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 4.2万名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

时间:2014-02-27 10:02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甘肃日报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2月27日讯,初春时节,记者走进古浪县感恩新村社区,中心广场整洁亮丽、用水泥铺筑的道路笔直宽敞、统一规划修建的新农宅整齐划一、格外醒目,养殖区内蓝顶彩钢养殖暖棚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日光温室鳞次栉比。走进从南部高深山区新堡乡下山入川的农民徐学知新家,客厅里摆放的组合布艺沙发、大屏幕液晶电视、双开门大冰箱等家具、电器令人眼前一亮。徐学知说,新房是政府帮助建的,自己只出了新房造价的三分之一的钱,日光温室、养殖暖棚都是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的。去年全家收入5万多元。下山入川就是好,现在我们住的是砖瓦房,喝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致富门路也多了,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感谢党和政府!
  
  感恩新村社区是古浪县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下山入川”工程的第一个移民新村。2012年,按照水利骨干工程、移民安置和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的原则,整合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公租房建设、整村推进、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3亿元,群众自筹0.9亿元,新建住宅918套,搬迁入住群众918户4416人,配套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户均“322”结构模式(户均3亩经济林、2亩设施农牧业、2亩高效节水田)培育发展节水增收产业。目前,感恩新村社区已完成土地平整6000亩,其中:2800亩特色经济林用地和户均1座日光温室、1座养殖暖棚建设用地已全部分配到户。同步建成全钢架日光温室200座,2013年实现棚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今年计划再新建日光温室300座。已建成养殖暖棚740栋、1365亩,其中牛羊养殖棚716栋、1207亩,已投畜9100多头(只);獭兔养殖棚24栋、158亩,獭兔饲养量达到1万多只。
  
  走进黄羊河集团农场移民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秀美的新农村画卷。乡村公路平坦整洁,农宅新居整齐划一。从天祝县哈溪镇东滩村搬迁来的村民王天朝告诉记者,他们搬下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他家住上了新房,分到了6亩多耕地,而且他经营着一家小商铺,一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这是以前住在山上想都不敢想的事。去年以来,天祝县在黄羊河集团农场移民434户2065人,目前已全部拆除原住址房屋举家搬迁至农场。
  
  三年,武威市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把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高深山区的4.2万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拔除穷根。古浪县感恩新村社区和黄羊河集团农场移民点的建设和发展,仅是武威市着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众多搬迁移民示范点之一。
  
  武威市实施高深山区“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受益者是下山入川的农牧民,这项政策好不好他们最有话语权。春节前后,记者先后深入天祝县、古浪县、凉州区的部分“下山入川”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进村社、入温室、访农户、看暖棚,对三年来高深山区下山入川移民搬迁的农牧民生活生产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保一方绿水青山的生态工程;是一项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德政工程。
  
  一
  
  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乡有个村,叫石达坂村,在祁连山顶上。2010年初春,上任不久的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来到了祁连乡石达坂村。今年已搬迁到凉州区四坝农场三年的藏族老人蒋道尕还记得当时情景:“把你们搬到川里去,您愿不愿意?”火荣贵亲切地问蒋道尕。“愿意,愿意,我们就盼着搬下山呢!”蒋道尕高兴地回答道。火荣贵深情地对蒋道尕说:“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明年就把你们全部搬下山去,国家还要给补助。下山入川,不仅是让你们这一代过上好日子,更是让子孙后代过上更好的日子,关键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挖掉穷根子,致富奔小康。”
  
