楼顶漏水,就是暖气不热、下水不通。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但有的小区因为建设年代久远,没有收取过维修基金;有的小区原来就是企业或单位家属院,后来因为企业破产或单位撤销,根本无人管理。


  45岁的邢新红居住的温源小区,就是这样一个老旧小区,12幢楼房中有4幢楼顶漏水。邢新红家住在南3号楼1单元顶楼,最近几年屋外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为此,她找过开发商、小区物业、社区、街道、住建部门,甚至到信访部门上访过,但终都因为维修资金无人“埋单”而无法解决。不得已,邢新红自己花钱修补了自家那一片楼顶,但因为没有解决整个楼顶防水问题,她家仍漏水不止,邢新红也曾委屈地嚎啕大哭。


  感觉委屈的不止邢新红一人。近年来,安定区每年都会接到一些老旧小区居民的上访或投诉,最多的一年接访和投诉达到2000多件。为此,安定区住建局和有关街道、社区没少挨上级的“板子”。中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继东说:“街道办既没有管理小区的权限,又没有维修资金,但作为一级政府派出机构又不能熟视无睹。”而区住建局也喊冤:“我们只有10个人,就是浑身是钢也打不了几斤钉啊。”


  怎么解决这种矛盾?2014年,安定区出台措施,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授权各街道办组建物业管理办公室。对具备专业化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及家属楼院,由街道物业办指导业主委员会选聘专业的物业企业进行管理;对不具备专业化管理工作条件或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及家属楼院,由街道物业办指导业主委员会实行自治管理工作或临时代管。老旧小区及家属楼院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维修资金,通过业主自筹、政府补贴等方式解决,户均筹款高于1000元的,不足部分政府补贴70%,业主自筹30%。同时,街道物业办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广大业主积极参与,逐步建立房屋维修基金,为老旧小区维修改造提供资金保障。2015年,区里再次出台措施,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并将重心下移,授权街道办、乡镇负责管理辖区内的物业企业,解决物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对于这种变革,区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军十分欢迎,他说:“过去我们只有10个人,干起工作来捉襟见肘。现在有了街道物业专干,加起来有200多人,相当于我们在基层有了‘腿’,工作好干多了。”如今,全区已有61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得到维修改造,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居民投诉量也从最多时的2000多起下降到去年的300多起。


  让市场来配置资源


  发展牧草产业,打造“中国西部草都核心区”,是安定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选择的一条富民道路。但在推广牧草种植中,如何有效快速扩大种植面积却成了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个别地方往往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给相关部门和乡镇下达任务,一级一级向下“摊派”。然而,这样的推广方式带来的却是农民不愿意、政府工作人员“吃力不讨好”。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在推广牧草种植过程中,区里坚持政府服务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采取了以市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志兴是香泉镇泉湾一社的养殖大户,从10年前开始搞养殖,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个存栏150头牛的养牛场和400只羊的养羊场,每年都需要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饲草300吨左右。去年,定西市第三届草产业论坛召开,回志兴被邀请参加。论坛上,相关专家和牧草企业关于以草带畜的观点和对草产业发展前景的描述,让回志兴眼前一亮,决定进军草产业。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一算投资数额又让他难以决断。后来,经过多方咨询和考察,回志兴说服了家人,并获得了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建起了一家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的牧草加工企业。


  在回志兴建立牧草加工企业之前,香泉镇农民种植的牧草除了满足自家养殖需求之外,就是供应全镇大大小小的养殖场,从来不敢多种。回志兴牧草加工企业的建立,打消了当地农民种植牧草的后顾之忧,许多农民开始主动扩大牧草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回志兴还与1000户农民签订了2万亩牧草种植订单,这一面积较他成立加工企业前增加了3倍。更为难得的是,与回志兴签订牧草种植订单的农民中,有100多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志兴以每吨牧草高出市场价20元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牧草。


  在安定区,如今像回志兴一样带动农民种植牧草的龙头企业已有6家,带动全区种植牧草达100多万亩,牧草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产业。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将于9月18日至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召开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山窝窝蹚出脱
  •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山窝窝蹚出脱贫路(壮丽70年奋斗
  • 定西安定区大坪的“绿色步伐”——来自大坪村的蹲点报告
  • 【脱贫攻坚奔小康】安定区有片“福州林”
  • 定西安定区“扶贫车间”:小香菇铺就致富路 撑起扶贫园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