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县发掘新“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

时间:2019-04-02 14:5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光明日报拉萨4月1日电(记者尕玛多吉)近日,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文化资源普查员在加达村寻访民间艺人旦增赤列时,意外发掘了新的“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
 
  寻访中,民间艺人旦增赤列向普查员讲述了加达盐民故居的历史故事,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制作卤水桶的过程。据了解,卤水桶由黑山羊羊毛线、桦树皮等组成,原材料均为当地所产,造型非常好看、经久耐用,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粗犷质朴却不失细腻精巧,该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旦增赤列已是第五代传人,他从小就在家中耳濡目染祖父和父亲的卤水桶制作技艺。
 
  盐民故居,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该建筑为一层石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高约230厘米,除屋墙外均为木质结构,特别是窗户为木质滑窗,简洁耐用,屋内所有用具的摆设完全还原了当时的情形,由木钉固定的木架子上,摆满了生活和制盐用具,多数为世代相传。这仅有20平方米的房屋就是当年盐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简单又细腻,处处体现着加达盐民的智慧。
 
  下一步,该县文化部门还将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挖掘、研究、利用,开展对“非遗”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及保护机制,落实科学保护措施,实行“非遗”名录动态管理;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周边地区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光明日报》(2019年04月02日09版)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 爱的告白!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同唱《我爱你中
  • 《可爱的中国》: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 加大投入、培育传承……他们这样保护非遗
  • 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
  • 哈尔滨:非遗项目走进百年历史文化街区
  • 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