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中国桥、中国港......交通行业打造靓丽“中国名片”

时间:2019-09-10 19: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科技日报 点击: 载入中...
  金秋九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了各项验收,这一世界最大最智能的综合交通枢纽,9月30日将开航。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消息,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桥”“中国高铁”“中国港”更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
  
  声名远扬的“中国桥”
  
  主跨1638米的悬索桥、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桥隧转换的人工岛……浩瀚的伶仃洋面上,又一世界级超大“桥、岛、隧”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难度超过港珠澳大桥、连接粤东粤西的深中通道正加紧建设。
  
  王展意,原交通部副部长,参与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在他的回忆里,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县城不通公路,高速公路为零,一座现代化桥梁都没有。
  
  上海南浦大桥和广东虎门大桥,中国现代化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肇始桥梁。上世纪80年代末,宋神友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这两座桥的建设工地上实习。
  
  “无论是规模、建设水平还是材料,与当时世界桥梁强国相比,这两座桥均存在一定差距。”如今,担任深中通道总工程师的宋神友说。
  
  其后20多年,苏通大桥,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斜拉桥;南沙大桥,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桥岛隧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成为世界桥梁的名珠。
  
  “7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48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4.26万公里。”王展意说,“中国桥”更是成为声名远扬的“中国名片”,世界跨径排名前十的各类型桥梁中,我国均占半壁以上江山。
  
  世人赞誉的“中国高铁”
  
  1949年7月1日,中断12年的京沪铁路恢复运行,运营时速40公里。全长1318公里,加上过长江的轮渡时间,两地运行最快需要36小时,车次连每日一班都难以保证。
  
  如今,每隔4分钟,京沪高铁线上就会对开一组动车,时速350公里,为全国铁路运营最密集的线路,两地最快运行时间4小时28分,被称为世界高速铁路的标杆。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四川资阳人,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高铁“从零起步”到“八纵八横”逐步成型的全过程。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线从他家门前经过。2015年,成渝线开通63年后,成渝高铁开进了何华武的家乡。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仅有2.18万公里,人均不足5厘米,牵引动力是最老的蒸汽机车,电气化铁路为零。2019年9月6日,中铁电气化局完成新建徐(州)至盐(城)高铁网上送电,至此,中国铁路电气化率达67%,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70年来,中国铁路客运经历了从“棚代客”到“绿皮车”,再到3万公里高铁基本覆盖80%大城市、“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陆地飞行”,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
  
  2018年年末,全国铁路总里程达13.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世界之最,建设场景最多样,已成一张令世人赞誉的“中国名片”。
  
  名符其实的“中国港”
  
  从高空俯瞰洋山港四期码头,2350米岸线上,第一排是高耸入云的岸桥,其后整齐停放着50辆自动导引车(AGV),加上后方堆场上的全自动轨道吊,“无人码头”蔚为壮观。
  
  上海洋山,距陆地岸线32.5公里,一座孤悬在茫茫外海的弹丸小岛。
  
  2017年12月,上海洋山港四期开港,是全世界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
  
  2002年始,依托“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一个新中国最大的水运工程科技项目——上海洋山港一、二、三期陆续建成,使上海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吞吐量自2010年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
  
  “依托洋山这样的孤岛,在离大陆如此远的地方,建规模如此大的现代化港口,殊为罕见。”国际港口协会会长、鹿特丹港港务局原局长、走过世界上所有大港的皮特·斯特鲁伊斯,被深深震撼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200多个港口泊位,装卸主要依靠人挑肩扛,货物吞吐量仅1000万吨。如今,中国亿吨大港数量达到34个,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世界范围内,中国建设了100多个深水码头,港口集装箱起重设备占世界80%以上。
  
  “中国港”,又一张名符其实的“中国名片”。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中国桥梁”成为闪亮名片
  • 为什么中国高铁能领跑世界?
  • 发现最美铁路·弘扬红色文化#环球网系列网评四:中国高铁跑出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高铁领跑世
  • 不可思议!中国高铁再次震撼外方嘉宾
  • 逐梦“一带一路”丨中国桥、中国路之外,中国楼正成为新名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