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力推进精准扶贫

时间:2015-07-17 09:32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 讯 编者按

  省委省政府出台“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后,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日前,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发的第31期《农村要情》上,刊发了《甘肃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一文,对我省这一创新性举措予以专门述评,向全国进行了重点推介。现将此文转发,供全省各地各部门参考学习。

  今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精力和措施进一步聚焦到扶贫开发上来,研究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与之相配套的、涵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弥补、富民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的17个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提出从2015年到2020年,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的阶段安排。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六个精准”,着眼扶贫政策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突破性和激励性,着力聚合用好各方面的资源、资金、项目、力量和平台,努力走符合甘肃实际的聚合式精准性扶贫开发路子。

  (一)紧扣系统性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谋划,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避免了单打一和碎片化,体现了打“组合拳”的要求。在文件体例上,总的《意见》和17个专项《实施方案“纲”“目”结合、成龙配套。在目标节点上,“两步走”的部署安排切实明确、有机衔接,有利于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和推进。在任务落实上,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明确了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形成了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链条。

  (二)紧扣针对性务求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具体实施办法。针对瞄准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对225个特困片带和6220个贫困村、97万贫困户、420万贫困人口,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针对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的状况,大力加强贫困地区路、水、电、房等建设。如农村公路建设方面,通过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建设、农村路网改善“三大工程”,到2017年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易地搬迁方面,2015-2017年完成62.4万群众易地搬迁任务,2018-2020年对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实现应搬尽搬。针对富民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的状况,通过加快“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力争2017年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90%以上贫困村,贫困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比2014年增长40%,2020年实现翻番;健全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到2017年实现新增“两后生”和贫困地区有需求的劳动力全部得到培训,到2020年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针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如教育扶贫方面,着力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2017年,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到2020年,实现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

  (三)紧扣操作性确保措施落地。围绕扶贫任务精准落地,制定了可操作、利执行、易检查的措施办法。比如,在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上,继续实施双联惠农贷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进一步推出争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建立贫困户风险补偿基金、规范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作用等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同时实施总规模达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设计了摸清贫困户贷款需求、确定银政合作模式、筹措风险补偿资金、启动贷款申请和发放工作、贷款贴息等5个具体程序。在设计、铺设、用好精准“滴灌”的“管道”方面,更加注重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从县级以上单位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常驻干部一般3-5人,同时完善和落实双联组长单位与县(市、区)定期会商、协同攻坚制度,每年至少共同研究扶贫工作2次。

  (四)紧扣突破性解决关键矛盾。注重用改革的理念、创新的办法,破解扶贫攻坚中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问题。比如,在扩大财政投入增量上,明确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并且各级财政都要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防止了过去用民生支出的大数掩盖对扶贫开发的实际投入。在发展学前教育上,甘肃着眼把贫困户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用于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免费学前教育,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到2017年全省贫困村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2020年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在创新扶贫手段上,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探索将各类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投入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措施办法,按股分红、负盈不负亏,对该类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农业项目可给予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

  (五)紧扣激励性强化考核评价。重视发挥考评的“指挥棒”作用,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树立“干得好受表彰奖励、干不好受警示惩戒”的鲜明导向。重点是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减贫“摘帽”激励政策,对完成减贫“摘帽”任务的贫困县给予一定奖励,对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用,接任者原则上优先从原有班子中选拔;加大惩戒约束力度,对扶贫攻坚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扶贫工作中搞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落实“逢提必下”制度,明确拟提拔厅、处级的干部必须有一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没有的要补课,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视情安排到基层任职或到贫困县乡村至少挂职锻炼1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