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在扶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宝贵的扶贫资源是干部。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着眼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重新整合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共选派26342名干部组成622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县和插花型贫困县建档立卡的6220个贫困村一一对应,开展驻村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队干什么,怎么干?
据了解,在麦积区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培训制度。他们围绕“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落实,邀请有关领导和相关专家,对所有帮扶队员进行了4期集中轮训。同时,还组织帮扶队员到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基地现场学习,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增强指导贫困群众发展富民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虽然在农村长大,也一直在农口部门工作,可35岁的陈刚现在才觉得,农村工作确实不容易。这位麦积区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如今是甘泉镇甘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以前,我主要侧重给乡镇安排工作,像这样事无巨细地挨家挨户打交道,还是头一回。”
干得实
7月初到了甘江村后,陈刚和其他帮扶队员一道,围绕“1+17”精准扶贫方案的落实,把产业培育、项目实施、指导培训、政策宣传作为工作的主抓手,立即开展了工作。
“底数清”“问题清”,才能做到“对策清”。陈刚带领帮扶工作队成员,首先对村里2013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50户644人,深入摸底,精准识别。通过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程序……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摸清了甘江村已经脱贫了123户539人,返贫6户17人。现在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户应为33户122人。
在此基础上,驻村帮扶队深入分析33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2户因残致贫,3户缺技术,4户缺资金,5户因学致贫,19户因病致贫,从而摸清了贫困户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采集录入工作,为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陈刚他们一边摸底,一边还宣传“1+17”精准扶贫政策,让贫困户了解啥叫“1+17”精准扶贫,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譬如准备盖房的贫困户,让他们知晓可以享受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家有学生考上高职的,提醒他们有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
一条甘江河将甘江村安家庄自然村分成了两半。每年汛期,安家庄村民哪个心里不打鼓?2013年6月19日,一场暴雨过后,肆虐的洪水就将过河的便民桥冲垮了,有几户的房子差点被冲塌。
现在,在驻村帮扶队的积极协调争取下,4公里的防护河堤建起来了,村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双联行动以来,甘江村村民依靠麦积区的“南山万亩优质花牛苹果示范园”项目,种起了花牛苹果。不过,刚种下的苹果树,得五六年后才挂果,农民眼前靠啥挣钱?
驻村帮扶队依靠专业技术特长,帮村子设计了全新的果畜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路子,让村民在苹果幼林下养“溜达鸡”,发展林下经济。他们还联系区直部门,对果农进行果园管理技术培训。从7月到现在,已经培训了4次300多人,高接换优、提质增效了320亩旧果园。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帮他们外出打工挣钱。
“这3项产业,可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750元左右,按照这个收入,今年我们村整村脱贫的目标就能实现了。”陈刚说。
到村里这几个月,陈刚他们还和村干部一起,调处了村民徐代全和邻居屈建堂的地界纠纷等4起矛盾,引导村民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促进了村组和谐。
离甘江村不远的地方,红崖村的驻村帮扶队员现在也在千方百计地为村民铺就致富路。这几年,通过双联行动,昔日贫穷落后的红崖村从重重大山中“突围”出来,焕然一新。省政协办公厅还协调引进了龙头企业——奔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着村里发展生态放养鸡产业。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精准帮扶贫困户呢?
驻村帮扶队员以“政协委员助推双联行动”为平台,鼓励奔阳公司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引导贫困户以政府补助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并接受技术培训、参与管理、按劳取酬。公司提供鸡苗和技术服务,由农户分户饲养,公司负责保底回收。全新的机制,让红崖村今年预计减贫33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65%,将实现整村脱贫。
蹲得住
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农村能蹲得住吗?加强管理和考核必不可少。
除了落实省里关于驻村帮扶的基本要求外,麦积区制定了《驻村帮扶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驻村干部工作日志和工作情况档案,实行区委组织部负责综合考核、乡镇党委负责日常管理考勤等制度,严格请销假制度,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每年在岗时间达到220天以上,其中驻村时间达到160天以上。
同时,麦积区严格落实日常督查制度,将全区乡镇划分为3个片区,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带队,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到岗履职情况不间断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区通报。
麦积区还用好精准扶贫考评的“指挥棒”,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他们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问责办法,目前已对扶贫措施落实推进不力的6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对没有完成阶段性扶贫工作任务的3名科级干部予以免职。
3名被免职的科级干部中,有一名是甘泉镇的。这对陈刚他们震动很大。陈刚告诉记者,4个多月来,工作队已形成了不敢走、不能走和不想走的“新常态”。
他对记者解释说,“不敢走”,就是因为天水市、麦积区时不时来抽查他们的驻村帮扶情况,搞不好就要被通报甚至被组织处理。现在,他有事得向镇党委书记请假,并报区委组织部和双联办备案,队员有事则向他请假。
“不能走”,是7月份驻村帮扶以来,精准扶贫的工作一波接一波,任务一件比一件重。现在,陈刚他们已先后集中开展了建档立卡、大数据录入、扶贫专项贷款等工作。
“不想走”,则是通过几个月和村民的朝夕相处,陈刚他们与村民的感情日益加深,关系更加密切。“通过驻村帮扶,我们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每帮村民干成一件事情,那种成就感,是在办公室里远远体会不到的。”陈刚说。
干部有担当,扶贫有保障。眼下,甘肃省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关键时期,时代和人民期待驻村帮扶工作队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