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公司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骗局祸及数千个家庭

时间:2015-09-25 08:16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晨报 作者:董开炜 点击: 载入中...

  肃州区公安分局民警向前来询问案情的受害人耐心答复。


  民间高息借贷之祸


  大西北网9月25日讯  短短两三年时间内,由外地人注册的投资公司在酒泉市境内遍地开花,不少公司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又以高息放贷,骗局祸及数千个家庭。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9月22日下午刚上班,家住肃州区的马女士就来到肃州公安局分局经侦大队,询问她被一家投资公司骗走的几万元钱啥时候能追回来。教导员许建忠从厚厚的案卷中腾出手来,耐心答复。


  2014年12月的一天,59岁的马女士路遇一名认识多年的女子,该女子声称自己在酒泉市一家投资公司上班,公司向社会吸收存款,按月可以返还比银行利率高得多的利息。马女士动了心,跟随她前往那家投资公司,业务员详细介绍了这种理财方式的优点和利率结算方式。


  据业务员介绍,在该公司投资可得0.012元至0.015元不等的月息,存款2个月可得月息0.012元,存款4至5个月可得月息0.013元,存款半年可得月息0.014元,存款1年可得月息0.015元。马女士掰着指头计算,1万元钱存入该公司半年,每月可得利息700元,比银行利率高出将近一倍。于是,马女士从银行取出老伴退休前后积攒的5万元养老钱,转身到那家投资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半年。一月后,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向马女士兑现利息700元,半年中,马女士共收到利息4200元。


  谁料,正当马女士沾沾自喜时,灾难降临了。


  2015年7月20日,马女士与那家公司的借款合同到期,当她去公司询问是否续签合同时,却得知该公司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查了。她向中介人催要本金,怎奈公司人去楼空。马女士慌了,三天两头到肃州区公安分局打探案件进展,每次都一个劲儿地说:“这些钱是我们的养老钱,什么时候能返还啊?”马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这事,老伴几乎每天都和她吵架,自己原本心脏就不太好,这件事更让她担惊受怕,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我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贪小便宜吃了大亏啊!”马女士懊悔不已。


  与马女士相比,52岁的孔先生遭受的损失更大。


  2014年6月底,孔先生在大街上遇到了认识多年的程女士,闲聊中,程女士说她在一家投资公司做业务员,正在推广一种理财产品,动员他到公司了解一下。孔先生跟随程女士到那家公司,又遇到了多年前就认识、如今是这家投资公司业务经理的蔡先生。两个熟人轮番上阵,动员孔先生在该公司存款,坐享高额利息之好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孔先生于当年7月1日向该公司投资7万元,并签订了为期1年的存款合同,约定利率1.5%。


  一个月后,该公司如期向孔先生兑现利息1050元,孔先生为此而动心,继续向该公司投资,累计投入97万元。截至今年6月,该公司按月向孔先生累计付息10多万元。7月初,得知那家投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查,孔先生如梦方醒。


  孔先生告诉记者,一家人29年开店积累的积蓄全被骗了,现在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自己压力很大。


  被骗血汗钱差点要人命


  60岁的向女士是玉门油田职工家属,老伴曾是油田下属企业的司机,生活极为节俭。向女士回忆:“老头子买断工龄时领到8万元补助金,即使是儿子结婚、自己生病住院,他也不曾动用这笔钱。”向女士告诉记者,去年3月,老伴因病去世,她去年7月遭遇车祸住院治疗近3个月也舍不得动用这笔钱。


  2014年11月12日,老伴积存的8万元存款到期,她从银行提现,准备凑足整数后继续定存,碰到了老伴生前交往甚密的工友之妻潘女士。潘女士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建议向女士将这些钱存到他们的公司,声称可以获得比银行高一倍的利息。潘女士所在的那家投资公司距离向女士家不远,向女士应邀前往咨询。


  在高额利息的诱惑下,向女士随后与该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并拿出自己的2万元积蓄凑齐10万元,向该公司投资。在按月拿到那家公司兑付的高额利息后,向女士经不住潘女士的游说,翻出全部家底,分两次再给那家投资公司“投资”10万元。


  向女士向那家投资公司借款的事儿被儿子闻听后,儿子曾多次劝说母亲收手,向女士也心存怀疑。2015年5月12日、5月17日,向女士先前借给那家投资公司的15万元钱先后到期,她便迫不及待地讨要。然而,那家公司和潘女士只是一个劲儿地劝说她继续投资,就是没有还款之意。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向女士意识到有问题,急火攻心,病倒在床。“说不出话也喘不过气来,感觉快要死了”。得知向女士病情,中介人急忙归还了15万元本金,承诺到期归还另外5万元。


