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全民健身站点到2020年将达1000个

时间:2017-03-07 15:2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吴少华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全民健身是实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兰州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兰州市政府于近日下发了《兰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据悉,到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全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48万。全民健身站点(晨晚练点)数达到1000个,每个街道拥有全民健身站点(晨晚练点)5个以上。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全民健身站点(晨晚练点)数达到1000个


  到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兰州市全民健身“13463”工作思路,即:创建“1”个全民健身浓厚氛围,抓好日常、双休日和长假“3”个时间段的群体活动,积极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学生、农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4”种人群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组织健全、活动丰富、队伍壮大、场地完善、指导有力和监测频繁的“6”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市体育人口增加、国民体质增强和体育产业发展“3”大目标,努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继续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机制,促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的普及和提升,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构建符合兰州实际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其中,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全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48万。全民健身站点(晨晚练点)数达到1000个,每个街道拥有全民健身站点(晨晚练点)5个以上。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育场地设施均衡发展。建成市级、县区、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设施框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全市行政村及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推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兰州特色的大型国际赛事,促进体育健身、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力推进兰州市体育产业孵化园建设,体育消费规模达到50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打造具有兰州区域特色户外健身活动


  据要求,各县区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兰州市黄河、山地、丹霞、冰雪、森林、湖泊、湿地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结合兰州市十大户外休闲基地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培育山地、漂流、汽摩、航空、极限、冰雪、射箭、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兰州区域特色的户外健身活动。


  充分利用日常、双休日和长假三个时间点,推广适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徒步、路跑、骑行、棋牌、台球、钓鱼、体育舞蹈、广场舞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举办节庆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在陇原”、“全民健身六进系列活动”等主题示范活动,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阶段有高潮、常年不断线”的体育特色得到充分体现。


  普及推广冰雪运动。利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开展参与度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冬季项目品牌赛事和活动,发挥对群众性冬季运动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挖掘民族民俗冰雪旅游项目,利用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资源,丰富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冰雪活动,打造节庆冰雪活动品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冰雪运动领域,推进县区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区建立综合性冬季体育活动中心。


  积极承办和参加一批重大国内外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精心举办好每一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赛事,争创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导培育建立体育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提高办赛能力,大力引进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专业体育赛事创新体育赛事的开发和推广模式,完善政府补贴赛事活动等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办各类体育比赛。


  建设便民利民中小型体育场馆


  以“以人为本、均衡普惠”为基本原则,构建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的体育基础设施布局体系,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努力建成市级、县区、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设施框架,即:市级建设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中心、一个体育公园、一个综合体育馆;县区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体育公园和一个户外运动基地;乡镇建设一个全民健身馆、一个文体广场;社区和行政村建设一个体育广场。


  结合兰州市独特山水人文,构建“八片+两带+多基地+N圈”的兰州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布局。“八片”即:以三县五区为主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片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笼式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等设施,按照“有绿插体”的原则,实施“腾笼换鸟”,建设一批小型全民健身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两带”即:打造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南北两山山地休闲运动带,建设具有滨水、依山、环城特色的全民休闲健身带,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补充。“多基地”即:围绕兰州山水城市和地形地貌,结合徒步、自行车、攀岩、赛车、滑雪等项目,重点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全民健身设施,打造具有西部特色,能够承办国内各类体育赛事的多个户外运动基地。“N圈”为若干体育健身圈。以街道、乡镇为实施主体,形成若干体育健身圈,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布局网络,改善市民健身锻炼的场地和设施条件。


  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与升级换代,完善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由县区政府牵头,确保本辖区内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向开放单位拨付一定数额的场地开放补贴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


  全面推进兰州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全面推进兰州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重点加强城区健身长廊、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体育公园建设。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要充分发动政府和市场“双引擎”,注重发挥市场蕴藏的强大能量,采取市场融资、资源置换、期权置换、混合制经营等形式,对老旧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利用社会资金,结合文旅、教育和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打造“兰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全市城乡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等公共资源及服务要素的协调配置。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舞台、双联、精准脱贫等工作,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执行乡镇和社区体育健身中心、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任务。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基层体育健身协会、体育健身指导站等农村体育健身组织,推进农村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经常性的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继续完善市、县区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加大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使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农村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基本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把握“互联网+”,打造“兰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体育信息管理平台。引导和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市区开始,逐步扩大“兰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加强数据对接和共享,在平台上实现体育活动报名、场馆预定、经验交流、同城PK等功能,提高相关数据搜集、分析和运用能力,提高对外服务、对内管理、横向交流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兰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载体,不断发挥“互联网+”在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育活动开展、全民健身信息宣传、全民健身场地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气象部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48小时内兰州等市州局地低温降到0℃
  • 兰州市殡仪馆4月23日起恢复群众祭祀、告别、守灵等治丧活动
  • 兰州:城关区小饭桌5月6日起逐步恢复经营
  • 兰州高三“一诊”结束一线老师划重点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有序推进盾构机精准施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