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5日至6日于浙江温州举行的“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表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考古的重要发现,“让人看到当年码头集散贸易的情形”。
俯瞰朔门古港遗址发掘出的瓮城遗址(10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2021年底,温州市文物部门在温州古城北门(朔门)外发现古代港口遗址遗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进行发掘。经过近一年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处历经宋元明清、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代港口遗址。它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紧邻瓯江南岸,与分别建于唐宋时期的世界著名古航标江心屿双塔遥遥相对。
古港遗址发现了分别建于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朔门瓮城遗址,以及分别建于四个朝代,实证岸线变迁的江堤、桥梁、陡门闸等建筑遗迹;还发现了8座宋代码头、1艘北宋沉船和1艘南宋沉船,以及宋元时期的港口建筑遗迹和大量瓷器残片堆积。瓷器残片堆积量在10吨以上,90%以上是宋元时期的龙泉窑瓷器。
“这是振奋人心的发现。”北京大学教授秦大树说,浙江龙泉瓷器是古代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品,此次发现证明,龙泉瓷器当时主要从温州港出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研究馆员说,古港是一个包含码头、航道、航标等在内的完整体系,为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认为,这一遗址见证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记者冯源、魏一骏)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