  其实,向女士面对社会上的各种骗局,一贯很小心。可是,因熟人中介,她便放松了警惕,最终被骗。


  在公安局作笔录时,向女士的儿子又来电话,询问何时能追回被骗资金,并劝母亲按时吃饭。向女士说,儿子担心她想不通,一天好几个电话劝导她。


  高息借贷派生连环骗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打着投资公司之名吸收公众存款的始作俑者,不少人都负债累累,他们向民间借贷后,除了挥霍或归还外债,还拿着这些钱发放高利贷,心存幻想地借鸡生蛋翻身。然而,由于回收率很低且他们本身无资产,高息揽储高息放贷的借贷行为形成连环骗局,染指者无一例外受害,甚至派生其他犯罪现象。


  据酒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王玉清介绍,按照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超过4%则是法律保护范围,因此,一些投资公司发放高利贷的利率一般都为4%,与法律打擦边球。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一个因高利贷而派生的连环诈骗案。39岁的潘传亮是温州市泰顺县岭北乡北峰村农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很精明,20多岁时就是浙江某大公司温州分公司的经理,后来又返回老家开办了两家宾馆,还代理销售江西一家药品厂的药品,先后积累资产上千万。但随着身家的不断提高,潘传亮的野心急剧膨胀,开始盲目投资,前往嘉峪关市和酒泉市金塔县投资矿产业,不仅花光了十几年的全部积蓄,还借债900多万元。2011年,潘传亮资金链断裂,拆东墙补西墙地借用高利贷1000多万元。


  潘传亮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所借高利贷的月利息最低4分,最高6分,每月偿还利息就要四五十万元,不能按时偿还就会息滚息滚雪球,有些借款到头来的利息高于本金。”债主威逼,潘传亮铤而走险,在朋友的怂恿下,他谋划了一场场骗局。当年4月至5月,他打着销售精铁粉的幌子,与嘉峪关、瓜州、玉门、永登、青海等地的6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合同约定金额高达2100多万元,并向这些企业收取预付款1550万元。同时,他与金塔县一家铁矿签订合作协议,以“生产1吨铁精粉提成30元”的高利润为诱饵,收取现金300万元。


  可是,潘传亮骗来这些钱还不能完全偿还高利贷,眼看供货期限超期,他于当年6月13日人间蒸发了,随后偷渡到越南芒街市,藏匿在一家赌场打工。


  2012年3月18日,潘传亮被江西东兴市公安局从越南引渡,一年后被嘉峪关市法院判处重刑。“对不起妻子和两个孩子,对不起那些企业和个人。如果不是贪欲和高利贷,我不会沦落。”潘传亮后悔不迭。


  据王玉清介绍,在该局侦办的20多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大多为河南某县人,他们在全国各地注册投资公司并招收当地业务员,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吸收存款并发放高利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行踪诡秘,危害无穷。不少嫌疑人串案,制造连环骗局,使得案件侦破难度极大,追逃更是难上加难。


  案件告破,嫌疑人归案,可是,因着挽损率低等原因,办案机关甚至当地政府的压力不小。


  据酒泉市公安局新闻办负责人介绍,去今两年,酒泉市肃州、瓜州、敦煌、玉门油田辖区频频发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69人被骗1.388亿元。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截至8月底破获20起,6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中的51人被抓获,仍有12人在逃。这些案件累计造成经济损失1.2亿余元,仅挽回损失5192.4万元,挽损率为43.3%。


  肃州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队长相永忠告诉记者,部分群众将无法追讨被骗资金的原因归咎于公安机关和政府的查办行动,有人还直言“如果不是这些公司被查处,或许还有要回投资的可能”。


  “一些受害人动辄到公安机关或政府上访,办案人手原本紧张,还得去政府向上访人员进行解释、答复、劝导工作,安抚一切不稳定因素。感觉压力很大,希望能得到受害人的理解。”相永忠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东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请广大业主尽快报案
  • 中储粮兰州分公司在甘粮油库存充裕
  •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5.5亿元中期票据成功注册
  • 国网永登县供电公司组织开展女职工“抗疫情保工作晒美食”活
  • 兰州石化三联公司抗疫战线的“婆婆嘴”
  • 甘肃昆仑燃气公司战疫情稳供气安全输送天然气4.39亿立方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