  武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古浪、天祝两县为国扶贫困重点县,有7.2万人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深山区。这一区域属石羊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兰州新区“引大入秦”水源涵养功能区,山大沟深,气候恶劣,解决水、电、路等基本生活问题成本很高,产业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因灾返贫现象相当普遍,生态性贫困已成为制约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实现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从2010年以来,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先后多次到天祝、古浪等县的高深山区调查研究,走遍了那里的贫困乡村,走村进户访问了众多干部群众。耳闻目睹使火荣贵深深感到,30多年来输血式扶贫之路愈走愈窄,一些地方越扶越穷,一些地方国家投入多而收效甚微。高深山区自然条件严酷,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移民成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群众贫困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带领班子成员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火荣贵提出,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设身处地为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着想,加快高深山区农牧民移民搬迁力度,对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群众,用3年到5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农牧民下山入川、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从2011年开始,武威市委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拔除穷根工程,将“下山入川”工程列入党代会、人代会重要议题,制定了科学规划,拉开了“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作序幕。各级党委政府将推进“下山入川”工程与“双联富民”行动结合起来,各移民乡镇广泛开展“包村包户、面对面”和“听民声、访民情”活动,通过算账对比、实地考察、发放材料、播放移民专题片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贫困农牧民“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信心明显增强,已由“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参与搬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年来,该市着力打造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黄草川等移民安置示范点,已建成感恩新村、阳光小区等“下山入川”移民安置点38个,完成农牧民下山入川4.2万人,武威市扶贫攻坚进程不断加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下山入川拔穷根,治穷致富奔小康。这是武威市委主要领导为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找到的脱贫致富之路。下山入川,说起容易做起难。人往哪里去、产业发展的土地从哪里来,一直是制约移民搬迁的一个瓶颈问题。可以说,实施下山入川工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首先要解决的是往哪里搬的问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后,市内一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林场进入视线。这些农林场设施完备,农业基础强于高深山区,如果将部分贫困农牧民搬迁至此,无疑将会使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可收缴这些农林场绝非易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的农林场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当时的目的是干部参加劳动、增加收入以补干部福利。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已变了味:机关单位自己不经营,基本上承包租赁给他人经营,收取租赁费。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收益去向不明,机关单位职工有意见;与民争利,周围农民群众不满意,甚至造成群众上访闹事。要收缴这些农林场,问题多、难度大。“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再难也要干,而且要干成!”火荣贵掷地有声:“一定要彻底改变这些农林场只为权力部门和少数人谋私的状况,不怕得罪这些‘老爷’,剥夺一小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这些土地为贫困农牧民造福。”市委下定决心,顶着种种压力,不怕谩骂诬告,由武威市纪委组织清理收回市、区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72个。三年,该市收缴市直机关和部分个体农林场226个、12.9万亩。无偿划拨给天祝县7个整体收缴的市区农林场,总占地面积6053亩,搬迁祁连、旦马和毛藏等乡镇高深山区农牧民348户1616人,人均分配耕地2亩,户均建设1座日光温室和1座养殖暖棚。
  
  天祝县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和藏区扶贫攻坚两大机遇,在县内搬迁安置中,以各类生产要素相对聚集的金强川经济综合发展核心区为重点,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树立规模化配置、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荒滩荒坡,通过集中收回,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建棚,统一补偿的“一集中四统一”方式,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土地资源。近三年来,全县共流转土地7676亩,用于移民住宅建设和产业发展,为移民群众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搬迁安置移民4267户18266人,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深受群众欢迎。
  
  武威市各区县根据区域内土地资源条件,充分挖掘现有耕地和荒滩荒坡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特别是省水利厅、省景电管理局大力支持,成功开发了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金强川、凉州区东河乡等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有效解决了迁入地问题。以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为依托,引导高深山区部分农牧民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适度转移,下山入园、下山入城,鼓励移民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积极开辟东南部沿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外劳务移民基地,扩大移民规模和空间。三年来,400多户移民在城镇定居,从事餐饮、商流等服务业人员达5000多人,城镇、工业园区、设施农业集中区直接和间接吸纳转移劳动力2万多人。
  
  三
  
  武威市在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中,坚持“下山入川”工程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社会服务管理规划相结合,坚持移民住宅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持之以恒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培育富民产业,使移民点初步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林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2万多亩,特色林果业1万多亩,高效节水大田2万多亩。2012年“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多元,2013年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较搬迁前增长3倍以上,最高的比搬迁前增长了5倍。
  
  2013年,古浪县在黄花滩移民区开工建设了阳光新村社区,建成住宅1035套,平整土地7500亩,建成养殖暖棚550座,春节前夕,5000名南部山区贫困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今年,该县将加快阳光新村社区土地平整和分配进度,对已平整的要全部分配到户,尽快投入生产。特别是加快建设獭兔和优质肉羊示范基地,力争年内建设獭兔棚1000座,羊棚1000座,獭兔饲养量达到500万只,优质肉羊饲养量达到8万只。阳光新村社区移民崔富志说:“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不但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住上了新房,现在还盖起了日光温室、暖棚,去年仅日光温室就收入3万元左右,过上了祖祖辈辈梦想的好生活,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这都是托了下山入川工程的福啊!”
  
