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筑梦人致敬!习近平这样谈教师

时间:2019-09-09 21:3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人民网 点击: 载入中...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深入校园走访,倾听教师期盼,深刻阐释教育改革见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对昔日恩师的感念敬重,对教师群体的希冀关怀,尽显习近平对大国教育事业的重视与牵挂。又是一年教师节,让我们一同重温习近平尊师敬教的暖人情怀。
  
  敬重:感念传道授业之恩,弘扬尊师重教之风
  
  1965年金秋,12岁的习近平进入北京市八一学校读初中。
  
  彼时,担任语文老师的陈秋影常在课堂上讲授杜甫的诗,“是那种悲天悯人的、充满人民性的、怀抱苍生的诗歌。”
  
  下课后,习近平主动与陈秋影交流,表示十分喜爱杜甫这位大诗人,希望多读一些他的作品。
  
  勤学多思,稳重仁厚,这是陈秋影对少年习近平的印象。
  
  毕业已逾五十载,但光阴未曾疏离师生间的联络。习近平在外地工作期间,每逢来京开会,他总会抽空拜望教过他课业的老师。当陈秋影将自己新近出版的童话集赠给习近平时,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他百忙中抽空回信:
  
  “非常感谢您赠送的儿童文学著作,并对老师在退休之后依然辛勤耕耘不止感到万分敬佩。”
  
  “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老师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
  
  2014年六一儿童节,习近平在与海淀民族小学师生代表的座谈会上同陈秋影再次会面。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习近平动情地说,“我还记得读初中一年级时,您教我们语文,把课文解释得非常好。”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尊师重教,习近平身体力行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在他心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每年教师节前后,习近平常以视察学校、看望老师或致慰问信等多种方式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2013年9月9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百忙之中不忘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信慰问。他说:“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再次见到曾经的老师们,习近平动情地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勉励他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这番话,让无数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深受鼓舞。
  
  希冀: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对教师,习近平满含敬重之情,更怀有殷殷期望和希冀。
  
  习近平曾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好老师: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教师应勇担重任——
  
  2013年,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里,习近平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教师的重大责任。
  
  目前,我国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等尤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发展,一定是共同发展,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习近平的一席话,指明补齐教育短板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国家建设、投身教育最落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2000年到2013年,保定学院近百名毕业生自愿到雪域高原、西部边陲教书育人,把青春与梦想安放在西部大地。
  
  习近平肯定了他们的付出,“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教师应甘当人梯——
  
  2014年,在北京大学,习近平用“铺路石”来形容教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书育人,甘当人梯,是教师的任务,也是教师的品格。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于国家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的考虑,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1000多名交大师生背负行囊,手持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红色乘车证,登上西行列车。
  
  西迁60多年,西安交大至今累计为国育才25万多人,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这群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开启了一个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风云甲子。
  
  时光荏苒,西迁精神历久弥新。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联名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教师应注重师风——
  
  2018年,习近平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教师个人形象与学校声誉的反映,更将对大学生“立德”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填补西藏的生态学植物学空白,带出一支留得下的学术队伍”,这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植物学家,他连续援藏16年,在野外收集上千种植物4000多万颗种子;作为导师,钟扬特别喜欢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他希望“为祖国每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他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常常教导学生“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
  
  钟扬曾说,“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在他离开后,他的学生们依然在雪域高原上坚持着他未竟的事业。
  
  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一个个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他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这是对教师、教育的更高认可,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更高要求。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慧斌所说,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的思想指引,是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下建设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在新的时代,更要担当好人民教师的时代重任。
  
  关怀:兴国必先强师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发展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光荣使命,也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把对教师群体的关心落到实处。
  
  2018年中央颁布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各地纷纷响应,针对如何破解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明确要求。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逐步建成。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基本情况,一系列政策正在让教师获得感落向实处。
  
  ——抓待遇改善,增强乡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划拨奖补资金157亿元,其中2018年45亿元,惠及中西部725个县8万多所学校127万名教师,补助最高的每月达到2000元。
  
  ——抓专业发展,提高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国培计划,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7个培训平台支援“三区三州”,共培训教师校长约120万人次。
  
  ——抓荣誉表彰,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18年起每年遴选300人,每人奖励1万元,连续实施5年。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师地位待遇显著提升,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教育部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政策导向、资金支持,一个个文件,一串串数字,印证着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兴国必先强师。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体力行诠释尊师重教的国家战略,我们更应炼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创新强国输送英才,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建设起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更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
  
  桃李芬芳,师恩难忘。敬重、希冀、关怀,话语间传递立德树人的期盼,尺素间表达尊师重教的深情。一个崇德尚学的民族,总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给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民族复兴的征途将会更加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习近平深入武汉社区现场照片
  • 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医务工作者
  •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科学战“疫”,习近平这样指导应“战”备“考”
  •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 协同推进新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