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间:2019-04-26 12: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光明日报 点击: 载入中...
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部长徐占忱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4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近日,记者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内容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徐占忱。
 
  徐占忱说,近年来,全球化发展遭遇逆风,发达国家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发展失衡问题突出。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和扩大信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把破解发展赤字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优先方向和关键举措。
 
  徐占忱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所体现的共享发展理念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封闭性、零和性,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共建“一带一路”不是少数国家封闭的小圈子,而是坚持成员开放、议程开放、合作过程开放,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参与各方发展机会、发展权益和发展成果的共享。
 
  徐占忱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共商就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共建就是各方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强调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形成合力;共享就是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不搞“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不唯利是图、转嫁危机。
 
  “共建要靠共商,共建才能共享。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平等性、渐进性、持续性。”徐占忱说。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
 
  在徐占忱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内在地融入了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等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徐占忱认为,利益共生体现着命运共同体成员各方利益的正相关特点,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保证个别成员利益的实现,而且成为每个成员利益发展的源泉;情感共鸣是命运共同体成员之间自然产生的心理认同,数千年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互鉴,积淀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特有的文化和情感要素。
 
  价值共识反对为了个体利益损害共同利益的利己主义行为,共建“一带一路”能够最大化地消除疑虑和隔阂,文明交流互鉴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责任共担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和运行的实践要求,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发展是福及全体、惠泽各方的发展。”徐占忱说,共建“一带一路”目标指向人类共同的未来,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将促进共赢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6日 15版)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微观察·习近平主席访问希
  • 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
  • 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
  • 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国际人士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
  • 《“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发展报告》发布:我国已与83个“一
  • 珍爱和平团结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致第九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