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数字鸿沟 要做加法也要会做减法

时间:2021-02-05 10:58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钟鸿钧 点击: 载入中...
    弥合数字鸿沟 要做加法也要会做减法
 
 
 
    数字时代,以老年人为代表的、不熟悉数字设备使用的群体,如何同等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跨越设备、程序、网络更新迭代带来的数字障碍和鸿沟?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来,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广东省近期优化推出的“粤康码”,就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据媒体报道,1月28日春运首日,用身份证核验健康码的“健康防疫核验系统”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长者绿色通道正式启用。乘客只需将身份证放在识别设备上方停留2秒,“粤康码”信息就会实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确保绿码旅客可以快速有序通行。“粤康码”系统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无须手机扫码,只需刷身份证就能通行,确保人、证、码“三合一”查验,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去年以来,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老龄群体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扫描二维码等,导致无法正常参加社会活动。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54亿老年人,其中只有6000余万人是网民,换言之,大约四分之三的老年人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是技术发展进程中典型的“数字鸿沟”现象。这提醒我们,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应适时适景放慢脚步,等等那些已经或正在被数字时代边缘化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保障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
 
 
    民有所呼,当有所应。作为对这些切实的民生需求的呼应,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数字鸿沟”相关问题。工信部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互联网公司和公共服务网站等降低使用门槛和障碍,提升数字技术应用等适老化水平及无障碍普及率。对此,广东、四川等多个省份都推出了适老版的健康码。
 
 
    作为中国民众最重要的个人证件,身份证在公民出行和商业服务中使用频率最高,因此身份证的数字化也最有价值。按照目前通行的查验各种手机健康码的做法,要经过下载小程序、获取相关健康码、亮码、扫码等一系列操作,对于老年人而言过于复杂。而“粤康码”通过与身份证的结合,能够有效解决疫情背景下健康防疫和老人出行的矛盾。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科技向善其实可以很简单,不仅要学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数字化时代,不是遇到问题就想着推出一款新产品、一项新功能,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既能减少开发成本,又能有效解决问题。
 
 
    如果说疫情初期,防疫效率是优先追求,想要借力数字技术加强疫情防控水平的话,在疫情防控机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理应将公共服务和治理的便利性和公平性纳入视野,并调高其优先级。通过科技提升民众福利,让科技向善成为数字社会的共同准则,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作者:钟鸿钧,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