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力推进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清理退出和生态修复
144宗持证矿业权已完成退出89宗剩余55宗年内全部退出
大西北网讯 6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相关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44宗持证矿业权,已完成退出89宗,剩余的55宗也将在年内全部退出。
据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起,祁连山内的矿产资源探采活动逐渐增加,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党中央国务院对祁连山局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4次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抓紧整改。一年多来,在省上支持下,自然资源部有力指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次重要批示和中办国办下发《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通报》精神,全力推进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清理退出和生态修复,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我省坚决停止各级各类保护区内矿产勘查开采活动和审核审批工作。协调争取退出补偿资金,安排省级补助资金10亿元(先行预拨4.6亿元),支持市县加快推进矿业权补偿式退出。截至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44宗持证矿业权,已完成退出89宗,占清理退出总数的61.8%。其中:中央通报指出的14宗违规延续探矿权采矿权,已完成退出8宗。剩余的55宗也将在年内全部退出。同时,推动全省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目前,全省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662宗矿业权,已清理退出56宗。
重构依法行政的秩序。对《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管理办法》与国家上位法不一致的部分,逐条进行修订完善。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市县政府采取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以及种草、植树等综合措施,基本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144宗持证和111宗历史遗留无主矿业权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位于外围保护带的177个历史遗留无主矿山已纳入《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至2022年)》,计划分三年恢复治理完成。编制《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在金昌市、张掖市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祁连山地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启动祁连山地区自然资源全要素确权登记试点,编制并认真落实《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计划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重树为民服务的形象。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力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和供地政策,精准调控土地和矿产资源投放领域和方向,优先保障国家和省上鼓励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十大生态产业用地用矿需求,坚决不向过剩和落后产能批地供矿,决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
我省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分类退出的整改成果,加快推进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位。依法科学集约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大力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利用闲置土地。
发布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忠民表示,我省将继续秉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真诚态度,用心守护这片养育我们的家乡热土,让祁连风光和自然美景永驻陇原,为建设山川秀美的美丽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苏玉梅)