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从市场主体全周期角度出发,将对标学习借鉴和探索改革举措相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至此,我市政务服务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1.打造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本
根据营商环境工作实际,我市制定印发了《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培训学习、评测工作、督察督办等6项工作制度,在具体行业领域出台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四办四清单”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区域评估、代办帮办、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承诺制改革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建立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1+18”指标提升政策体系(《兰州市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18个指标领域全面提升方案),研发运行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分析系统平台,开展营商环境模拟填报,对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管理,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营商环境指标水平和具体做法,从18个一级指标中筛选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纳税、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办理建筑许可、用水用气、政务服务等9个指标作为样本指标,制定《兰州市打造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本城市实施方案》,并与18个责任单位签订《兰州市打造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本城市责任书》,全面推进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本城市打造工作。
2.“四方面”发力提升办事效率
为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我市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有力促进政务、市场、法治、人文环境的提升。
政务环境方面,加快数据共享,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推进招投标电子化交易,目前市县两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已全部实现电子化交易。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运行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提高招标限额标准、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建立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着力降低采购成本。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改为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式”办理,外贸企业备案和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全程实现无纸化办公,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
市场环境方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实行“容缺受理”,通过调整下放、事项取消、事项合并等方式,减少行政许可事项35%,减少材料要件55%,开办企业流程精简至3个环节,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企业登记环节8个小时内办结率达到100%。创新金融服务,配合搭建“兰州信易贷”平台,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法治环境方面,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市级可采用事项2批54项,确定为民实践品牌5项。及时清理法规规章,修订法规规章6件,建议废止地方性法规文件3件,废止政府规章14部,其中与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不符的有5件。2019年以来我市纳入省上清单管理的75个项目遗留问题已得到有效化解。
人文环境方面,持续压减工业企业排放,对87家企业开展工业窑炉整治和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回头看”,正在推进71台846蒸吨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完成“三北”人工造林2.12万亩和3个小游园新建改建项目,完成城市绿地新建改建36.1公顷。完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项目58个,投入使用43个。
3.首创“一枚印章”验收模式
我市深化拓展“五简五办五集成”政务服务模式,实行全系统“一网办”,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网办”。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在已实现不动产交易办税“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的基础上,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综合办税窗口,推进不动产登记办税“同城通办”,有效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创新开辟“人社打包办”网上专栏,将“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等9个“打包办”事项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网办”,群众和企业只需登录“一个入口”,提交“一套材料”,便可一次性办结关联业务。
设立市县两级招商引资项目代办窗口,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服务;为全市500多个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服务礼包,开展“滴灌式”政策宣传辅导,助力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全面实行联合验收,在全省首创“一枚印章管验收”的联合验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