  2011年以来,古浪县全力推动居住在高深山区的5万多名贫困群众下山入川。至去年底,全县24102人实现了下山入川。通过整合资金,先后建成了7个移民安置点,使南部干旱山区贫困群众实现了整体搬迁。同时,在下山入川的移民点着力推进设施农牧业,整合畜禽良种补贴、现代农业牛羊产业、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菜篮子”产品生产等项目,在资金、良种、小区建设、技术推广、市场营销、饲料加工设备等方面对草食畜牧业大力扶持。制定出台了暖棚养殖扶持办法,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使前两年下山入川的农民家家有养殖暖棚。十八里乡铁柜村是2011年10月底整村移民搬迁到黄花滩乡金滩村北沙组的。北沙组组长张润泉告诉记者,下山入川后全组家家户户先后建起养殖暖棚或日光温室,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收入比山上增加了几倍,群众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祝县根据各移民安置点的实际,按照“宜养则养、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从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户均3亩棚的标准,分别制定产业培育建设规划,着力培育产业发展体系。目前,各移民安置点逐步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为主导,劳务输转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华藏寺镇黄草川“下山入川”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安置祁连、旦马、毛藏等9个乡镇的部分群众。总投资6514.8万元,按照“科学规划、基础优先、产业支撑、分步实施”原则,工程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建成日光温室360座,建设养殖小区9个270亩,修建住宅180套,搬迁入住180户816人,水、电、路、村委会、卫生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日光温室初见成效,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70元,比搬迁前增加3009元,增长86.9%。近三年来,该县先后建成华藏寺镇红大口、黄草川和松山镇红山根等易地扶贫搬迁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48个,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6497座,每户有了一项稳定的增收产业,户增收入达到2万多元,为移民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
  
  居住在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群众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收入有限,无家庭经济积累,大部分群众有搬迁意愿但无搬迁能力。武威市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片区规划专项支持,以区县为主体,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对易地搬迁、石羊河流域生态移民、农村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区补偿、城镇廉租房、社会帮扶、扶贫专项等各类项目资金捆绑整合,集中使用。三年来,武威市累计投入“下山入川”工程资金13.9亿元。
  
  为了有效破解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难题,武威市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原则,部门对口衔接争取项目,集中对移民点水、电、路及学校、卫生院、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建设,确保移民分享良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三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新型农村住宅5227套,整理土地2.76万亩,修建道路153公里,整修渠道88公里,架设农电线路124公里,新建学校1所,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创新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和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切实做好移民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管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
  
  高深山区农牧民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部分群众由传统牧民转为现代农民,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有效提高移民素质和技能,武威市制定出台了移民科技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让搬迁群众迅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尽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增收。在培训内容上,以农村实用技术和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为重点,使移民群众尽快掌握种植、养殖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尽快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培训方式上,聘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通过实地指导和现场操作,大大增强了移民群众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培训效果。同时,开展“万名科技人员进万棚”活动,选派科技人员驻村入户,实行包棚责任制,提高技术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在培训方向上,突出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移民重点乡镇均制定了移民群众科技培训规划,帮助搬迁村民优先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增收产业,使搬迁群众尽快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年来,开展移民培训400多场次,培训移民3万多人。
  
  武威市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以来,从下山入川的高深山区农牧民来说,彻底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集中居住到交通便利、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同时,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减轻了生态压力,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增强了水源涵养林区气候调解功能和下游水源的保障功能,生态环境恶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三年,累计退出草原、林地、耕地80万亩,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据监测,2013年是大旱之年,而该市山地草甸类牧草平均高度为21厘米,盖度为100%,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1厘米和4个百分点。温性荒漠草场类牧草平均高度16.23厘米,盖度为18.37%,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2.71厘米和2.24个百分点。
  
  2010年3月6日,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在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调研时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领导干部要扎根沃土、承接地气。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到贫困地方来看一看,我相信只要来了就会动感情、想办法的!要与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心爱民,自得民心。爱民之心就是要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想着群众、事事处处贴近群众。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利民之事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基层视为工作的舞台,不断深化亲民情怀和为民之责,切实沉下心、扑下身,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群众怨什么、盼什么、想什么,体察群众的生活之困。从群众需要出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办成舒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
  
  武威市委主要领导是这样说的,市委也是这样做的。按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一切为了群众的目的出发,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的所想所说所盼中发现问题,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走下山入川发展致富路子,使广大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过上富裕文明的小康生活。
  
  武威市委提出并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三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广大干部群众是拥护的。这充分说明,只要一个地方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注重民生,就能做出为群众谋利益的正确决策,就能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干出群众满意的成效。
  
  武威市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所取得的成效,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成果,也是教育广大干部党员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教材!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打通复工复产“堵点”——甘肃武威复工
  •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在武威正式投入临床治疗
  • 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加快建设
  • 武威近六千务工人员乘复工专列赴疆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
  • 甘肃武威:“烤出来”的扶贫车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